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食居然会影响情绪

2023-05-16郭兰周亚菲

食品与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素食主义者素食者素食

郭兰 周亚菲

素食是指不吃畜禽等动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这种饮食模式的脂肪含量相对较少,基本不含胆固醇类食物,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还能降低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预防、缓解便秘,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控制血糖,减少寄生虫感染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可能性。

不过,人是杂食性动物,主食、肉类、蔬菜、水果、水分均衡摄入,才能保证机体健康。现代人常罹患的慢性病“元凶”并非荤食,而是膳食结构不均衡、深加工食品过多、身体活动过少。长期吃素存在营养素缺乏风险,容易导致铁缺乏症甚至是缺铁性贫血,还可能令机体缺乏矿物质锌、钙,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素食者只靠烹调油获取油脂,很可能因为缺乏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导致记忆力下降,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引发抑郁症或神经系统疾病。

素食模式

1.全素素食

食用者只吃纯植物性的食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瓜果、豆类、菌类等,不含任何动物性食物,不喝奶,不吃鸡蛋。

2.蛋奶素食

这类素食者也被成为“不严格素食者”,他们喝奶、吃鸡蛋,但不吃其他禽畜肉、海鲜等食物。

3.奶素食

第3种素食模式指饮食中可以加入奶 。

纯素食主义者的

抑郁倾向更高

有研究发现,纯素食主义者相较于肉食者和杂食者,出现精神疾病风险,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要更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一共纳入了16万名参与者,年龄范围为10~96岁,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被调查者中,有8500多名纯素食主义者,14万名非素食主义者。经过11项心理健康测试后,科研人员发现:纯素食主义者存在抑郁、焦虑的倾向和风险更高,总体风险超过健康心理人群的2倍以上。

饮食缺乏某些营养素可能导致抑郁

此前,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在《情感障碍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素食者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等营养素,这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对素食者开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受访者的工作状态、家庭历史和孩子数量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素食者的维生素B12、Ω-3脂肪酸以及叶酸的摄取量都更低,因此相对于肉食者,抑郁症的患病风险较高。

1.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能够滋养神经,对于预防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等一系列精神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肉类、雞蛋、牛奶和海鲜。

2.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是大脑神经系统运转、合成信息元、传递正面情绪的重要物质之一。如果机体缺少ω-3脂肪酸,神经传递信息的效率会有所降低,人脑对于情感的感知程度也会下降,对于抑郁症有促进作用。人体对于ω-3脂肪酸主要依靠食物摄入,90%以上来自于鱼类、红肉等动物脂肪食物。长期吃素食因缺乏ω-3脂肪酸,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会相对提高。

3.叶酸

人体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的神经管发育异常,以及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罹患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改善抑郁状态。蔬菜中含丰富的叶酸。但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蔬菜中的叶酸很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流失。酵母虽然含叶酸较多,但人的食用数量有限。素食者不吃动物、肉、鱼等食品,很可能导致叶酸缺乏。

拒绝吃肉不是慢病的“解药”

近年来,由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的患病比例不断上升,以及环境保护等原因,素食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有些慢性病患者拒绝所有荤食,只吃米饭和蔬菜。但事实上,只有饮食均衡——摄入种类、重量适宜,比例恰当的营养素,才能保证机体代谢正常。吃素除了会因为营养素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外,还可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让人更容易受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的侵袭,罹患疾病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因此,建议所有人在日常饮食中保证优质蛋白质、优质油脂的摄入量。如果实在不爱吃肉,可以通过多吃豆制品,服用蛋白粉等膳食补充剂来补充蛋白质。

部分素食者更加敏感

部分素食者更有同情心、更敏感,也更容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的素食主义者之所以不吃肉,是因为觉得“生命可贵”,有“不忍杀生”之类的观念。这部分素食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其他生命的怜悯和感知,更加细腻。这部分人群在生活中遇到应激事件后,有的可以进行自我开解,有的却容易走入死胡同——情绪低落、难以自拔。

此外,也有人是因为罹患需要“忌口”的疾病,才选择吃素。这些人的自身体质较差,饮食禁忌并非自愿选择,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生命质量比较低,生活中遇到难题可能引发抑郁情绪。

猜你喜欢

素食主义者素食者素食
闲逛杂货铺,满满幸福感
Life in 2060
■健康成为素食者的主要动力
VEGGIEVALUES
素食主义
素食长寿的秘密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
遭遇素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