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楹联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2023-05-13张宁曾昀

文教资料 2023年24期
关键词:楹联

张宁?曾昀

摘 要:中国近代产生的新闻与传统文体楹联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从形式角度看,新闻的对偶标题或本身即为楹联,或在句式风格上仿照楹联,本质上属于对楹联的“接受”;从文体角度看,新闻的对偶标题与新闻主体构成了抒情文体与叙事文体相结合的共生文体;从文化角度看,楹联与新闻的结合是近现代以来雅文化与俗文化交汇的“产物”。二者是近现代文化嬗变之际传统文体与新生文体关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复杂文学语境中文体共生的态势,从深层上体现了文体发展的“现代化”。

关键词:楹联 对偶标题 新闻文体 雅俗文化 文体共生

楹联是一种古老的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体形式。人们曾一度认为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楹联,但当代学者谭蝉雪根据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推断楹联在晚唐以前就已产生。新闻则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新文体,与楹联相比,就显得非常“年轻”。两种文体一旧一新,一抒情一叙事,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存在着微妙且深刻的关系。

一、楹联与新闻的对偶标题

在各种文体中,新闻与楹联在对偶修辞的运用上关系最密切。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审美均以对偶为标准,故楹联也被称为“对联”。其受众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文体难以匹敌的。刘叶秋在《〈中国楹联大典〉序言》中称楹联“风格多样,形式多变,雅俗共赏,深入民间,有广泛的社会功用”[1]。以传播信息为旨归的新闻与易于传播的楹联之间有天然的“默契”,新闻的对偶标题应运而生。楹联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为大众接纳同样运用了对偶手法的新闻标题以及新闻这一新文体创造了条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事业逐渐起步,发展势头迅猛。当时报刊上的许多文章皆采用对偶标题。洪煜在《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中指出:“小报文章标题也很文学化,多用回目式,一般为对偶式。如‘体面贼、‘热闹坟;‘论文、‘抹粉;‘桃花命薄、‘杨柳身轻;‘叉麻雀四人大闹、‘打野鸡二客同眠;‘席上生风、‘怀中抱月;‘错里错、‘人上人;‘戏看丹桂园、‘鬼开大菜馆;‘绯桃调寄红娘子、‘杨花调寄菩萨蛮等等。”[2]这里所提及的标题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戲谑幽默,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

实际上,有些新闻的对偶标题本身就是楹联,常以新奇、精警的话语表达新闻工作者的巧思妙悟,发人深省。《新华日报》1940年1月3日刊载了一则简讯《欧洲苦战 纽约狂欢》,标题以“苦战”“狂欢”作对,揭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与美国的不同处境,前者因饱受战祸而度日如年,后者则因远离战火而歌舞升平,哀与乐形成强烈对比,悲情与欢悦产生极大反差,给人触目惊心之感。1946年7月24日刊载的另一篇新闻《全国哀鸿遍野 阔佬庐山乘凉》,标题刻画出极具反差感的两种场景,揭示了中国社会上层权贵与底层民众不同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批判了国民党当权者的腐败。

在当代,报纸和杂志上也不乏以楹联为标题的新闻。冯兴炜在《对偶与对联》中说:“在今天,则对偶已成为报纸新闻标题的一种重要形式。一张报纸打开来,总可以看到有几处标题采用对偶的。”[3]如1997年7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的新闻主标题为“首都各界隆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庆祝大会”,引题则为“雪百年耻扬眉吐气  迎新纪元普天同庆”,其以整饬谨严的句式、深沉豪迈的情感、慷慨激昂的语调精准传达了香港回归祖国后人们由衷的喜悦以及无比自豪的心态。类似的标题还有很多,如《念大寨经走投无路 搞责任制绝处逢生》(《山西日报》1982年1月7日)、《春雨催花花竞放 茶香熏人人自来——记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新民晚报》1994年4月8日)、《墨海千帆竞发 书林万卉争芳——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3日)。

新闻标题不仅是对偶修辞的运用和体现,其作为意义传达的“载体”与楹联这种文体形态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一些对偶标题本身即为楹联;另一方面,一些对偶标题即便没达到楹联的所有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贴近楹联,尤其会在句式上、风格上仿照楹联。如《少女之惨恻青春——冲喜过门 十三岁作童养媳 翁死姑恶 捆缚禁闭冻饿死》(《民国日报》1930年2月4日)、《溥仪弟妇唐石霞 谏乃翁與闻复辟——宁愿为华夏之孤魂 不愿作伪帝之亲贵》(《时事新报》1932年1月28日)、《国民党高级政工自供——南京官吏荒淫无耻 亡国现象触目惊心》(《晋察冀日报》1946年11月7日)。尽管这些标题并不完全符合楹联的章法,但凭借形式上的“酷似”,同样具有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情感充沛的特点。拟定新闻标题的首要原则是配合新闻主体、陈述事件过程或揭露事实真相,因而不必亦步亦趋地对标楹联的写作规则,只要能有效吸引读者、高效传播信息,就达到了理想效果。新闻标题要想在有限的“文字篇幅”中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采用楹联这种长于在有限篇幅中表情达意的文体形式,其在本质上属于对楹联的“接受”。

二、抒情文体与叙事文体的融合

新闻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等部分构成,标题通常直书其事,符合新闻属于纪实文学的本质。如果仔细审视带有对偶标题的新闻,就会发现这种类型的新闻实际上成了抒情文体(对偶标题)与叙事文体(新闻主体)相结合的共生文体。

新闻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记录和叙述,不同于其他文体形式抛开事实与真相,进行天马行空的“创造”。王新兴在《新闻文体的审美因素探析》中说:“文学作品完全可以虚构和制造与事实有关而现实中又不具体存在,但却具有审美性质的故事或图景。而新闻文体和新闻的传播,要求事实及其细节都必须具体存在、有据可查。”[4]新闻的目的是反映社会生活以及各种事实,但这不代表作者或编辑在事实面前“无能为力”。恰恰相反,新闻标题的构拟带有作者或编辑的立场和情感取向,事实是既定的,但他们对事实的评判和引导带有“创造性”,有发挥的“空间”。对偶标题(尤其本身就是楹联的标题)所具有的文学性为情感表达提供了合适的形式,新闻的对偶标题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抒情文体,使新闻意旨的表达变得意趣盎然,与主体部分(叙事文体)构成了相互诠释的共生关系。

如沈阳《盛京时报》1932年1月6日“世界珍闻及其他”栏目刊载的《蒋中正山居生活纪——鄞奉道冠盖如云 妙高台风景似画》一文,副标题“鄞奉道冠盖如云 妙高台风景似画”不仅点出蒋介石返回故里时的车驾之盛、达官显宦晋谒之频繁,揭示了上层攀附、逢迎之嘴脸还揭示了其轻松惬意的山居生活与萧散闲适的心境。考虑到此时距“九一八事变”不过三个多月,这则副标题显然有揶揄之意。新闻主体部分交代了蒋介石此次返乡的始末,还原了山居生活的种种细节——蒋介石下榻文昌阁后的日常安排、出行地点、接见人员、外部环境等均有交代。带有揶揄、讥讽意味的副标题与记述山居生活的新闻主体一并向世人展示了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忙里偷闲”的生活。

天津《新生晚报》1946年11月30日所刊通讯《雾重庆——记功碑前战士憔悴 跳舞厅里公子奢逸》的主标题“雾重庆”是一个颇具情感色彩的意象,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就像新闻主体部分开篇所言:“重庆,这神秘的山城现在又披起了白茫茫的纱衫。本来雾是诗人爱好的东西,但在这里,却只有一团沉闷,一片悲愁!”[5]副标题“记功碑前战士憔悴 跳舞厅里公子奢逸”则刻画了两幕截然不同的场景:九死一生的战士黯然伤神,权贵家的公子却在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里醉生梦死。一则以忧、一则以喜,一则以窘迫、一则以豪奢,一则以寥落、一则以喧嚣,反差极大。新闻主体部分则细致地讲述了失业军官们的遭际,为国效劳的战士流落于重庆街头,正被这个世界遗忘和嫌弃。他们生计无着落,靠典衣卖物维持生计,衣衫褴褛、嶙峋憔悴。前线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没有换来应有的尊严,权贵之家却心安理得地过着锦衣玉食、荒淫无度的生活。副标题所渲染的情感基调与新闻主体部分叙述的情节相契相合。

再如《人民日报》1982年1月25日头版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五千多人欢聚一堂迎新春 座上清茶依旧 国家景象常新》一文的副标题“座上清茶依旧 国家景象常新”具有丰富的意蕴,折射出团拜会的融洽氛围、与会者的愉快心情、国家的良好形势和人民的美好愿景。结合新闻主体部分来看,就会发现标题十分巧妙地呼应了团拜会的“意旨”。新闻主体向读者介绍了团拜会背景、出席人员、现场布置、会议流程和欢愉气氛,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新一年的展望。“座上清茶依旧 国家景象常新”的抒情风格与主体部分的“叙事”构成了虚与实的统一、情与理的融合,促成了意义的阐发与延展。

同样地,《大众日报》1982年6月18日所刊新闻《房前绿水哗哗笑 屋后青山步步春——下港公社搞好山区建设 山景变美社员变富》的主标题写“房前”“屋后”,写“绿水”“青山”,相互比对和映衬,让人仿佛看到了绿水青山中错落有致的乡村房舍,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桃花源”的眷恋和向往。新闻主体部分则“借机”叙述来龙去脉,向读者说明这样的场景就发生在下港公社所在的山区,表达了人们在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也在经济上富足起来的主题。将对偶标题与新闻主体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抒情”“叙事”两种文体形成了表意合力。

对偶标题(包括楹联)作为抒情文体与新闻这种叙事文体的结合显示了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文体的持续探索,体现了写作的兼容性和审美的民族性,而这是此前人们所忽略的。

三、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交汇

中国传统社会看重“雅文学”“雅文化”,当然,也不完全摒弃“俗文学”“俗文化”。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人为地加深了“雅”“俗”间的矛盾。如陈独秀所撰《文学革命论》将矛头指向雅文学,强调二者的对立,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晦涩、虚伪、迂阔,缺少精气神和真性情,尤其缺乏对社会现实和平民百姓的关怀。

早在19世纪下半叶,人们已经注意到文学的“雅”“俗”矛盾与读者的接受问题。1872年4月30日《申报》第一号所刊《本馆告白》谓:“求其纪述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中国古代有海量的作品和丰富的文体行世,涉及的题材也十分繁杂广博。但《申报》报馆认为它们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属品”,不能为一般民众所理解,近世出现的新闻才是适合社会各阶层阅读的文体,真正实现了“雅俗共赏”。这里虽有《申报》“自卖自夸”的成分,却也表明民众的阅读诉求、阅读趣味得到了深切关注。新闻成为一种兼顾不同群体的“万全之法”。

事实上,近现代报刊上的新闻在命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呈现出吸纳不同文化阶层的倾向。作为一种报章文体,新闻想要获得最优的传播效果,必须在标题和新闻主体两个层面同时“做文章”。一面利用精辟、深刻、文雅、优美的标题“抓眼球”,一面用通俗易懂的主体内容揭晓事件的来龙去脉,如《慈母不忍听儿啼 深夜活埋深雪中——关中饥寒飞鸟坠地而死》(天津《大公报》1930年1月4日)、《马将军虽败犹荣——孤军苦战杀声震天 由战至退应付裕如》(天津《大公报》1931年11月25日)、《哀哀弱国民 有如丧家犬——九龙拆房,居民露宿街头》(天津《新星报》1948年1月8日)、《江流汹涌 轻舟如燕——波涛中船工们欢呼“借东风”解放军渡江的壮丽场面》(天津《进步日报》1949年4月27日)。这些标题或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或沉郁悲怆,富有张力;或概括凝练,雅洁精准,无不显示出结撰之文雅、审慎、精密。而新闻主体内容“质朴俚俗”的特点也很突出,创作者意在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公众告知事件原委,凸显社会事件的新闻价值。

新闻因“应阅读而生”“为社会而传”的特征,相比其他文体,更看重“雅”与“俗”融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在标题的构拟与结撰中,具有“雅俗共赏”功能的对偶句式及楹联自然成为平衡“雅”“俗”最为便捷和有效的方式。比如《尷尬家庭尴尬事——胞姐弟竟成夫妇 螟蛉子背如弯弓》(《民国日报》1930年1月12日)、《沦陷一年来之首都——汉奸献媚借烟妓以繁荣 游击宣威杀哨兵于不觉》(《申报》1938年12月27日)等新闻标题不仅本身“雅俗合宜”,标题的“雅”与内容的“俗”也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上说,楹联与新闻的结合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交汇的“产物”。

四、结语

楹联与新闻文体是近现代文化嬗变之际传统文体与新生文体关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复杂文学语境中文体共生的态势。正如笔者在《文体代偿:旧体诗之于鲁迅的特殊意义》中所言:“在特殊历史语境中,创作主体对文体有更高、更复杂的诉求,单一文体因受到文体特征、适用范围的限制,其表达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打破文体限制,寻求文体间的协作与互补成为复杂社会环境中顺理成章的选择。”[6]“文体间的协作与互补”既是文学内部的“调适”,也是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多元文化取向的积极应对,从深层上体现了文体发展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谷向阳.中国楹联大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12.

[2]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39.

[3] 冯兴炜.对偶与对联[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62.

[4] 卢新予.爱的耕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334.

[5] 孟广利,沈丽荣,刘莉萍,等.老新闻——民国旧事1944—1946[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228.

[6] 张宁.文体代偿:旧体诗之于鲁迅的特殊意义[J].新文学评论,2019(2):146-15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抗战时期楹联与中国精神生态的书写” (21A05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近现代楹联创作语言与文体史料整理与研究” (17AZD030)。

猜你喜欢

楹联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徜徉在山水楹联里
王志滨诗词楹联选
北京楹联学会成立25周年征贺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教学初探
楹联简史三字经(九)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