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融媒赋能文化交流多模态路径探索
2023-05-15于瑞华
于瑞华
数字融媒赋能文化交流多模态路径探索
于瑞华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融媒技术逐渐成为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字融媒技术是指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将不同类型的媒体(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融合,形成多模态的信息交流方式。现阶段,数字融媒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逐渐向数字化国际交流的延伸,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为中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多模态”的发声路径。但数字融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复杂性特质也使文化交流面临严峻的挑战。多模态路径指利用多种媒介手段,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来传达信息,增强文化交流的效果。
数字融媒;文化交流;多模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以高度的自信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自信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是文化领域创新发展的主旋律。现阶段,数字融媒的形态日益丰富且越来越人性化,大众的阅读模式与娱乐方式在数字融媒的加持下发生了重要改变,社会的文化消费领域与精神层面也因此得到了极大延展。数字融媒是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媒介相互结合作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其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广泛性与兼容性。这种数字交流方式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实现了数字信息、知识内容的“实时对接”,已逐渐发展成为文化国际交流的全新态势,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捷径[2]。在数字融媒条件下,文化交流运用语言文字与多模态符号,帮助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此外,数字融媒“软硬兼施”的交流模式打破了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信息壁垒,依托数字融媒的多模态功能,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要素,能够帮助世界倾听真实而全面的中国故事[3]。
一、数字融媒赋能“文化交流”的独特优势
当前,数字融媒的互动体验以数字化为媒介,创新中华文化生命力表现方式与具体内容,以云直播为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数字融媒的独特优势。
(一)数字融媒具有丰富生动的新体验
数字融媒技术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文化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可以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示交流内容,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文化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也可以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作品数字化,让人们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它们,将文化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方便人们随时了解和学习,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记忆。这不但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也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不同文化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二)数字化创新文化交流活跃度特质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中华文明借助这一物质载体不断传承与发展。现如今,不同媒体平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与具体内容进行了时代化创新,打造出了琳琅满目的中华传统文化媒体节目,准确把握了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例如,河南卫视于2021年播出了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在春节晚会上用生动的表演呈现文物三彩乐俑服饰,借助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舞蹈,向受众呈现了唐朝的服饰美,收获了良好的演出效果与反馈信息。该舞蹈节目依托全新的数字化技术,采取5G+AR的融合模式,丰富了场景与舞台的层次性。此类视频作品在YouTube等平台上的播放量高达50万次,海外网友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盛唐风华”“华夏文明之美”。此外,许多博物馆将打造数字博物馆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拉近了博物馆与受众群体的距离。敦煌研究所以莫高窟文化为内容,在社交平台上举办了“云游”莫高窟的系列创意性游览活动,运用互联网+旅游项目的形式,打造出了众多的创意性活动,如“‘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4]等。这些文博机构找到了数字技术与中华文化的完美契合点,为海外受众创造了“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契机,受到了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云直播扩大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网络直播技术的深入发展将中华文化成功引入国际视野,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更是将中华文化交流的范围提升至全新的高度,推动中华文化在“云”平台中稳步前行。例如《武汉十二锣》云端音乐会结合了中外力量,允许武汉、上海、纽约三地进行实时线上直播,由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法国、韩国、挪威、德国、以色列等多国音乐家共同完成,并采取了3D+5G的线上表演方式,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作为武汉博物馆长期珍藏的古典优秀曲目,《楚颂》为《武汉十二锣》提供了创作灵感[5]。本次云端音乐会显示了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疫情的决心,也向海外观众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
二、数字融媒赋能文化交流的现实挑战
当前,数字融媒虽优势明显,却依然面临着现实挑战。它虽不断扩大了“文化跨海空间”,但文化展示质量依然有待提高;它虽极大丰富了“文化传递渠道”,但社会责任和意识依然有待加强。此外,数字融媒也加剧了文化交流的恶意竞争,对中华文化外译表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数字融媒扩大了“文化跨海空间”,文化交流质量有待提高
数字融媒技术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要求文化交流要跟上时代步伐,提升数字展示质量。数字化消费模式在社会大众生活的占比日益增加,消费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些特征使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受关注的程度也同比提升,海外民众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相应的数字交流需求也大幅增加。但我国的数字化外译明显滞后,发展相对缓慢。中国数字交流平台的内容设计和制作方式依旧无法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有效对接。
丰富中华文化与中国成就的交流语种和模态,提升交流质量,打造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数字化产品,为中国出版业在数字化交流过程中寻求全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二)数字融媒丰富了文化交流渠道,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数字融合、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态化趋势,网络短视频、云端直播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文化交流的全新路径与载体。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华文化被海外受众准确理解与接受依然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并未凸显其针对性,未设计出真正符合海外受众的交流方案,对海外受众群体的区分也相对模糊。数字融媒平台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对内容的质量进行把关,避免出现低俗、虚假、不良的内容。这需要数字融媒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内容的健康与优质。数字融媒在赋能文化交流方面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弘扬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等,这需要数字融媒平台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并采取及时有效行动。
(三)数字融媒文化交流中出现恶意竞争
数字融媒平台上交流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图书、影视作品等可能存在盗版和拼接现象,这对原创作品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也会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恶意攻击,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也会给数字融媒平台和用户带来损失。数字融媒平台之间也可能存在恶意竞争现象,如采用不正当手段诋毁竞争对手、侵犯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等,这不仅会影响数字融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降低文化交流的质量,同时过度商业化、过度解读等现象也会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数字融媒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坚决打击恶意竞争和侵权行为,维护文化交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数字融媒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用户和受众的正当权益与文化交流的质量。
(四)文化翻译过程中,数字融媒文化交流的精准性有待加强
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预示着“人机共舞”的翻译时代即将到来,怎样给机器翻译提供大量中国大众认同的准确表达中国立场的英文素材成为文化交流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译文的准确程度决定着国外民众能否了解真实而立体的中国文化,精准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基础与前提。数字融媒的宏观背景对中华文化外译表述在精准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英文信息需要更加准确。如果对“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类似的语句进行过于简化的翻译,即“after breaking through the enemy's encirclements, pursuits and blockades”,则直接忽略了国外受众的文化背景与认知,没有考虑到国外受众无法理解“the enemy”和国民党军队的区别,导致翻译的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落差[6]。国外受众并不具备相应的中国红色文化背景知识,让国外受众自行联想会导致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互动难以稳步推进[7]。
三、数字融媒赋能文化交流的可行路径
面临上述挑战,数字融媒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跨文化交流、智能化推荐、社交化互动、个性化定制、数据化分析等路径赋能文化交流,为文化交流的稳步推进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
(一)创新交流体系,打造时代文化创意产品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在线交流平台,促进受众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如短视频、直播、音频等,推广新颖的文化创意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打造互动式文化创意产品,如虚拟展览、数字艺术等,让受众能够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感和趣味性,与不同领域的人群和团队进行跨界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出新颖的文化创意产品,扩大创意的边界和影响力。总之,在数字融媒条件下,创新交流体系和打造新颖内容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和手段,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跨界合作方式,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整合模态符号,凸显文化交流主题
多模态符号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能动性,其以语言为基础的模态形式会与受众的感官联动,以提供丰富的体验。综合比较并深入分析文化交流的多模态符号,对相应的模态符号进行整合与归纳变得尤为重要。数字融媒平台可以运用创新原则,精心设计交流内容,向国外受众推出具备鲜明故事特色与发展主题的文化故事产品,凸显文化交流的主题。
第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蹈、美食、传统服饰等,与西方文化中的相应元素进行融合,突出文化交流的主题。利用视觉符号如颜色、形状、图案等,表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引导受众关注文化交流的主题。选取历史上或现代文化交流中的典型事件进行展示,如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突出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引入中西方文化名人的交流经历和故事,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张大千与毕加索等,通过名人的交流经历,展示文化交流的魅力和价值。通过整合模态符号,可以进一步凸显文化交流的主题,引导读者关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根据融媒体平台的发展特质,选择合适的模态符号以及组合形式,关注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性与目的性,提升产品的交流质量与交流水平。同时需要根据文化内容的差异性,遵循思想性和时代性标准,凸显系统而完整的文化交流主题。提前调查并熟悉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内容的接纳程度以及认知状况,多元化组合中国文化符号与相应元素载体,设计出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交流内容和产品。
(三)把握交流规律,实施“精准分化”策略
国外受众由多元主体组成,其国别、语言、文化、历史、信仰及媒介素养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相关媒体必须深入把握国内外受众的心理诉求以及个性特征,了解其文化习惯与偏好。
第一,需要把握并利用数字融媒的真正价值,依托新兴技术的优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海外目标受众群体定位的精准度,收集受众的故事议题、故事偏好、接受渠道与文化行为偏好,以此作为内容设计、智能化信息传递的材料支撑,提升中外传统的价值理念及文化心理认同感。
第二,与学术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特别是充分运用高校、智库等主体的教育职能,督促文化交流人才自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数字交流的推动者与实践者,积极展开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寻求对象国中素质优秀的文化交流人才,与对象国本土的“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共同加强文化舆论宣传,选择合适的文化主题推荐侧重点,充分显现融媒体所具有的互动属性,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监测、搜集、整合、反馈舆论走向,提高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数字融媒时代,多模态的交流形式是中外文化互动的常态,多模态的交流路径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宽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华文化多模态翻译,既要分析文化差异的互动方式,力求打破对外话语体系的桎梏,让中国特色显现于更广泛的领域之中,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社会互动交流,运用合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数字融媒成为辅助中国文化数字化国际交流的基本载体,助力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昌盛。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42-43.
[2] 裴永刚, 索煜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探析: 以数字出版中游戏出海为视角[J]. 出版广角, 2022(15): 47-52.
[3] 杨驰原. 中华文化走出去: 现实与愿景[J]. 传媒, 2022(15): 8.
[4] 夏德元, 薛雅丹. 艺术化转向: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破圈”之道: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国际传播的观念变革、内容甄选与话语转换[J]. 当代传播, 2022(3): 9-12.
[5] 李怀亮, 刘冰冰. 新秩序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逆接受效果分析[J]. 中国文化研究, 2021(2): 63-71.
[6] 尹飞舟, 王佳娣.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论新视角: 翻译传播过程的四种模式[J]. 求索, 2021(2): 44-50.
[7] 高雅丽. 跨文化教育下中国文化的“走出去”: 评《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J]. 语文建设, 2021(4): 86.
: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5.019
G115
A
1674-327X (2023)05-0079-04
2023-04-06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项目(21YH02A)
于瑞华(1978-),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叶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