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典艺术对“概论”课教学的启示

2023-05-15王雪婷

关键词:政治性用典概论

张 龙,王雪婷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用典艺术对“概论”课教学的启示

张 龙,王雪婷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习近平用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习近平用典艺术为实现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提供了启示。习近平用典是政治与学理的艺术统一。将习近平用典融入“概论”教材,采取用典教学法,采用美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提升了高校“概论”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统一。

习近平用典;“概论”课;教学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常常引用世界各国的经典故事、名言名句拉近与受众者的距离,进而实现思想传播。适时运用这些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典故能够由情入理,以理唤情,最终实现通情达理,情理共融。习近平用典蕴含着巨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情与理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目标与途径的统一。

一、习近平用典与高校“概论”课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是“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和主体。习近平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艺术模式。习近平用典与“概论”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具有内在联系。

(一)目标的同向

使大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成就,透彻理解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习近平用典与“概论”课教学具有相同的目标。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他对《左传》“数典忘祖”和《出师表》“妄自菲薄”进行反向引用——“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使听者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他引用《旧唐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使人深刻认识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及所取得的成就。

(二)内容的同根

“概论”课教学内容纵向上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板块。横向上包括革命(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党建等系列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用典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同根。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故事,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在新时代,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他引用恩格斯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同中国的具体历史文化紧密融合,在实践发展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诠释了中国文化发展之道,通过中国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上发展起来的、根植于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三)方法的同源

讲授法是“概论”课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概论”课教学灌输性强,启发性弱;抽象性强,可感性弱。习近平用典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讲授法具有密切关联。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指出了思政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通过透彻的理论分析回应学生诉求,通过讲授理论的彻底性来引导学生。进而他通过引用列宁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指出思政课教学需要理论灌输,但是这种灌输不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而是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善于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分析思考中实现理论浸润。他通过用典对传统讲授法进行了发展,侧重讲授中的启发性,侧重讲授中的情感互动,侧重讲授的语言艺术。用典艺术是讲授法的深入发展。习近平用典与“概论”课的理论讲授法具有内在同源性。

二、习近平用典的三个鲜明特点

典故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每个典故的形成均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饱含历史意味。习近平用典虽然字数不多但却饱含精髓,字字珠玑,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政治情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习近平用典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外交等一系列内容),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用典做代表性分析。

(一)用典是“治世”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进而解惑释疑,凝聚共识。“用典背后是‘治世’”[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首先,习近平用典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引用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指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其次,习近平用典表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心为民的政治立场。在秘鲁国会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通过引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秘鲁作家安东尼奥•阿尔塞的故事,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国家友好,根在人民。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希望世界各国变对抗为合作,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人民共建共享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政治价值。

最后,习近平用典展现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先后引用毛泽东的“风景这边独好”和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随着中国制度优势的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必将对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纵览习近平用典,虽然形式多样(引用诗词、讲述人物故事、援引名言佳句)、内容广泛,但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持一心为民的政治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

(二)用典是政治的学理表达

一个典故就是一段历史,学史重在明理。典故在记录历史、书写历史的同时,也揭示历史的规律性。习近平用典不是简单地通过烘托氛围、创造情景唤起人短暂的政治冲动,而是通过对用典文本的分析,进行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推演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和规律,用典旨在述理。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界定了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文献考证中发现,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思考。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他引用了马克思的话“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3]指出人类文化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他对文化多样性内涵进行了深入思考,对《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阐释,界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4]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论述了为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2017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先后引用“杜楠之问”“修昔底德陷阱”“达摩克利斯之剑”三个经典故事对国际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解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推翻了国强必霸、国强必战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阐释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先后引用了《三国志》中“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刘禹锡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桓宽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一系列典故,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要转变传统的冷战思维,尊重差异;在安全上通过对话实现互信互认;在文化上处理好文明、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在经济上同舟共济,在谋求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整体经济进步,消除世界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考察用典文本,结合当下发展现实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丰富了马克思文化多样性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三)用典是政治与学理的艺术统一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习近平用典作为一种讲话、交流的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习近平用典具有画龙点睛之效。面对中西文化差异,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访问时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一语点醒梦中人。

面对西方文化自我中心主义,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讲话中引用《左传》“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因势用典,启人深思,适时用典,沁人心脾。创造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习近平用典,通过生动鲜活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历史,反映了社会生活。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及受众者的思想情感,其中包含了为民之情。

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用典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习近平用典不仅是一种政治叙事,而且是一种学理阐述方式,是一门具有“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习近平在故事中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5]。

习近平用典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不仅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深厚的学理性,而是因为通过用典的艺术形式实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完美统一。

三、习近平用典对实现“概论”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启示

习近平用典是一种教学艺术。如果把政治性理解为用典的目的,那用典自身就是手段。如果把学理性理解为政治的学理阐述,那么用典就是学理阐述的一种形式。因此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和“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之上的艺术统一。

(一)采取用典教学法,提升学生对“概论”课的兴趣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概论”课教学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可以采取用典教学法。用典教学方法是以“典”为核心,针对“典”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升级。具体而言,“典”具有故事性,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将教学知识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典”具有哲理性,可以采用讨论法。如讲解“新发展理念”时,针对创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多个典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学生结合用典讨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方法等问题。“典”具有特定的情境,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再现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需要选取相应教学方法,实现目的与方法的统一。

(二)推动习近平用典融入“概论”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021版“概论”课教材给出的是基本教学结论和简要论述,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然而,无论理论如何抽象,总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对理论的抽象性,他总能引经据典、通过文字感染力使理论鲜活起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习近平用典融入“概论”教材能够丰富“概论”课教学资源,增进“概论”教材的鲜活性,能够将“概论”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提升教材活力,为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提供教学资料。

(三)采用美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概论”课的艺术性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和“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之上的艺术统一。“概论”课在用典设计上遵循美的理念。

一是从大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用典原则研究,选取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典故。

二是从审美角度分析用典原则,争取用典恰到好处。一个教学知识点不宜用典过多,过多容易引起学生审美疲劳。

三是从学生情感立场出发分析用典原则,选取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典故。包括用典的数量,用典的内容,用典的时机(课前—课中—课后)。针对教学知识点研究选取最佳的原则,用典优中择优,从现实出发选取最能解释现实的典故。

习近平用典是一种教学艺术,打破了传统“概论”课教学从知识入手的理念,从艺术着手进行“概论”课教学,体现了政治课的艺术性,实现了政治与学理的审美统一。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艺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感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温度,唤醒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习近平用典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方式,为“概论”课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提供了教学设计理念,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使马克思主义走耳入心,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1]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序言: 3.

[2]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5(02).

[3]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 第3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0: 80.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 第1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96.

[5] 人民日报评论部. 习近平讲故事[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 序言: 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5.035

G642.41

B

1674-327X (2023)05-0133-04

2022-04-28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L20BSZ042)

张龙(1980-),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政治性用典概论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