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高校管理育人职能的“治理”转向研究
2023-05-15谢霄男
谢霄男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市社科院,广东东莞,523083)
一、引言
“国家治理现代化”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被提出以来,逐渐进入公众视域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探索,需要在各领域加速布局并协同推进。高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好局、尽好责、谋好篇,中共教育部党组专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构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位列其中。有必要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认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化解之策。
二、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的内涵和意义
(一)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树人、立德是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能。面对青年一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承担的新使命,高校管理育人职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亟待实现新的“治理”转向。
从“树人”的维度认识高校管理育人职能的“治理”转向。树什么样的人,是高校管理育人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新时代高校承担着双重“树人”使命,一重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另一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应向这双重目标聚焦。民族伟业的实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没有大情怀、大梦想、大担当、大作为是不可想象的。为党和国家培养“五育”并举、能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有用人才,是高校管理育人所应担负的重要职能。谁来塑造德智体美劳各个维度均全面发展的“筑梦者”与“圆梦人”,高校管理育人亟须从“单一主体”向“多维主体”实现“治理”转向。
从“立德”的维度认识高校管理育人职能的“治理”转向。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德”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管理育人所立之德,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管理的社会属性涉及到“为谁管理”的问题。“为谁管理”事关管理的价值主体。高校管理育人既要“事”更要见“人”,既要重“管人”更要重“育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管理绝大多数是为占人口极少数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高校管理育人所立之“德”,是为劳动人民求解放的时代大德。
(二)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的重要意义
一是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国育才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为党育人的使命。党的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样,均具有代际相传的特征。高校管理育人职责的履行,不仅能够影响同时代的师生,还可以通过代际传承对党与国家的长远治理产生影响。此外,高校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合格人才的同时,也为我党输送了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确保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二是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教育、科技等领域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以及各领域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高等教育领域因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资源,而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尤为需要引起重视的内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育人导向,为此要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融入到高校管理工作的始终。治理好国家,需要涌现大批的贤良人才。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样要由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来推动。我国高校管理所育之人,定语一定是“社会主义”,这是对我国高校管理育人所作出的本质性规定。
三是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我国现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仍然是“大”而不“强”。我国高等教育由“大”转“强”,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而高校管理育人职能“治理”转向正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管理育人的思想认识有待提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动的方向和举措。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开展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应正视有的高校在对管理育人的认识上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管理育人见“事”不见“人”。有学者称,国家治理形式上指向“事”,实质上落在“人”。[3]国家治理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高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履行好管理育人职能,也应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有些高校管理人员在育人理念上存在误区,片面认为自身的工作职责是管理学校日常事务,而育人是专任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事实上,育人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必须人人负起责来。
另一方面是管理育人重“管人”轻“育人”。高校管理育人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管人”,二是“育人”。“管人”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管人”的目的。从本质上讲,“管人”是为了创造条件发展人,而非为了束缚人、禁锢人。在现实中,有的高校管理者在“育人”“管人”的目的与手段上认识不到位,致使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呈现出规训化明显、人性化不足的特征。高校管理应该看重组织、标准、规则,但不应将之推向极端,演化为“控制工程”。单纯将学生视为管理客体,一味采用僵化的“规训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其自我教育发挥不足,不利于管理育人的有效展开。
(二)高校管理育人的工作合力有待增强
较之于对象二分、被动式的传统高校管理模式,治理强调的是过程性,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主动作为。国家治理现代作为高质量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需要汇聚更广泛、更有效的社会发展合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各高校在构建合力育人新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目前高校管理育人的工作合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高校的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看,在学生管理上存在部门之间工作交叉、权责不明,妨碍了管理育人合力的形成,与此同时高校不同部门之间、高校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高校教师之间的合力育人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从管理客体的角度看,学生在管理育人实践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是高校管理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学生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在现实中,有些管理主体仅仅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对象,二者非但没有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教育关系,甚至连最基本的交往互动亦严重缺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育人合力的有效形成。
(三)高校管理育人的文化环境有待优化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作用于人。良好校园环境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人能够起到熏陶、引领和凝聚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下要求高校营造良好环境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然而,当下有些高校管理育人的文化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校园环境有硬件与软件之分。从硬件环境来看,有的高校在进行校园改造、扩建时,功利意识突出,目光短浅,不注重传统建筑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未能使之发挥校园硬件环境应有的文化育人功能。此外,校园的雕塑、石刻、文化墙、宣传展板等同样发挥着无声的育人功能,有些高校对此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软件环境来看,有的高校人治特征明显、官僚主义色彩浓重,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成绩评定、评奖评优、研究生保送等缺少透明度、公开化与民主性,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与知情权。此外,有些高校在管理上因循死板僵化的办法,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以致管理育人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冰冷疏离。
四、高校管理育人职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治理”转向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在思想认识、工作合力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化解,推进高校管理育人职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治理”转向。
(一)从工具主义向价值先在转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立场,高校管理育人职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治理”转向,需要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高校管理育人见“事”不见“人”、重“管人”轻“育人”,说到底是管理育人理念存在偏差,是仅看重教育的工具属性,轻视教育应有的价值属性,这样的行为是典型的工具主义。教育具有工具属性,但不能只强调工具属性而忽视了价值属性。较之于高校管理育人职能的工具属性,价值属性更具先在性。做到这一点,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理念,具体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要点:一是管理育人主体要在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上站稳立场。以“育什么人”为本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对于管理育人理念而言,没有什么比方向性问题更重要。我国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这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一定不能走偏。实现高校管理育人职能的“治理”转向,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检视管理育人主体有没有在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上站稳立场。二是树立“三全育人”理念。高校管理育人不是选择性的、分时段的、被动式的,而是覆盖到全员、施展于全过程、贯穿于全方位。高校管理育人职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治理”转向,需要切实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育人新理念。
(二)从单兵突击向整体协同转向:构建有效参与的合力育人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党带领人民在治理国家中的理性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并汇聚其力量。高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履行好管理育人职能,应重视相关体制机制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作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管理育人工作要高效运转,靠单兵突击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育人工作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相关机制的建立与施行。构建有效参与的合力育人新机制,是保障高校管理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现实需要。
从宏观层面看,构建有效参与、整体协同的合力育人机制,要深入认识并善于总结管理育人、三全育人以及合力育人等方面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构建有效参与的合力育人新机制,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微观层面看,高校各部门履行的职责不尽相同。避免不同部门在管理育人上工作交叉、权责不明,就要界定、明晰其各自的责任范围。确保合力育人机制能有效运转,可将之与管理育人主客体的现实利益与期望利益挂起钩来。如将管理育人纳入管理育人主体的绩效考核评价、职务(职称)晋升标准等;纳入管理育人客体的奖学金评定、评奖评优以及研究生保送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合力育人质效评估机制、检查纠偏机制、奖励惩戒机制等,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各方力量,更切实地提升高校管理育人质量。
(三)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转向:实施刚柔并济的人文管理办法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种积极环境,对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的擘画催人奋进。这种影响对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同样具有感召力。促进高校管理育人主客体朝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方向发展,亟须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实现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的“治理”转向。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有两种管理办法:一种是重视规章化的科学管理办法,另一种是彰显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办法。[5]杨振宁认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一流,不能仅看排名,还要看其有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鉴于当今科学教育主宰教育实践而人文教育明显不足的现状,高校管理工作者在肯定科学管理办法有效性的同时,对人文管理办法应予以高度重视,这是实现高校管理育人职能从适应向引领转向的重要一环。好的人文管理,是既有刚性又有柔性的。对于管理育人而言,建立了好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就要切实维护并严格执行。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维护并追求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准则,以刚性手段为依托的人文管理办法,在创设具有透明度、公开化与民主性的校园文化环境上也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认为,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文关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下开展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人文管理办法的实施一定是有温度的。而要促使这一办法充满温度,就要“目中有人”。无论是进行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还是精神环境建设,无论是处理育人主体、育人客体还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都应充满人文关怀,避免被不良思想左右而出现“目中无人”。在实施人文管理办法过程中做到刚柔并济、软硬兼顾,是高校管理育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实现“治理”转向的一条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