APP下载

以“有趣”“有用”实现公益报道的破圈传播析“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如何成为“公益的媒体品牌”

2023-05-17文_陈

传媒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有趣马甲日报

文_陈 栋

陈 栋

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

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始于2018年4月,是杭州日报媒体公益融合报道的积极探索,是向“两山”理念、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致敬和创新。几年来,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团队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创新、坚持原创,让公益报道也变得“有趣”“有用”,推陈出新的活动不断在公众中出圈。通过运营“绿马甲”,杭州日报积极打造“媒体的公益品牌”,同时也在公益事业领域打造“公益的媒体品牌”。

绿水青山里的生态探索,可能是最好的公益教育

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的诞生,是杭州日报媒体自然科普公益活动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2014 年,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成立科学松果会团队。以西湖景区为“基地”,推出大量有趣好玩的科普活动,成功收获一大批亲子粉丝,是杭州媒体最早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的团队。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下,2018 年,科学松果会与杭州植物园共同发起了公益项目“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当时我们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愿望相结合,是当下的时代热点,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而植物园、西湖景区则是杭州最有特色、深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是实施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理想场所。如果有一支具有专业自然科普知识的本地志愿者队伍,带领公众在自然中寓教于玩,享受生态文明的成果,那么激发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落地就比较容易实现了,这也是“绿马甲”将“生态文明+自然科普”作为服务内容的起缘。让志愿者身着绿色的马甲,则代表绿水青山,与传统的志愿服务红马甲形成对比,具有鲜明的辨识度。2018 年4 月,杭州日报与杭州植物园、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等多方合作,“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应运而生。

这几年的发展也证明,“生态文明+自然科普”模式不仅受到公众的喜爱,也是当下公益服务领域比较稀缺的类型。不但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少人参与“生态文明+自然科普”,而且由传统媒体发起并参与运营的更为少见,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绿马甲”在选材时的独特性。

公众教育的痛点热点,就是媒体公益服务的重点

绿马甲成立之后可以做哪些事情?因为有多年自然科普教育的实践经验,我们关注到许多孩子有“自然缺失症”的状况,这是21世纪的一种“城市病”,具体表现为不关心自然界的变化,不识植物动物、不闻花香不听鸟语。许多家长也表达了忧虑。如何减少“自然缺失症”的产生,这个“痛点”成了“绿马甲”的主要任务之一。另外,将杭州的花草林木、西湖景区等优质自然资源“深度”介绍给公众,宣传杭州城市形象,也是“绿马甲”活动的出发点。

找到了自然类公益服务的“痛点”,“绿马甲”开始不断策划“热点”,简而言之,就是设计一批丰富有趣的自然活动和课程。

“绿马甲”最早推出的“植物挂牌”活动,就因其独特的创意受到广泛欢迎。许多人对植物有兴趣,却不了解植物的名称和特性。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款“马褂木”(鹅掌楸)叶子形状的植物名牌(图片),与以往公园里的植物介绍牌相比,它更可爱、更有亲和力。名牌挂上树后很吸引眼球,许多人反馈:“这牌太漂亮了!”

接下来我们在公众号上发推文,欢迎志愿者来领取植物名牌,前提是必须亲自到小区、学校悬挂,并附上活动图片。推文一出,上百人响应,他们背后是杭州的几十所学校和社区。志愿者带着孩子给植物挂上“身份证”,成为简单易行的初级自然教育活动,效果非常好。很快,弥陀寺公园、胜利小学、文新小学、长河中学、东山弄社区、万科西庐小区等数十所学校和社区的树上都有了“绿马甲”植物名牌。

此后,“绿马甲”每年都策划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对公众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吸引力浪潮。

比如“绿马甲讲师团”研发《花朵的秘密生命》《熊猫求生记》等30门自然教育课程,免费送进学校,由志愿者主讲,这样的公益课课本里没有,受到学校的欢迎。此外,“绿马甲”还在社区建造“绿花园”,作为社区公众的自然活动基地;推出“公民科学家”项目,让公众参与松鼠、鸳鸯等西湖自然物种的观察和记录,最终形成物种调查报告;举办植物园里的“自然游园会”,在大自然里设置故事谜题……诸如此类的活动源源不断。“绿马甲”所倡导的深度参与和体验感,在公益项目中独具魅力。

光靠几位志愿者是不够的,“授人以渔”才是长久之道。“绿马甲”有一些课程开发的能手,编写了“颜色密码”“蜘蛛音乐家”“摔倒的蚂蚁”等60多套自然教育课程。而在运营过程中,每个月我们都有面向公众的培训课程,这让许多爱好动植物、热爱自然的人有机会成为绿马甲志愿者,并且逐渐“进化”成独立带活动的高手。

抓住热点痛点,加上原创课程,每一项活动都尽可能与众不同,这使“绿马甲”从成立至今能一直保有新鲜感。

新媒体的互动体验,当下公益服务的最佳工具

新媒体的快捷性、互动性,为今天的媒体公益搭建了完美的平台。在“绿马甲”的日常运营中,新媒体平台的互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绿马甲”建有两个500 人的志愿者微信群,可实现全天候互动。志愿者有了家,随时随地可以从组织里学到知识、结交伙伴、认领任务,微信群已成为志愿者的“百宝书”、组织者的“基地”。

其次,“绿马甲”活动,第一时间在“科学松果会”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保证了最快的时效性和最大的覆盖度。不久前推出的《橡果学校开学啦》有绘本故事、自然绘本剧、橡果运动会等内容,完全代入式的体验;《古树成长记》以杭州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主题,邀请孩子一起探访杭州的古树,并设计剧本,还原古树的前世今生。每次活动推出,名额都是秒光。同时我们用“灵析”等互联网工具进行活动管理,全面掌握活动反馈数据、志愿者服务数据等信息,不断提升活动设计水平。

新媒体的第二个功能,是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公益报道的个性化展示。用技术实现可听、可看的公益内容,打造全天候、全时段的公益平台,也是杭州日报在“绿马甲”项目中不断探索的内容。

比如,2021年的主题策划“西湖上新了”,通过挖掘西湖不为人知的文化趣事、历史典故,让公众深度了解西湖文化,学习成为西湖文化的讲解者。在新媒体呈现方式上,我们通过视频、音频、漫画、动画、H5等技术,制作了H5 版“西湖十景”、手绘长漫画“十景故事”等,在杭州日报官方客户端“杭+新闻”以及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曲院风荷烧烤往事”“苏堤北口的怡口乐餐厅”等西湖往事和城市记忆,再次勾起老杭州人的美好回忆。尤其是H5的西湖十景,每一景都是一幅长画卷,在画卷中嵌入了多个景点小元素,点击会弹出更多的相关知识。这些免费分享的西湖文化讲解内容,成为公众手里的口袋知识读本。

疫情期间,新媒体更是发挥了作用:举办线上直播科普讲座30多场,开设杭州植物园大师植物课现场直播8 场,让公众可以和大咖大师们一起面对面。

结语

至今“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已走过4年多,期间获得了浙江省、杭州市志愿者服务大赛的银奖、金奖,也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以及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基本实现了媒体公益的“大满贯”。截至2022 年12 月,“绿马甲”已提供志愿服务1800 余场,累计服务时长15400 小时,服务以杭州为主的城市青少年及其家庭213780 余人次,“绿马甲”已经成长为杭州日报的媒体公益品牌。

“绿马甲”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活动的儿童每周在自然中的时间比一年前增加了1.5小时至6 小时不等,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显著增加,自然知识增长,可以说出户外常见植物的名字、特性、历史典故,以及昆虫、动物的习性等,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绿马甲”像一棵大榕树,扎根杭州,快速生长,在杭州的景区、社区和学校,逐渐铺开了全民自然教育的蓝图。

未来,“绿马甲”想帮助更多的城市青少年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让他们通过自我实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幸福的林间的小孩”。营造自然生活,用趣味吸引公众,这样的媒体公益绝对是件美好的事情。

猜你喜欢

有趣马甲日报
蓝马甲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脱不掉的“大马甲”
脱不掉的“大马甲”
实用马甲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灵感日报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