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甘肃长城诗歌的情感表达

2023-05-13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长城诗人情感

谢 林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明代,甘肃地区为“三镇”之一,地处“极边”,是明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交流、争斗的前线。来到此地的官员和文人们,或宦游、或贬谪、或戍边、或游历,留下了大量有关长城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边疆的生活和思想。艺术家的生活实践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形象植根于现实生活,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感受开始的,它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故而这些诗歌记载着他们在边关的生活实践,是他们所感所想的文字载体。

明代甘肃地区的长城诗歌散见于诗人别集、地方志等文献中,体量较大,仅《中国历代长城诗录》一书中选录的就有25首[1]。这些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余音缭绕、缠绵不绝的思乡之情

诗人们因贬谪、宦游而远离家乡,他们以长城为意象来作诗,以排解贬谪之苦、思乡之情,如解缙的《寓河州》《登镇边楼》、陈棐的《阳关》、陈皋谟的《环县远眺》等。

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名臣,大才子,他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被贬官至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时,就借长城抒发了自己被贬塞外、思念故乡的忧伤,所作有《赋得南山积雪望临洮》《登镇边楼》等诗,其中《赋得南山积雪望临洮》[2]一诗云:

长城只自临洮起,此去临洮又数程。

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

此诗先写长城地理位置之遥远,来表明诗人贬谪之苦。秦长城自临洮始,而河州距临洮还有很远的距离,这里在秦时已是边疆之外了。牡丹花景是河州八景之一,清人吴镇有诗云“牡丹随处有,绝胜是河州”,然而如此美丽的景致,仍无法改变诗人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悲凉情感。

《登镇边楼》云:

陇树晴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

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

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无比思念家人的解缙独登上城楼,欣赏着一望无际的秋景,感叹着遥远的乡音至今还没传进他的耳朵。他没有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之情,只是在感叹着自己是否会在此走到尽头,一幅游子远眺故乡的思乡之情浮于纸上。“尤其是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临摹,须凭胸臆的创构,才能把握全景”[3]P74。此诗中,解缙并非真的几年都看不到“南来雁”,河州也并非是真正的“天尽头”,他本人也只在河州被贬一载,绝非“几年”,诗人度日如年的急迫心情,等待乡音的浓浓思乡之情展露无遗,而长城就成了他抒发胸臆的平台,他需要登高才能看到全景,才能借景抒情。

除了解缙以外,嘉靖年间的官员陈皋谟,曾游历庆阳,他登上了长城,在《环县城远眺》中,抒发着自己的思乡之情:

灵武孤城霁色开,感时还上最高台。

山楼风急熊旗动,关塞天连鸟道回。

经略久寒西夏胆,安危深仗北门才。

殊方独抱怀乡思,日暮愁闻画角哀。

主体的情感活动与对象的感性形式是密切联系着的,诗人感叹灵武城是“孤城”,可能也是在表达自己远离故土之“孤独”。“关塞天连”描绘的是长城的宏伟与边塞的一望无际,诗人以此为意象,来表达地处北方的环县距故乡之远。古人常以“雁”等鸟类为意象来表现游子思乡之情,在这里,诗人就以“鸟回道”来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霁色开”“上”“风急”“熊旗动”“鸟道回”“愁闻”等等,都是诗人思想情感的感性体现,若没有触景之前感情的积蓄,就不会有触景之后感情的迸发。可以说,是诗人登上长城望着塞外美景,思乡的情感在“开”、在“急”、在“动”、在“愁”、在深深“哀痛”,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亦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二、对残酷现实和战争的厌恶之情

在明代,河西走廊作为甘肃的咽喉要道,前往中原的必经之地,北连蒙古,西通西域,起着重要的战略枢纽作用,故而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廷与蒙元残余势力在此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军事斗争,边镇军民不但要忍受战火的摧残,还要服徭役,以血汗筑造长城。诗人们看到边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便以长城为意象写作诗歌来表达反对战争、心系百姓的忧民之情,如朱诚泳的《陇头吟》、李梦阳的《朝饮马送陈子出塞》等。

明朝第七代秦王朱诚泳就写下了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体恤底层军民的《陇头吟》:

万里奔驰陇头水,日夜呜呜乱入耳。

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

一从结发戍凉州,铁甲磨穿已秃头。

儿孙养得谙胡语,不如陇水解东流。

几度临流磨剑首,水浊谁怜刃伤手。

何当乘隙奏肤功,笑取侯章大于斗。

肯学李陵生服降,甘饮陇水臣他方。

据《明史》记载,朱诚泳“性孝友恭谨”“少即知检”“言虽小必践,行虽小必谨”“不问尊卑”“居常布衣。秦川多赐地,军民佃以为业”。可见朱诚泳是一位很谨慎、很细腻、很贤明的藩王,他的这种行事方式和情感也体现在他的诗中。孩童从小就站在边墙之上戍守边关,一直驻守到铁甲磨穿,头发落尽的中老年,战争杀伐不断,手握利器不会伤到自己的手吗?诗人借用“李陵”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将作者遗憾、矛盾与内心的愧疚表现出来。一边是军民因长期戍边、战乱而带来的痛苦,另一边又用铁甲磨穿等细节来验证这漫长、煎熬的感受,颇具《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对于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制给人性损害的讨伐,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真实、深刻、催人泪下的细腻情感渗透在此诗中。这首诗体现出朱诚泳关注民生的人文主义情怀,具有深厚的人文美。

此外,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也写下了关注边塞人民悲惨境遇的《朝饮马送陈子出塞》:

朝饮马,夕饮马,

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

城边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

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

去年贼掠开山县,黑山血迸单于箭。

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

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

李梦阳此诗将塞外的萧瑟及边塞人民的悲惨境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诗的第一句就以“水咸草枯”马儿难以进食来比作边塞人民饱经战火、疲惫不堪的状态。朋友、亲人修筑长城而死,行人在长城下痛哭不已。筑城者告别亲人,远离家乡,为了他人的功绩而修筑长城,自己却化为黄土。此诗前四句将边塞人民的悲惨境遇描绘得直击人心。后四句描述了在边塞之地明廷与草原部落之间残酷的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老百姓被迫忍受战火,还要服徭役修筑长城,边塞人民的“苦”不得不使读者潸然泪下。诗中所写的长城,即是宁夏镇长城,该长城东起宁夏盐池,西至甘肃皋兰、靖远,长两千余里。这些长城虽安定了边疆,但也深深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诗人之所以关注到了这一点,这与他的成长轨迹与人生道路密不可分。李梦阳自幼家贫,历经苦寒,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辛酸他历历在目。这使得李梦阳关注劳苦大众的境遇,故此诗也以现实的笔法,来表现他的人文关怀,具有深厚的人文美。

三、长河落日、苍茫雄壮的人生志向

长城宏伟雄壮,气势磅礴,诗人们也常登临长城,眺望远景,借景抒情,他们抒发着人生理想,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如杨一清的《登兴武营戍楼》《甘凉道中书事感怀》、杨慎的《次王明遇留别韵》《古塞下曲》、郭登的《甘州即事》、王崇古的《中秋同霍军门长城关对月》、徐养量的《嘉峪关漫记》、孙蕡的《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上》、胡琏的《过田州城》等。

明代名臣杨一清曾任陕西巡抚、三边总制等职,作为主张、主持修建西北长城的官员之一,他用《兴武暂憩》等诗来表现修筑边墙给西北地区带来的和平安宁: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晚,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翻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此诗的第一句,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青山略隐长城的美景,簇簇青山与高大的长城相辉映,柔和与宏伟相互交融,描绘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在西风骤起、落日余晖的秋季傍晚,诗人看到的是修筑长城给边镇带来的和平。他认为,修筑“边墙”可以让将士们“解鞍休战”,可以让农儿“持券买牛”,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流血,就能有和平,诗人感慨:“没有修筑长城的时候,哪来的这种清平!”在这里,长城体现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秩序之美。边墙修筑后,边境出现的和平互市,卸甲休战的美好场面,正是杨一清想要表达的。

此外,杨一清也写了《甘凉道中书事感怀》一诗,来描写塞外景色、玉门关的宏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望望日已远,行行春又阑。

苍茫青海月,咫尺玉门关。

北阙星辰上,南州梦寐间。

青山随处有,一见一开颜。

此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玉门关外的景色,通过玉门关、月亮、星辰等意象的描写,关注远和近、动和静的效果,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美感。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灵性”[3]P25。诗人身处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从而遥望星辰,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望着绵延不绝的青山,感到十分愉悦。此时此刻,诗人描写的景物似乎都有了生命,相伴着诗人。诗人也下定了决心,不负这苍茫大地,誓有一番作为。

嘉靖朝名臣陈其学在任肃州兵备副使时,曾亲自披甲上阵,出嘉峪关三百余里,平定哈密的胡人叛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防秋登嘉峪楼纪事》组诗,其三写道:

苍茫西海有无间,多病书生愧抱关。

日暮倚楼风万里,天涯弹铗月千山。

驼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

守捉滩头递刁斗,独吟秋色水潺潺。

此诗颇具唐代出塞曲的风格。宗白华先生对出塞曲的定义是:“那兵士们既已出塞,看着那黄沙蔽日,塞外的无垠荒凉,展开在眼前……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弱者,也会兴奋起来,身上燃烧着英雄的血”[3]P303。此诗正是一首“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弱者,都能兴奋起来”的出塞曲,体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满怀一腔报国热血的情感,让读者看到了塞外萧瑟时,军士们与敌激战后千军万马凯旋的宏大场面。“振”字显示出明军高昂的战斗意志与军事力量,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的宏大场面,具有唐代出塞曲的崇高美。宗白华先生将这种诗誉为“民族诗歌的结晶”,是“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3]P309。

另外,具有唐代出塞曲风格的还有抗倭名将王崇古所写《中秋同霍军门长城关对月》一诗。他在嘉靖四十三年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抵御了鞑靼人的侵犯,守护了明帝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他在驻防兰州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长城诗:

爱尔清秋月,长城此共看。

边声传大漠,朔气动皋兰。

已照沙场骨,犹悬拜将坛。

壮猷瞻汉霍,乘月靖呼韩。

王崇古是读书人出身,进士及第,但豪迈之情不输武将。此诗第一句“爱尔清秋月,长城此共看”虽有一些文人气息,但后几句,展现的都是慷慨激昂的报国杀敌之情。尤其是“已照沙场骨,犹悬拜将坛。壮猷瞻汉霍,乘月靖呼韩”两句,借用宗白华先生在论盛唐出塞曲的感叹“已够使我们荡气回肠,击节欣赏了!”[3]P302诗人借用刘邦拜韩信,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将会像历史上的名将一样驱逐鞑靼,保卫边疆的决心。一位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能征善战的文人将帅的形象展示于读者眼前,让我们生动地了解了诗人的审美意识。粗犷的边塞,激烈的边疆战争,百战不殆、渴望热血洒疆场的将军,这让此诗也具有强烈的崇高美。

王崇古所在的嘉靖朝,明世宗沉迷修道,利用党争掌控朝政,朝廷上下混乱不堪。在军事上,自土木堡之变后,明廷的边防政策也愈加呈消极防卫之势,军饷亏空、军官压榨士兵的情况经常发生,明廷早已积疾成疴,不堪重负。但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崇古不改初心,仍然一心报国,积极进取,这样的情感,是很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中国历代长城诗录》收录的明诗中,诗人们以长城为审美对象,来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审美意识。这说明宏伟雄壮的长城,可以带给人极大的崇高美,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但也有一部分诗人,他们看到长城时,触景生情,抒发了悲悯苦难等情感,这都是诗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这些明诗中,每位诗人都以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审美意识,王朝闻先生认为“生活实践不但为艺术家提供了生活经验,即提供了进行艺术创作的原料,而且也是培养他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的基本条件”[4]。在这些诗中,塞外美景、戍边之苦、人生起伏,都通过“长城”这一审美对象展现了出来。由此看来,是诗人们在描绘长城,但也是长城给了诗人们抒发情感的机遇。

猜你喜欢

长城诗人情感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守护长城
情感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