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脐联合揿针治疗肺癌术后化疗合并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3-05-14楼丹华
楼丹华,郑 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浙江 杭州 310003)
肺癌是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数据统计全球2020年新发肺癌病例220万例,占所有新发肿瘤病例的11.4%;肺癌死亡180万例,占所有死亡肿瘤病例的18.0%,其新发病例与死亡病例分别排名第二、第一位,成为全球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吸烟人口的持续增高,肺癌已成为我国所有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了防止复发、控制癌细胞转移,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后化疗。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便秘属于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期间较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长期便秘可诱发痔疮、粪块嵌塞、肠道肿瘤以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3]。临床治疗常采用刺激性泻剂或灌肠治疗,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性胃肠胀气、脱水、药物耐药性和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研究显示传统中医在该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敷脐、揿针均为临床常用有效手段[4]。笔者临证运用中药敷脐联合揿针治疗肺癌术后化疗合并便秘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化疗的80例肺癌术后化疗伴有便秘症状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区组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89±5.87)岁;肺癌分期:早期15例,中期19例,晚期6例;便秘病程(6.23±2.07)d。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48±5.78)岁;肺癌分期:早期17例,中期15例,晚期8例;便秘病程(5.78±2.12)d。本研究于本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后实施;2组患者一般资料依次纳入统计学分析,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中相关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相关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均为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行手术治疗后行化疗者;2)符合便秘相关诊断标准;3)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消化系统感染、造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腹部创伤史患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严重疾病者,免疫功能异常者;4)胃肠道、肛门器质性病变患者;5)有习惯性便秘病史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切除术,术后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Abbott Biologicals B. V,国药准字H20171057)口服,15 mL/次,3次/天;揿针埋针疗法: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常规消毒,将揿针埋入相应穴位,每天按压各个穴位3次,1次3~5 min;揿针每3 d更换。观察组给予中药敷脐联合揿针治疗,中药方由肉苁蓉20 g、当归10 g、白术20 g、黄芪20 g、枳壳10 g、麻子仁10 g、苦杏仁10 g、生大黄10 g、厚朴10 g组成,上药打粉过筛后加入醋混合,制成药丸,用纱布裹住后用医用敷贴贴于神阙穴,每次贴敷4~6 h,每日1次;揿针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周,观察干预1周后的相关指标变化。
2.2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相关疗效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5]。
2.3 观察指标 1)Wexner便秘评分: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Wexner便秘评分[6]对便秘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包括排便次数、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等8个项目,总分0~30分,分值越低表明便秘程度越轻。2)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7]评分: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PAC-QOL对患者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等进行评价,总分14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Wexner、PAC-QOL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Wexner、PAC-QOL量表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祖国医学将“便秘”归属于“秘结”“后不利”“大便难”“脾约”等范畴,认为其为大肠传导异常所致,病位在大肠。手术以及化疗药均可耗伤气血,气虚致大肠无力传导糟粕,血虚致肠道失润、粪质干燥,排便困难,最终导致便秘。本研究笔者运用中药敷脐联合揿针治疗肺癌合并慢性便秘患者,中药敷脐始载于唐·《千金翼方》:“治因风水肿,取韭并盐捣置脐上,以火炙药上,热彻即愈”。脐即神阙穴,与诸经百脉联通,司全身的经气。解剖学显示脐部皮肤菲薄,血运丰富,脐下有丰富的淋巴管、血管,有腹壁动静脉分支,与门静脉、上下腔静脉连通,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中药方中肉苁蓉性温,味苦、咸,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研究表明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便秘,能够调节机体内分泌,增加大肠蠕动性,促进排便,改善肠肌功能以及肠神经递质水平[9]。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有效成分可以调节AC-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结肠水分吸收,影响结肠水通道蛋白8的表达,改善结肠润滑功能[10]。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白术有效成分具有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便秘症状,增加大便含水量、促进肠道传输功能[11];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生血功效;黄芪-白术药对通过细胞对激素刺激反应的调控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功能性便秘用[12]。枳壳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枳壳有效成分具有促进胃肠动力、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13]。麻子仁味甘性平,质润多脂,入脾胃大肠,益脾胃之阴,尤能润肠通便。苦杏仁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肺与大肠,上肃肺气,下润大肠,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苦杏仁有效成分具有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14]。大黄味苦寒,归胃肝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逐瘀生新等功效,大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作用[15]。厚朴性温,味苦辛,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厚朴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胃肠运动障碍、抗肺损伤、镇咳、抗肿瘤等作用[16]。揿针是一种新型皮内针,属于皮下浅刺法,以刺激十二经皮部为主。揿针埋入皮下后可不断刺激经络运行,与传统针刺比较,具有操作方便且安全优势,弥补了毫针针刺治疗时间短的缺点,还避免了毫针针刺的痛苦[17]。现代研究证明皮肤与中枢神经系统在功能上有直接或间接连接作用,揿针刺激可促使机械作用转换为生物化学信号[18]。所选中脘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又为八会穴之腑会,可治疗一切腑病。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通便的功效,位于脐旁,人身之中点,是升清降浊之枢纽。气海能益气固本、通调下焦之气。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是临床治疗胃肠疾病的首选穴位,可调和脾胃、补益气血。上巨虚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下合穴,具有调肠和胃、通腑化滞的作用,是治疗大肠病常用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和胃、滋阴润肠的功效。现代临床研究显示,揿针埋针体穴能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肠动力[19]。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Wexner便秘以及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中药敷脐联合揿针治疗肺癌合并慢性便秘患者效果肯定,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