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2023-05-17季美娣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宁麦扬麦小麦

徐 萱 季美娣 李 杰 张 娜 李 妍

(1.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0;2.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0)

小麦是常州市第二大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50 多万亩,产量约325 kg/亩。 目前当地小麦种植品种以扬麦、镇麦和宁麦系列为主,品种20 多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扬麦25,面积约占1/4,其次为镇麦12。市面上的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强中弱筋小麦混种,生育期长短不一,抗病性差异大,尤其是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的赤霉病近年来时有大发生,给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进一步明确常州市今后专用小麦主栽品种,以扬麦25、镇麦12 号为对照, 于2021-2022 年开展了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以期为常州市今后专用小麦新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试验主要选取近年来审定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和常州市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13 个。 其中,强筋品种5 个:扬麦28、扬麦29、镇麦12 号、镇麦18、农麦88;中强筋品种1 个:扬辐麦13;中筋品种5 个:扬麦25、扬辐麦15 号、扬辐麦4 号、宁麦33、盐麦1 号;弱筋品种2 个:扬麦33、金单麦1 号。 其中以扬麦25 和镇麦12 号作为对照品种(CK)。

1.2 试验地点

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溧阳推广示范基地。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6 个小区 (13 个品种,2 次重复),小区之间用纵沟隔开,单个小区面积235 m2。

1.4 田间工作安排

1.4.1 种子处理 选用含2.2%的氟唑环菌胺、2.2%的咯菌腈、22.8%噻虫嗪的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药剂拌种,每100 kg 小麦种子拌药300 mL。

1.4.2 播种方式 灭茬(深旋)、播种、开沟、镇压、施肥 “五位一体” 机条播播种, 行距25 cm, 播种量17.5 kg/亩,11 月15 日播种。

1.4.3 肥料运筹 施纯N 12.75 kg/亩,N 肥运筹基肥∶拔节孕穗肥为7.3∶2.7; 其中基肥施用复合肥(18∶19∶7)35 kg/亩+尿素(30∶0∶5)10 kg/亩。拨节孕穗肥施用复合肥(18∶19∶7)15 kg/亩+尿素(30∶0∶5)2.5 kg/亩。

1.4.4 抗病性测定 在每个小区田头划定50 m2,抽穗始期和扬花期用电动喷雾机喷清水40 kg/亩各1 次,不使用乐麦宝等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的药剂。

1.4.5 田间管理 抽穗始期和扬花期对各小区除抗病性测定区域外的185 m2,用电动喷雾机喷施1 次乐麦宝防治麦田病害。 三沟配套等其他措施按常规技术要求进行。

1.5 调查

1.5.1 苗情调查 小麦3 叶期, 每个处理随机选定3 个点,每点调查面积1 m2,调查全部苗数,折算成每亩基本苗。 越冬前(12 月20 日)取样调查麦苗素质,每个处理调查3 个点,调查叶龄、叶色、分蘖数等相关数据。 在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标定样点内的分蘖(主茎)数,参照苗情记载标准,调查相关数据,计算单株茎蘖数和群体茎蘖数。

1.5.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每小区田间调查3 个1 m2的穗数。 分小区取样,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每穗结实粒数,脱粒后晒干,数3 个1 000 粒称量,并测量含水率,换算成商品小麦标准含水率(12.5%)下的千粒重。 在成熟期每小区取3 个点收获计实产,每点10 m2。

1.5.3 赤霉病抗性调查 小麦赤霉病调查参照国家标准GB/T 15796-2011《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中的0~4 级分级标准进行。 5 月15 日每小区对角线固定5 点取样,每点调查100 穗,各点单独记录,取平均数,按照枯穗占整穗比例的百分率来分级,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 分级标准,0 级:无病;1 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 以下;2 级: 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1/2;3 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2~3/4;4 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3/4 以上。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

病穗率(%)= 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4)×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和叶龄比较

由图1 可知,各品种生育期为184~190 d,以对照扬麦25 最长,达190 d;扬辐麦4 和扬麦33 次之,为189 d;镇麦12 号为188 d;扬麦29 生育期最短,为184 d;镇麦18 和宁麦33 生育期次之,均为185 d。扬麦33 生育期为189 d, 与对照扬麦25 和镇麦12号差异较小。 农麦88 生育期为187 d。

图1 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

由图2 可知,各品种主茎叶龄为9.3~10.5 叶,以对照扬麦25 主茎叶龄最多,达10.5 叶,扬辐麦4 和扬麦33 次之,均为10.1 叶;扬麦29 主茎叶龄最少,为9.3 叶,镇麦18 和宁麦33 次之,均为9.5 叶。扬麦33主茎叶龄为10.1 叶, 比对照扬麦25 和镇麦12 分别减少0.4 叶和多0.3 叶。 农麦88 主茎叶龄9.7 叶。

图2 不同小麦品种的叶龄

2.2 不同品种高峰苗数和成穗率比较

由表1 可知, 供试品种基本苗为19.4 万~20.2 万/亩, 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各品种高峰苗为54.2 万~70.2 万/亩,其中扬麦25 最高,为70.2 万/亩;金单麦1 号最低,为54.2 万/亩,差异达显著水平。 多重比较表明,扬麦25 高峰苗除与扬辐麦13 差异不显著外,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与扬辐麦4 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供试品种;扬麦33、农麦88 高峰苗分别为62.5 万/亩、63.4 万/亩,显著低于扬麦25 和扬辐麦13,显著高于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和扬辐麦4,与镇麦12 号等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

分析高峰苗与基本苗比值可知(表1),扬麦25和扬辐麦13 较高,分别为3.47、3.37;扬辐麦15、扬辐麦4、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均低于3.00,其中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最低;扬麦33 和农麦88 均为3.16,处于中间位置。 说明扬麦25 和扬辐麦13 分蘖力较强,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分蘖力较弱,扬麦33 和农麦88 分蘖力中等,略低于镇麦12 号,但差异不大。

进一步分析各品种茎蘖成穗率。 由表1 可知,成穗率36.4%~46.2%。 扬麦33 最低,为36.4%;宁麦33最高,为46.2%,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比较,扬麦33 茎蘖成穗率与扬麦25、扬辐麦13、扬辐麦15 和盐麦1 号差异不显著, 但显著低于镇麦12号等其他供试品种; 宁麦33 成穗率显著高于扬麦33、扬麦25、扬辐麦13、扬辐麦15 和盐麦1 号,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农麦88 成穗率为41.8%,显著高于扬麦33,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品种高峰苗和成穗率比较

2.3 不同品种穗粒结构比较

不同小麦品种的每亩穗数、 每穗粒数及千粒重见表2。 每亩穗数最高的品种为扬麦29,最低的为盐麦1 号,品种间最大差异为5.6 万穗/亩,差异显著。多重比较表明,扬麦25、扬麦28、农麦88、镇麦12号、扬辐麦13 的每亩穗数也较多,与每亩穗数最多的品种扬麦29 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扬麦33、扬辐麦15、金单麦1 号这3 个品种的每亩穗数较少, 与每亩穗数最低的品种盐麦1 号间没有显著差异。 新品种扬麦33 穗数为22.6 万穗/亩,比大面积主栽品种扬麦25 少5.1 万穗/亩, 比镇麦12号少4.3 万穗/亩,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2 不同品种穗粒结构比较

供试13 个小麦品种中,每穗粒数品种间最大差异达到13.7 粒,差异显著。 多重比较表明,每穗粒数最多的品种为扬麦33, 显著多于其余12 个品种,比大面积主栽品种扬麦25 多8.8 粒, 比镇麦12 号多13.6 粒。 扬麦28、扬麦29、宁麦33、金单麦1 号这4 个品种的每穗粒数也较少, 与每穗粒数最少的品种镇麦12 号间没有显著差异。 农麦88 每穗粒数33.2 粒, 显著少于扬麦33、 多于镇麦12 号, 与扬麦25 差异不显著。

不同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品种间最大差异达12.8 g,差异显著。 多重比较表明,千粒重最高的品种为镇麦12 号,为55.7 g,显著高于其余12 个品种;千粒重最低的品种为扬辐麦4, 显著低于其余12 个品种; 扬麦33 和农麦88 千粒重分别为47.3 g、47.7 g,显著低于镇麦12 号, 比大面积主栽品种扬麦25 略低,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2.4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 由图3 可知,产量依次为扬麦33>农麦88>扬麦25>镇麦18>扬辐麦15>扬辐麦13>镇麦12 号>扬麦29>盐麦1 号>宁麦33>扬麦28>扬辐麦4>金单麦1 号。 产量最高的品种扬麦33 为418.4 kg/亩,产量最低的品种金单麦1 号为301.8 kg/亩,品种间最大差异达116.6 kg/亩,差异显著。扬麦33 比主栽品种扬麦25、镇麦12 号分别增产2.9%、9.4%。 多重比较表明,扬麦33、农麦88 产量显著高于扬麦28、扬麦29、扬辐麦4 号、宁麦33、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扬辐麦15、镇麦18、镇麦12 号、扬辐麦13、 扬麦25 的产量也较高, 均在390 kg/亩以上, 与产量最高的品种扬麦33 间没有显著差异;扬麦28、扬辐麦4 号产量较低,低于350 kg/亩,与产量最低的品种金单麦1 号间没有显著差异。

图3 不同小麦品种的实测产量

2.5 不同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比较

由表3 可知, 供试品种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病率(病穗率)依次为扬麦33<农麦88<扬麦28<扬麦29<镇麦18<扬辐麦13<宁麦33<扬辐麦15<扬辐麦4<镇麦12 号<扬麦25<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 病穗率最高的品种为金单麦1 号,达到6.3%;最低的品种为扬麦33,仅有0.7%;两者间差异达9 倍。 多重比较表明,扬麦33 的病穗率显著低于另外12 个品种,而金单麦1 号的病穗率显著高于另外12 个品种。 盐麦1 号及扬麦25 的病穗率次高, 显著高于除金单麦1 号的另外10 个品种。 农麦88 病穗率为1.6%,显著高于扬麦33,与扬麦28 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从病情指数来看(表3),趋势与病穗率基本一致,但品种间差异更大。 病情指数最高的品种为金单麦1 号,为2.73,而最低的品种为扬麦33,仅为0.18,两者间病性指数相差15 倍。多重比较表明,扬麦33 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除农麦88外的其余11 个品种,而金单麦1 号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另外12 个品种。 病情指数次高的品种有3 个:盐麦1 号、 扬麦25、 镇麦12 号显著高于除金单麦1 号的另外9 个品种。 农麦88 病情指数为0.40,仅高于扬麦33, 与扬麦33、 扬麦28 和扬麦29 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表3 不同品种赤霉病自然发病比较(单位:%)

综上所述,供试的13 个品种中,扬麦33 对赤霉病的抗性最强,农麦88 次之,均显著强于2 个对照品种扬麦25 和镇麦12 号。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主要选取近年来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和常州市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产量为扬麦33>农麦88>扬麦25>镇麦18>扬辐麦15>扬辐麦13>镇麦12 号>扬麦29>盐麦1 号>宁麦33>扬麦28>扬辐麦4>金单麦1 号;田间小麦重大病害赤霉病自然发病率(病穗率)为扬麦33<农麦88<扬麦28<扬麦29<镇麦18<扬辐麦13<宁麦33<扬辐麦15<扬辐麦4<镇麦12 号<扬麦25<盐麦1 号<金单麦1 号。 从产量和抗赤霉病2 个方面看,供试的5 个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5、扬辐麦15 号、扬辐麦4 号、宁麦33、盐麦1 号表现一般,而弱筋小麦扬麦33 和强筋小麦农麦88 表现优异。扬麦33 产量达418.4 kg/亩, 比对照品种扬麦25、镇麦12 号分别增产2.9%、 9.4%; 农麦88 产量达417.0 kg/亩, 比扬麦25、 镇麦12 号分别增产2.5%、7.8%。 扬麦33、 农麦88 生育期和主茎叶片数与扬麦25、镇麦12 号差异不大。

由于供试品种抽穗扬花期前后的近1 个月天气良好、雨水少,在小麦病害自然发生未药剂防治的情况下,田间基本未发生白粉病,赤霉病发生也较轻,但品种间差异仍达到显著水平, 供试的13 个品种中,弱筋小麦扬麦33 对赤霉病抗性最强,强筋小麦农麦88 次之,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扬麦25、镇麦12 号。

综上所述,弱筋小麦扬麦33(国审麦20210078)和强筋小麦农麦88(苏审麦20160001)可以替代当前主栽品种扬麦25、 镇麦12 号在常州市大面积种植。 由于2 个品种分蘖能力中等,生产上要注意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加强播后管理,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控制高峰苗,提高成穗率,确保适宜的穗数和每穗粒数,获得理想产量。

猜你喜欢

宁麦扬麦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2020—2021 年度来安县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哭娃小麦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安徽不同生态区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1996-2015年江苏省淮南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