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学习由“好难”变“好玩”

2023-05-14陶佳琪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识字教学内容

陶佳琪

在小学教育系统当中,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不同,极具情感性、个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是向小学生传输语文学科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务繁重、教学方法单一、脱离课文语境成为学生觉到语文“好难”的主要原因。如何让语文学习由“好难”变“好玩”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全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深入分析小学生感到语文“好难”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对策。

一、小学语文学习“好难”的原因

(一)任务繁重,学生难以接受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教学任务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低学段的教学任务重点在识字板块上,中高学段的教学任务重点在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的培养上。以低学段识字板块教学任务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学段语文识字量在1600个左右,该识字量接近小学教育阶段的一半。面对这一繁重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感到“压力山大”。除了要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之外,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主题进行分析等。因此,小学生不仅要面对大量生僻字词的记背,还要兼顾阅读、练字、书写、背诵、默写等任务,在繁重的压力之下,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逐渐对语文学习感到“好难”。

(二)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兴致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繁重教学任务的影响,导致教学目标狭隘,仅将基础教学任务列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以致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对语文学习的方法运用效果也大打折扣。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将基础识字任务、课文理解任务列为教学主要目标,忽略趣味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沿用传统“宣讲法”,对生僻字词记忆、课文主题进行直接宣讲,此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直接将教学主题进行呈现,但是趣味性不足,不仅无法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更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三)字文分离,脱离课文语境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发现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逐渐由传统的“听、说、读、写”四大分离的板块转变为“四位一体”的板块。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忽略了四大板块的结合,教学内容过度分离。例如在新课教学中首先集中讲解生僻字词,而后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最后进行写作。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各个板块泾渭分明,“孤岛”问题明显,导致学生无法从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中加深认知。以低学段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将识字教学、课文讲解分离,无法帮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字词含义,也无法通过字词含义理解课文主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

二、将小学语文由“好难”变“好玩”的策略

(一)提高教学形式趣味性

从教学外在形式出发,以提高教学趣味性为目标在各教学环节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趣味性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起步”,也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好难”转变为“好玩”的基础。结合小学生心性未定、自制力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等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导入中可采取趣味性教学手段,例如采用观察代入法、猜谜引入法等方式,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当堂课的参与兴趣。从观察代入法而言,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可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壁虎”的图片,并提出“有哪位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它?你和它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疑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而在猜谜引入法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谜语、歇后语等方式增加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以《荷花》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穿着白衣裳,坐在绿船上”等谜语,引导学生去猜。该谜语不仅紧扣“荷花”的特征,更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新课导入的趣味性。

2.趣味性课堂教学

小学生生性活泼,渴望被肯定、被关注,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例如开展“开火车”“打擂台”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开火车”为例,现阶段大部分小学采用“大班授课”制,按照横纵向规律座位的方式入座,通常横向6—7小组,纵向6—7小组,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开火车”游戏。例如在拼读字词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挑选一名同学为“火车头”,要求其拼读单词,完成后任意指前、后、左、右一名同学进行“接力”。以“打擂台”为例,教师在周期性教学活动中可根据不同教学任务进行“擂台大战”。例如在識字比赛中,认识生僻字词最多、最快的学生或小组为“擂主”,不同的学生或小组可进行挑战,以此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好玩”。

(二)提高教学内容趣味性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但蕴含爱国元素、生命感悟的课文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基于上文所说,教学内容脱离语境的问题,可从巧用文本特性、巧设疑问引思两方面优化。

1.巧用文本特性

从思维特征而言,低学段的小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感知阶段,中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高学段学生思维处于抽象思维阶段。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感到语文“好玩”,小学语文教师可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借助文本特性将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以低学段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日”“月”“明”的过程中,可借助汉字形体美的特点,将汉字转变为图画,为学生展示“太阳”“月亮”“日月更替”的图片,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感受到与图片关联的字词。

2.巧设疑问引思

在深入感知课文或理解课文文意的过程中,教师可契合学生的思维特征,设置具有递进性难度或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谁和谁赛马?怎么赛马?结果如何了?”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回顾课文,寻找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关键词,并且通过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巧设疑问过程中需要将问题紧扣课文中心,难度控制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问题主题明确,以此强化引导。在疑问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分析课文得出答案,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逐渐感到“好玩”。

总之,“好玩”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仅追求的是“好玩”,还追求的是“好玩”却又不失品位与特色,关注的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凸显语文课堂的生命与灵动、个性与特色。然而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小学生认为语文“好难”,而导致“好难”的原因大致为任务繁重、方法单一、脱离语境。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积极从提高教学形式趣味性、提高教学内容趣味性两方面做出优化改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好玩:指向学科育人的课例群开发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1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趣味性识字教学内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