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分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

2023-05-14王灵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驱动核心文本

王灵杰

基于文本分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就是以文本分析为任务主线,以教材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组建合作小组,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完成系列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提升思维品质,积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保障学生长远发展。

一、基于文本分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意义

(一)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切实体现语文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保证各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整体能力。从文本分析视角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要能够强调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主题,将其作为项目的内核和生成点,以此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驱动性问题、项目任务等。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与项目建立联系,形成语言运用、思维辨析、质疑反思、问题分析与解决、自我管理、交流沟通等能力。此种教学模式跳脱出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思路,给予学生极大自主权,将语文学习要素包裹在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之中,从而深化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二)关注知识迁移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综合”“实践”两大关键词,通常为学生形成可视化学习成果指引路径。例如:鼓励学生制作小诗集、手抄报、调查报告、话剧编演等,而此类学习成果的诞生通常与学生的自我感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文本分析视域下,小学语文通过开展项目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某篇课文、某本书籍完成文本分析,对人物形象做出解读,对思想情感做出分析。小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而制作完成不同的成果作品。“阅读——分析——解读——实践”的知识迁移过程,有助于落实学生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二、基于文本分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

(一)面向核心知识,开展内容组织

从项目化学习理念出发,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组织应当首先确定核心知识路径,第一是自下而上引导构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特征出发,帮助学生获得项目的核心知识;第二则是自上而下的引导构建,即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自上往下地寻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

从第一点而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单元有固定的阅读材料和活动提示,但是对于单篇的文本分析并不明确,所以教师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所开展的项目式学习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单元主题要求、语言发展规律提炼核心知识。以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为例,教师首先可分析主题板块,例如提炼“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五篇阅读材料,而此类材料涵盖了汉字的演变史,汉字价值、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教师可围绕主题开展“提问引思——收集信息——甄别信息——信息筛选”等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从第二点而言,教师可对不同单元主题的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例如对四年级“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进行合并,归纳为“生命科学探索”的项目式学习主题单元。

(二)源于真实语境,开展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做好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一个高品质的驱动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核心知识指引方向和路径。在文本分析视域下,小学语文开展项目式学习应当用好驱动性问题。从驱动性问题基本构成要素出发,问题通常包含人物、事件、原因、导向等,常见的问题句式结构包括“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我们怎样?”“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内容大多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影子,同时学科核心知识也能反映到学生的生活當中,而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所设计的驱动性问题也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

以二年级《二十四节气歌》为例,教师可选择节气歌中的某一节气,提出“如果你们是节气推广大使,你会如何传承推广中国节气文化”等问题,引导学生自建项目合作小组,完成对问题的思考、方案设计。例如在实践中,部分小组同学完成项目小组建立后,以立夏、冬至等节气为切入点,首先收集立夏、冬至等节气的来源、节日特征等相关资料,探索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精髓,制作出相应的手抄报等成品。在此类活动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对“节气”的好奇与思考,为学生指引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在实践中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自主锻炼小组交流、配合、分析、创新、实践能力。

(三)注重语文实践,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以任务为教学活动驱动,让语文文本分析活动成为生生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活动设计之初,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分析教材结构和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和兴趣爱好,同时参照单元要求和活动提示规划设计教学活动;随后塑造项目情境,制造项目计划,引导小学生确定文本分析的主题项目;进而开启以主题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探究,生成合作成品;最后通过成品展示与分享完成小组合作项目探究。以四年级“快乐读书吧”活动为例,可为学生推荐《灰尘的旅行》等书籍,鼓励学生围绕“细小的灰尘长什么样”“灰尘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主题问题开展阅读,并鼓励学生组建小组制定自主阅读、阅读交流分享计划。

(四)关注核心素养,提升文本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以课内文本为基础,积极在课外阅读多种多样的文本内容。数字化时代信息呈现方式逐渐多元化,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更应当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文本意识,例如可从提倡多样阅读、选择多样材料进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多种文本分析的锻炼机会,引导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在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文本分析能力,确保自己全面发展。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丰富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特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对不同文本的阅读技巧和思考方式,例如对记叙文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分析文本,判断故事走向,领悟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的兴趣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目,了解不同风格的文本体裁,五年级《猴王出世》教学完成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兴趣爱好选择明代百回本、清代百回本的《西游记》进行阅读。

在文本分析视域下所开展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帮助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实现学科知识迁移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教情、学情为基础,分析学生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等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全文站在文本分析视域下,对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活动提出面向核心知识、开展内容组织,源于真实语境、开展问题驱动,注重语文实践、开展小组合作,关注核心素养、提升文本意识等四点建议,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安徽省界首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驱动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