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023-05-13梁建伟
梁建伟, 李 彪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1]。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越来越多,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以来,相关企业逐步升级改造,大量使用智能化、信息一体化设备,机器人逐步代替传统人工,例如,传统的数控车床开始被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化设备代替,这使得企业岗位对员工能力和素养有了更高要求。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及时调整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体现新时代对机电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机电专业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机械零部件识图与绘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等机械、电气类课程,涉及先进智能技术的课程较少,课堂教学内容与行业领域现状匹配度不高。另外课程设置上只是将机械类和电气类的课程进行叠加,并未将机电知识真正融合到一起,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既不精通电气也不精通机械。大量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当前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虽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不同属性的组织,具有各自的价值取向,校企深入合作有一定难度。合作常常限于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高职院校捐赠少部分设备或者展览品等形式,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较少,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转一转、看一看的情况偏多,很难深入掌握企业岗位的要求和机电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这种主要集中在设备、实习岗位上的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融入教学的程度相对较浅,这与国家提出的深度产教融合还有一定距离,也导致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缺乏信心[2]。
(三)教师创新能力不足
现代企业要求实现岗位职责的复合化,要求学生有系统思维,不只简单地能胜任某一个岗位工作,而要能胜任生产线上从原材料选购、零件设计、零件加工到出厂检验维修一系列工作。这对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一些教师,缺乏到企业锻炼实践的经历,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师的创新能力尤为关键,教师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学生在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岗位需求。
(四)学生缺乏工匠精神
机电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繁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工匠精神,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比如在电路板上焊接电阻时,如果将10Ω的电阻焊接成了2Ω,会使电路电流变大烧毁电路板,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工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极为重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引进的师资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很少真正到过生产一线,对工匠精神缺乏切身感受。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校实训时,往往只注重技能知识点的训练,在训练当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识不足。
二、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之间成立由决策层、管理层、职能层构成的三层梯形结构的工作部门。决策层由高职院校主要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企业领导组成,负责审核校企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管理层负责校企合作实施的管理、建设和学术发展工作,负责监督各个工作部门和中心,推进具体任务实施;职能层由校内专家、技术能手、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代表组成,负责学生的实践学习,传授机电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负责决策咨询、监督检查,把控各环节的运行情况,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构建“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书,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的制度体系,从机制上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效、有序地运行。
将校企合作实施情况纳为教学诊断改进的重要内容,制订工作规划、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形成目标链和标准链,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定期自查,工作资料按时收集、汇总并输入管理平台,撰写教学诊改工作总结、年度规划实施报告,使校企合作建设不断改进完善,校企合作质量不断提高。
(二)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遵循“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原则,在分析论证企业岗位群对应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定满足岗位用人标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见表1)。
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工作,明确计划和分工。校方通过调研走访,明确岗位所需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明确学生需掌握机械、电气、电工电子、智能控制、法律法规及产品生产、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职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从事智能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检修,以及产品改造、营销售后及技术支持等工作,要求学生有智能制造行业的思维素养、信息加工能力,具备较好的语言及写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能通过创新思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身心健康,具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根据调研需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校企联合团队根据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通用基础件装配制造人员岗位的需要建构课程体系,融合国家、行企职业标准、岗位工作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素养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形成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项目为教学内容,适时融入“机电中国”思政元素,并依据岗位工作流程组织学习,形成课程体系。
首先分析每个岗位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将国家、行企标准,岗位工作标准,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程,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合理分解到专业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中,生成分析报告。根据分析报告,结合机电专业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团队绘制课程地图,制作机电专业群校企合作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四)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技术研发人员,共同合作,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育训并举”的思路,建成由教材、教学课件、微课视频、虚拟仿真资源、企业案例库、试题库等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根据岗位知识、能力目标,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开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学生可通过智慧职教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对岗位的认知须贯彻三年学业区间,必须有贯通整个学习周期的培训手册。根据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需求,围绕岗位工作内容,设计岗位群培训手册,如《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手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手册》和《通用基础件装配制造人员手册》。
(五)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基于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需求,结合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将实训与生产相互结合,将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将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相互结合[3]。在学校和企业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员工组成专职教师队伍,关注行业的发展方向,校企双方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将新技术、新工艺带到实训基地。同时在实训基地建立培训中心,推动“1+X”课程模块的研发,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六)创新学生企业实践组织形式
组织学生在第二学期上半学期进行企业集中培训,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使学生对企业的全貌有个基本的认知,初步了解自己将要工作的岗位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实现岗位入门;大一暑期组织学生参加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的集中培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岗位,了解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建立职业目标;第四学期下半学期至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学生以企业为课堂,以“师傅+徒弟”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岗位学习,在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引导下,初步掌握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合工作岗位群的综合素质,实现岗位体验;再经过第五学期下半学期的查漏补缺后,在第六学期正式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继续在原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习,基本能够独立地解决岗位上遇到真实生产任务的一般性问题。
(七)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方式
校企联合设计和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制定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标准。全部采用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要求理论测试占比30%,技能测试占比70%;企业集中实践课和岗位课程要求90%采用实践技能测试,理论测试占比10%,企业评估专家使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核,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学生顶岗实习入岗前进行岗前面试综合评价,将面试结果进行汇总,输出面试评价报告,以确定学生综合素质是否符合企业任职标准,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根据学生的面试评价报告,针对学生的弱项开展培训。
(八)强化教师实践能力
学校专任教师既要有理论、有技术,也要努力做到“入岗、研岗、适岗”,坚持内修外炼,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强化学校教师实践能力。校企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共同完善“双师型”教师及团队的培养标准、管理办法和培训计划,实行培养考核结果的过程性双主体评价。
要求学校教师每年有3个月的时间在企业实践。通过互培互聘、双向流动的岗位管理方式,使专任教师能深度参与到企业管理、实践操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去,将教师的结业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导师“教师”的资格准入、职称评聘、绩效奖惩的指标依据,增强教师参与平台培训和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校企联合发布横向课题及合作项目,在项目中明确提出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工艺难题,以项目驱动教师参与科研服务及技术转化,解决企业现实困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九)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要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将合作、严谨、专注、耐心、创新等元素融入课堂。定期举行相关竞赛,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锤炼团队精神。
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也要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在课堂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院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专题讲座,以身边真实的案例来感染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集中研讨、讨论交流、进修学习、课程思政能力大赛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通过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明确产教融合的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确保产教融合的运行效率;由校企共建教学资源,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为产教融合的实施打好理论和技术基础,这样才能紧跟机电专业的高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