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访大陆报道,我们做得如何?
2023-05-17向冬雪
文_向冬雪 何 畅
向冬雪 何 畅
浙报集团总编室
马英九访陆寻根祭祖,是一个让新闻记者摩拳擦掌的好题材。但多数情况下,大家又会对这样的题材“退避三舍”。
一直以来,地方媒体面对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类事件,或是有所顾虑,或是循规蹈矩,大多选择转载央媒稿件。只有事件涉及本地时,才会主动策划,推出的报道也大多是“点到为止”。
去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浙江宣传”微信公号推送了《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迅速引爆全网舆论场。这一文章的爆火,不仅在写作思路、稿件文风上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更是在题材选择上打开了空间。
重大时事类选题并非禁区,很多我们觉得不能写、不敢报的题材,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思想枷锁。只要明确基调、找准切口,就有大展拳脚的空间。关键在于想不想做、有没有能力做好。
今年3 月27 日至4 月7 日,马英九率团参访大陆,12天时间走访多座城市。浙报集团编委会抓住机会、大胆破题,内容战队、潮新闻主动介入、精心谋划,派出多路记者前往南京、武汉、长沙等地,推出多篇不同题材、多样文风的报道。
其中,3 篇稿件在潮新闻端内阅读量快速达10 万+,7 篇主要报道全网传播量超1600 万,整体报道得到中宣部肯定,成为潮新闻上线以来重大时事报道的一次有效探索。
三点并进:破题重大时事报道
梳理浙报集团关于马英九参访大陆的报道,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做法一:找准发力点,大胆破题
就媒体而言,对马英九的报道与常规题材不同,可发挥空间不大,且容易“陷入”两岸关系的宏大叙事中,还容易跟其他媒体“撞车”。面对这道难题,浙报集团媒体报道团队迎难而上,下出“妙手”。整组系列报道着重于“亲情、乡情”,巧妙地将两岸共同的历史传统、民族认同娓娓道来,借此,自然而然地亮明我们的立场、发出我们的声音。
做法二:把握节奏,梯次推进
面对同一主题,各团队之间通过紧密协作,战出特色、战出章法。内容战队率先发力,从整体访问路线、两岸青年关系等方面着手,推出《潮声|马先生,好久不见》等稿件,站位高、有思想。
潮新闻紧随其后,迅速派出记者赴实地采访,在马英九参访南京、回湘祭祖等行程节点推出报道,有现场、有故事。浙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侧面包抄,从书法、祭文等文化角度切入,让整组策划更加丰满立体。最后,在马英九返台之际,再由潮新闻推出《马英九首次大陆之旅返台,12 日都收获了什么?》作总结,形成完整的报道闭环。
做法三:虚实结合,第二人称写作
本组报道吸收新媒体写作灵活多变、张弛有度的特点,多篇采用第二人称叙述,沿用“马先生”这一称谓,既显亲切,又让人耳目一新、代入感更强。而《潮声|马先生,好久不见》《欢迎,马先生》虽然风格相似,写作手法却是一虚一实。前者写于马英九初到大陆之时,以行程为线,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穿插叙事,进行虚拟“游览”;后者则结合对关键历史当事人、专家学者、大陆居民的实地采访,让报道更鲜活、扎实。
知己知彼:看看其他媒体怎么做
梳理马英九此次参访的其他媒体报道,不少出彩之处,或可为浙报集团媒体后续开展类似题材报道提供借鉴。
央媒:放下“架子”,表达更接地气
此次报道中,多家央媒打破以往时政报道严肃、厚重的语言风格,转而寻找人物身上生动、有趣的故事细节,呈现新风貌。如新华社采写的《马英九携家人在湖南祭祖 用当地方言回应乡亲“湘潭伢子回来了”》,以方言为纽带塑造共鸣点,营造“归乡”的情感氛围;又如环球时报采写的《参访三峡博物馆,马英九看古代文物太入迷,头甚至碰到玻璃上》,配发短视频,既彰显了大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让报道更具趣味性。
地方媒体:发挥“主场”优势,讲述独家故事
马英九到访地的媒体则发挥本土优势,挖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马英九参访行程,讲述独家故事。比如,澎湃新闻采写的《马英九选择在这里与台商座谈》,以上海和平饭店为切口,延伸到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活动、第二次“汪辜会晤”等历史事件,多维度呼应“和平”这一主题。
上观新闻推出的长图《马英九一行重走抗战路:历史绝不可遗忘》,则以“抗战历史”为主线,串连马英九参访足迹,以可视化长图形式呈现,凸显两岸共同的民族记忆和家国情怀。
外媒:调转镜头,看看围观者态度
新加坡联合早报推出《数百上海民众雨中“追马”》,记录上海、南京等地民众冒雨迎接马英九的热烈场景;台湾媒体推出民调,显示多数岛内民众对马英九大陆行满意。此外,一些海外自媒体也从社会公众的反应等角度入手,表达出两岸百姓对祖国统一的共同期盼。
浙报集团今年年初提出了“确立新目标、打造新平台、形成新格局、构建新生态、实现新治理”的五个新要求。对标“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影响世界”的目标定位,如何深度参与到国内外重大时事事件的报道中,做出亮点和特色,已是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创新内容生产的必答题。这次,有了“马先生”系列报道的良好开局,期待在接下来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中,潮新闻有更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