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3-05-14杨小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赵州桥双减政策

杨小波

2021年,国家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重新优化和调整了中小学学习内容,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双减”政策为恢复教育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重视教育的发展价值,有效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焕然一新,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有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施“双减”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从素质教育系统化的角度出发,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模式,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围绕教材,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而且还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乐趣、科普、兴趣等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双减”政策实施前,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校外培训机构,本来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为了能够让家长报名,选择贩卖焦虑,加重了家庭教育的负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在课后还要参加培训班,大量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受到限制,教育部对于学生的作业形式、种类、质量有了明确的要求,以此来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价值。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一)引入多层次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阶段性学习任务,梳理教学脉络,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展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资源,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优化教学环境,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决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在综合考虑学生语文基础、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拓展目标、综合提升目标。具体来说:基础目标是指学习和掌握本课新字词,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目标:收集其他安徒生童话并阅读,与其他学生共享阅读体会;综合提升目标:尝试自己去创编童话,走进自己的童话世界。这种多层次教学目标和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促进作用。

(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也常常以“识字+课文品读”的形式展开,整个教学氛围比较枯燥,重复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感受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学到了更多语文知识,增强了自信心。比如在学习《赵州桥》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任务:①通读全文,想象赵州桥的样子,打开书,找到赵州桥描绘的细节之处,不断完善赵州桥印象;②通读全文,回顾赵州桥的描写手法并梳理全文脉络;③通读全文,回顾文中情境,尝试着画出赵州桥,赏析文中的经典句子,并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优化重组课堂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一股脑儿将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那么多知识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灵活支配的时间,也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去优化和重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实现“双减”政策的育人目标,而且还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比如学习《凉州词》,这是一首边塞诗,寓情于景和意向应用等相关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拍一个微课视频,给学生讲解《凉州词》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创作背景、诗人介绍、重点字词注释等,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尝试着自己去翻译《凉州词》这首古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预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古诗鉴赏而展开,引导学生品读经典诗句,品味和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怀等,以此来实现情感导向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四)优化作业设计

传统的语文作业以抄写、背诵为主,语文学习逐渐转变为机械记忆过程,为了能够提升记忆效果,学生需要反复背诵、抄写,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使得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实施“双减”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而且还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增加作业类型,比如课外实践作业、综合拓展作业等,挖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比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清楚文章脉络后,将金色鱼钩的故事编成一个简单的舞台剧,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親自去参观红色博物馆,去看看那些革命先烈留下的遗物,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参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研读“双减”政策的内容,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策略,优化和重组小学语文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者简介: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马集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赵州桥双减政策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