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05-14茅磊磊
茅磊磊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他们提升道德品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包括策论、诗、词、曲等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传统文化视域设计文言文教学策略,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联系时代背景,渗透家国情怀
《孟子·万章下》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解读文言文作品的基础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作者的生命历程。作者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言文中,深入挖掘就能体会其中蕴藏的家国情怀。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分两步走,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精神世界。第一步,先让学生搜索课外历史资料,了解作者当时的人生状态,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其创作思路。学生发现当时辛弃疾已经66岁,正值韩侂胄执政并筹划北伐,辛弃疾重新被录用,但是他的观点并未得到重视,他来到北固亭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辛弃疾这么大的年纪,为何还为国事担忧,为何不能好好地安度晚年。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体会诗歌中渗透的家国情怀。第二步,还要让学生拓展开来,阅读辛弃疾在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作品,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辛弃疾的一生都在思考如何能收复国土,他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其目的就是收复中原,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赋闲在家,都无法阻挡他利用诗词抒发豪情。学生发现,这就是辛弃疾豪放词风的由来,他将自己的满腔豪情都融入诗词创作中,尽情抒发爱国情怀。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从而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其爱国情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遭遇,进而更全面地了解辛弃疾的创作风格。
二、走近先哲思想,传承奋斗精神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和发展,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文言文作品中渗透着古人的智慧,教师要组织学生互动探讨,体悟先哲的思想,学会用中国人独有的思维去探索古人的创作思路。
学习《劝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具体句子,说说作者用哪些例子证明了学习需要有埋头苦干的实践,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又用了哪些反面例子。学生发现作者用蚯蚓比喻艰苦奋斗的人,蚯蚓虽然没有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健壮的筋骨,但是能用心专一。与之相反的则是螃蟹,它用心浮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就连藏身的洞穴都没有。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些例子给自己什么启迪,在学习中要如何做才能获得好成绩。学生认为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就要埋头苦干,不能三心二意,只有意志专一,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此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例子,除了学习以外还可以说说创业等其他方面的例子。如有学生认为每一个创业者都要有奋斗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三心二意,则很难成功。如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研究小麦遗传育种五十年,就是因为有奋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通过循序渐进的分析,学生体会了先人的思想,传承了奋斗精神。
在文言文作品中有不少展现古人奋斗精神、体现拼搏意志的作品,如果学生能深入挖掘,体会先人的思想,感受其中的情感,则能更好地读懂作品,并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分析人物形象,懂得知行合一
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作者会将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同时,在文言文中还常常隐藏着作者的个人形象。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思考他们给自己什么启迪,并运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模仿践行,端正自己的思想。
在解读《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分析琵琶女的形象,找出其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说说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发现,琵琶女的演奏技巧十分娴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等句子体现了她的高超技艺。此外,作者还用语言细节描写展现了琵琶女悲惨的一生。教師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琵琶女有如此才能,为何还会沦落到如此的境地,她的人生和作者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何引得作者落泪。这样提问就引入了另一个人物形象,那就是作者本人。学生找到了诗歌中的语言细节,通过“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等诗句能看出作者的人生也很不如意,他认为自己和琵琶女都无法展露才能,被社会所遗弃,故此感到悲哀。最后,教师再组织他们参与到知行合一的创作中,试着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总结他们的特点,并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有学生用“她的扫帚轻挥,就将垃圾都归拢在一起,手法轻盈,并没有带起尘土”等动作细节展现了清洁工的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看看作者如何运用外貌、对话、心理、动作等方法展现人物形象。同时还要让他们通过细节挖掘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四、品析行为细节,了解伦理规范
文言文作品中常常包含哲学思想、伦理规范、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文中的行为细节作为突破口,看看作者认为怎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并挖掘其中隐藏的伦理规范,思考这些规范在构筑和谐社会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以《师说》一文为引子,引导学生探究“从师求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首先从课文入手,提出问题:“文章中提到要尊师重道,不耻从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老师呢?老师的身份不同,有位高者,也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否不一样呢?”学生认为不管老师是谁,他的地位、年龄、性别有什么不一样,都要一视同仁。教师继而又让学生搜索课外辅助阅读的资料,说说古人有哪些尊师敬师的礼节。学生发现古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拜师礼,如释菜,是指将菜作为贺礼送给老师。老师在社会上被尊称为“西席”,古人将西边作为尊贵的席位,由此可见对老师的尊重。最后,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说说当今社会有哪些尊师礼节,自己是否做到了。如看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上下楼梯、进出门的时候,要主动让老师先走,进入办公室之前要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入内等等。
在阅读中学生领悟了从师求学的规范和原则,认识到中国古代有尊师重道、尊重长者、尊敬有能力者等优良的伦理规范。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反思,看看在文言文中还得到了什么启迪。
不少文言文作品中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言文,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体会先辈们的智慧和伟大成就,见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知书达礼之人。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