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联动,发出主题报道更强音
——省级主流新媒体联动报道的实践和启示
2023-05-17文_马悦
文_马 悦
马 悦
潮新闻
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是地方媒体创新报道、实现自我突破的舞台。如何在“同题作文”中出新出彩,避免模式化、同质化,是摆在主流新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地方主流媒体把跨区域联动报道作为原创策划的一大重点,积极拓展媒体“朋友圈”,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做大声势、形成规模、有效互动,大大提升了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平台的影响力。
跳出“本地化”设置议题——地方媒体创新主题报道的新模式
在以往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地方媒体的目光往往是囿于一域。考虑到要满足本地受众对全国两会新闻的“本地需求”,因此,报道聚焦的多为本省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现场见闻等“规定动作”,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操作,不利于在互联网上传播。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一批主流新媒体的联动策划脱颖而出。比如,江西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联合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长江中下游主流新媒体,推出五省联动《“微笑天使”逐浪长江》,以江豚为切入点,与代表委员共话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川观新闻联合北京日报·都视频、上观新闻、潮新闻、南方日报·南方+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圈”区域内10 家省级新媒体推出《雪龙吟》(四极版)歌曲MV,获得年轻网民的好评……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许多地方媒体积极主动发起邀约,与兄弟媒体共同策划、分头制作、联动报道,已成为主流媒体的共识,这也是地方媒体创新报道的一种有力方式。
分析这些联动报道的特点,我们认为聚焦三条主线,主动设置议题,提升高度、做大格局联动,更容易形成共识:
一是围绕全国性重要会议、重要节点。面对宏大叙事的主题报道,跨区域联动报道能有效弥补地方视角的局限性,凸显出地方媒体的全局意识和全国视野。比如,在实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国家战略、重大部署过程中,各地都有许多探索、经验,通过主动设置共性议题,既反映全国上下一盘棋,也展示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更为各地今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思考。
二是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随着城市发展“组团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间的融合发展日趋紧密,以联动报道的形式做好区域高质量发展报道是各地主流媒体的责任。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生态治理、民生互惠等方面都是百姓关切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些关键信息做文章,更能吸引年轻受众。
三是围绕共同聚焦的民生共性话题。每年全国两会,就业、教育、医疗等都是热度较高的关键词,各家主流媒体都在日常报道中长期关注,代表委员也都有各自的角度、观点,都“有话可说”。从中寻找关注的共性话题,以小见大,迅速形成网络热议焦点话题。
综合看来,围绕这三条线,一旦有一家主流媒体抛出联动议题,更容易收获一批兄弟媒体的“秒回应”,形成一“联”即“动”效果。
集成作战,各展所长——拓展报道视野和报道纵深的新方式
全媒体时代,拓宽新闻报道的视野和深度,是地方媒体增强主题报道影响力的关键。而联动报道则是立足本地、拓展报道视野的有效方式之一,能最大限度发挥各家媒体自身的优势,实现共享共赢的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多彩贵州网、浙报集团潮新闻联合湖南红网、四川新闻网等媒体推出“白叶一号 春天之约”特别策划,聚焦“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中的人、事、情,以视频、图文报道等形式,共同讲述四省六县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故事。
这类步调一致、协同作战、集众家之长的操作,在人员、内容、生产、交流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首先是跳出地域形成合力,迅速集聚采编力量。就单个地方媒体而言,力量较为单薄,在短时间内呈现好全国性的主题报道有一定难度,联动兄弟媒体一起合作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牵头媒体负责总策划,联动的兄弟媒体则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负责当地点位的报道,强强联动,效果显著。
《雪龙吟》(四极版)
其次是打破地域限制,拓宽报道视野,内容更鲜活、灵动、接地气。地方媒体深入基层一线多,掌握本地新闻亮点、发展成绩,更能抓住重点,联动报道能弥补一家媒体资源信息“短板”。比如,贵州、湖南、四川等地主流媒体对“白叶一号”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更有深切感受,也更懂得找好角度来展现这些喜人变化。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地方媒体通过百姓视角、亲民语态,也让联动报道更鲜活、更具泥土气息、更有看点。
《两会行李箱》(潮新闻)
三是拿出“看家本领”,以资源互补,丰富报道形式。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各地媒体都有很深的认识和探索。潮新闻把短视频作为重要武器,除拍摄制作安吉黄杜村新动作、剪辑三省五县帮扶成效的短视频外,还将各地提供的视频素材进行混剪,立体完整讲述五年来“黄金叶”化为“致富果”的故事。贵州多彩网、湖南红网、四川新闻网则抓取精彩故事,以生动、细腻的图文报道展现喜人变化,体现多维度报道、精品化制作、立体化呈现的优势。
最后是促进主流媒体间的业务交流。联动报道不仅为媒体间的业务交流提供了平台,也大大增强了采编团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地方媒体在更广阔的视角下策划选题。同时,在协同作战中,记者的业务水平、采编制作技能等也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通过媒体间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凸显了主流媒体的高度、深度、情怀和优势,串珠成链,凝聚报道合力,最终实现共赢。
变“单声道”为“多声部”——实现内容传播破圈的有效路径
全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单一渠道传播已不再适用,新闻报道跨圈层传播和多渠道分发是大势所趋。联动报道能汇聚各方力量,变“单声道”为“多声部”,让报道出圈,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报集团潮新闻客户端牵头推出《两会行李箱》特别策划。通过借鉴时下火热的“开箱视频”,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代表委员的行李箱,以具象物品为切入点,让物品“开口说话”,在讲述致富经、家乡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交代关注的现象问题和带去的提案建议。整组“开箱”报道还牵手内蒙古草原客户端、山东闪电新闻、宁夏日报客户端、云南网等主流媒体共同推出。这一清新视角得到了央媒的肯定,央视新闻客户端对相关素材再加工后,进行了重点传播。
传播范围广是此次联动报道的一大特点。论传播量级,一家地方媒体的传播手段、渠道、声势,远不及“央媒+多家地方媒体”同频共振的合力。同时,“搭载”渠道平台大船,融合传播倍增效应也将更加突出。
因此,地方媒体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比如,推出视觉海报、预告信息、微博话题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以跨区域联动、跨渠道覆盖,提升报道吸引力和传播影响力。
联名海报突出视觉吸引力。以视觉化方式突出主题主线,不失为烘托主题报道氛围的有力方式。以《两会行李箱》这组联动策划为例,精心设计了一组突出核心主题、极具人物特点的海报。在朋友圈里宣发后,短时间内就吸引大家眼球、扫码阅读,达到了预告、推广、提升吸引力的效果。
多矩阵分发增强内容感染力。全媒体时代,主题报道要想出圈传播,不能只停留在自有平台,还需要通过微信、微博、百家号、头条号、视频号等商业平台“借船出海”,让主题报道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形成传播裂变效应。
共设网络话题提升互动穿透力。当下,00 后、90后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最活跃的群体,主流媒体亟需与年轻用户广泛互动,抢占舆论制高点,形成穿透效应。比如,联动媒体统一设置微博互动话题,实现聚流量、聚人心,大大增强用户黏性,有效引导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