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茱萸穴位贴敷改善肝癌不同介入治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护理研究*

2023-05-13王若宇陈舒婷

中医药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吴茱萸鸣音恶心

彭 莉,王若宇,陈舒婷,詹 敏,邓 丹,胡 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在肝癌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优势[1]。介入治疗包括经血管介入治疗和非经血管介入治疗,易导致多种并发症。除少数会出现肿瘤破裂出血、肝衰竭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为胃肠道反应,其中又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表现[2]。这些不良反应会持续5~7 d,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理论中,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将影响脾胃升降,使运化失司,从而导致胃肠道功能下降、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等“肝脾不和”之证[3]。与此同时胃肠道反应又会对肝功能产生影响,且生血乏源,导致肝血不足,使肝失所养,疏泄不利[4]。吴茱萸贴敷中脘、足三里、内关有温肝散寒、补益中气、理气止吐的疗效,对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5]。本研究针对因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产生的胃肠道反应使用吴茱萸对中脘、足三里、内关进行贴敷,观察并比较吴茱萸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6]中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72岁;(2)首次接受介入治疗方案,包括介入栓塞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微波消融治疗;(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具有其他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和精神疾病;(2)对食物、药物过敏;(3)皮肤对穴位贴敷过敏;(4)近期有消化道出血史者;(5)不能耐受治疗或中途自动退出者。

1.4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介入栓塞(TACE)纳入56例、微波消融(MWA)纳入40例、射频消融(RFA)纳入24例。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制作随机编号卡,将TACE按1∶1比例分配为TACE治疗组和TACE干预组,各28例;将MWA按1∶1比例分配为MWA治疗组和MWA干预组,各20例;将RFA按1∶1比例分配为RFA治疗组和RFA干预组,各12例。治疗组包括TACE治疗组、MWA治疗组、RFA治疗组,干预组包括TACE干预组、MWA干预组、RFA干预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5 治疗方法 由研究小组共同制定研究实施方案,并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开展组会讨论,包括肠鸣音听诊,肛门首次排气、排便的正确评估,并编订出相应的评分调查表,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情况、纳入与排除标准等资料,记录胃肠功能恢复评分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和恶心或呕吐发生率、Karnofsky行为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之肝胆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patobiliary,FACT-Hep)。

1.5.1 基础护理治疗 在术后6 h内,需禁食、禁水,为患者提供所需的保暖措施;在术后7 d内每日定时进行体温监测,记录体温波动,出现发热情况,采用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一般处理。患者在术后的3 d内禁止剧烈运动,并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进行肝功能检查,若肝功能异常,则对其进行护肝、利尿、补充血浆蛋白等治疗。与患者加强沟通,督促其遵医嘱。

1.5.2 治疗组 术后胃肠道反应护理按照预防、按时、多模式护理理念。鼓励患者在术后的24 h后循序渐进的主动运动;保障患者口腔清洁,给予患者清水漱口,发生恶心或呃逆时,指导患者深吸气和做吞咽动作,以减轻恶心和呃逆;术后的24 h以后,指导患者的饮食从清流质、半流质、软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并用标准秤记录饮食量。

1.5.3 干预组 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对中脘穴、足三里、内关穴采取吴茱萸贴敷。患者术后返回病房1 h后,取吴茱萸粉10 g以姜汁调成糊状,置于敷贴上,贴敷中脘、足三里、内关穴。每日治疗1次,贴敷时间为6~8 h,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若患者在治疗中皮肤过敏或受损,停用敷贴,每日用碘伏对受损皮肤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受损皮肤暴露。

1.6 观察指标

1.6.1 主要结局指标 (1)GSRS恶心及呕吐分级与其发生率: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表共15个问题,原发性肝癌患者因介入治疗所引起的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因此本研究只针对“恶心和呕吐”项进行每日评分分级,问题提供4个答案,每个症状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恶心和呕吐症状越严重;并以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反映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

(2)食欲变化评定:患者食欲变化以每日饮食的总进食量为依据。食欲变化评定分为3个等级:增加、稳定和减退。患者当天进食量比较于前一天有增加,且增加量超过100 g/d,评定为食欲增加;患者当天进食量比较于前一天有增加或减少,但增加量或减少量不超过100 g/d,评定为食欲稳定;患者当天进食量比较于前一天有减少,且减少量超过100 g/d,评定为食欲减少。当患者当天食欲变化表现为增加或稳定时,可反映干预结果有效。

1.6.2 次要结局指标 (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3项指标可反映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参考《健康评估》[7]中对正常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的定义和听诊方式。以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的时间为起始时间,术后12 h内,听诊肠鸣音1次/h,12 h后听诊肠鸣音1次/2 h。听诊过程由科室2名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共同听诊患者右下腹的肠鸣音,若腹部听诊区闻及4~5次/min肠鸣音,响度中等,则认为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8],记录具体时间。

(2)KPS评分:由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Karnofsky提出,是研制的关于癌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情况的量表[9],根据患者病情、活动、生活自理程度,将其健康状况总分作为100分,每10分为一个等级。评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可反映出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10]。

(3)FACT-Hep评分:癌症治疗之肝胆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patobiliary questionnaire,FACT-Hep)是由CellaDF等于2002年研发的针对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Hep分为身体状况(PWB)、社交/家庭状况(SWB)、情感状况(EWB)、功能状况(FWB)、肝胆特异性模块(HEP)5个维度[11]。其中,PWB、SWB、FWB维度均为0~28分,EWB维度0~24分,HEP维度0~76分。FACT-Hep量表用于评估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过去7 d的生活质量,并可从肝癌患者的角度评估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相对权重[12]。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多时间点、重复测量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所有的统计分析检验均采用双侧假设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 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7 d内每日GSRS评分分级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比较 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恶心和呕吐程度累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干预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程度累计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呕吐和恶心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7 d 内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及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比较

表3 广义估计方程参数估计结果(恶心呕吐)

2.3 两组患者术后3 d内每日食欲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内的前6 h内需禁食、禁水,且食欲较低,食欲变化均表现为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干预组患者的食欲变化有效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两组患者术后3 d 内食欲变化比较

表5 广义估计方程参数估计结果(食欲变化)

2.4 不同介入治疗的各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TACE、MWA、RFA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观察比较不同介入治疗的治疗组和干预组,TACE、MWA、RFA及全体干预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比治疗组短,全体治疗组和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9)

表6 TACE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表6 TACE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TACE治疗组 28 33.44±5.14 40.44±5.46 66.60±5.45 TACE干预组 28 21.74±5.56 36.55±5.95 52.88±5.24 t 14.659 10.233 18.710 P 0.003 0.007 0.001

表7 MWA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比较 (±s,min)

表7 MWA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MWA治疗组 20 26.36±5.68 32.22±5.86 55.23±5.73 MWA干预组 20 15.99±6.04 28.41±6.44 42.16±5.63 t 9.562 15.771 21.342 P 0.004 0.002 0.001

表8 RFA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表8 RFA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RFA治疗组 12 24.63±5.92 30.86±6.37 55.55±6.09 RFA干预组 12 16.01±6.03 24.35±6.55 44.48±6.62 t 10.221 13.893 17.225 P 0.037 0.032 0.027

表9 全体治疗组和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表9 全体治疗组和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 60 28.85±7.61 35.23±7.89 59.84±7.09干预组 60 18.29±7.37 30.85±8.37 46.91±7.62 t 12.739 19.545 20.880 P 0.034 0.029 0.028

2.5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7天KP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KPS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预组患者KPS量表评分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0)

表10 术前与术后第7 天KPS 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10 术前与术后第7 天KPS 量表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第7天治疗组 60 97.50±5.43 71.50±8.46干预组 60 98.00±4.64 79.50±8.02 t 2.545 6.921 P 0.670 0.007

2.6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7天FACT-Hep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FACT-Hep量表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FACTHep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其中干预组患者FACT-Hep量表总分和肝胆特异性模块评分均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11)

表11 手术前后FACT-Hep 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11 手术前后FACT-Hep 量表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治疗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身体状况 社会/家庭状况 情感状况 功能状况 肝胆特异性模块 总分治疗组 60 术前 14.76±6.21 14.69±6.44 14.43±2.48 14.98±6.55 40.13±12.02 99.00±6.34术后第7天 11.09±5.67a 10.22±6.25a 13.15±3.55a 12.76±5.05a 32.28±13.45a 79.60±6.01干预组 60 术前 15.10±6.32 14.67±6.85 14.63±2.41 15.25±6.43 41.80±12.30 101.45±6.61术后第7天 13.19±6.92a 14.42±6.22a 13.08±3.53a 13.06±6.86a 37.43±13.49a b 91.18±6.94b

3 讨 论

3.1 介入治疗导致的胃肠道反应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相对手术治疗损伤较小,患者可接受度较高,且相对其他常规治疗方式疗效评价较好[13]。其并发症突出表现为恶心和呕吐,发生机制多与肝脏损伤、感染有关。其中TACE治疗产生的恶心、呕吐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MWA治疗和RFA治疗产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为消融治疗过程中胃肠道神经受到损伤,导致术后患者腹部反射变弱,使胃肠功能不能及时恢复,从而导致肠腔内的气体无法被吸收[14-15]。因此本研究以恶心、呕吐及食欲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中医护理对介入治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以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与术后第7天KPS量表评分和FACT-Hep量表评分作为次要指标,评价中医护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吴茱萸穴位贴敷对胃肠道反应的作用 介入术可导致患者胃肠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气滞于中,表现为肛门排气、排便异常[16]、恶心呕吐等[17]。因此,介入术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其主要因素在于介入术造成患者气血亏虚、脾胃虚弱及气机不调,患者病理表现为浊气不降、脾胃虚寒、脾虚气滞等,故需强化脾虚调理。为此,对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治疗应遵循益气健脾、调理气机的原则,以此来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尽快恢复患者的脏腑功能[18]。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归肝、脾、胃、肾经。其功效主要为温中降浊、降逆止呕、调和肝胃、助阳止泻[17]、散寒止痛、疏肝下气,主要应用于治疗胃寒呕吐、呃逆、虚寒泄泻[19-20]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21],可调节肠胃功能。廖春容[8]研究表明吴茱萸贴敷内关穴及足三里穴对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周红霞等[22]研究发现粗盐炒吴茱萸热敷腹部具有缓解原发性肾病胃肠道反应的疗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之法[23-25],将不同药物加工成细末后,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调和成丸、散、膏等不同剂型,并佐以芳香类药物,借助其辛香走窜之力携药透入皮肤,使药物离子深达筋骨、脏腑[26]。本研究贴敷的穴位为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八》记载:“胃胀者,中脘主之。”中脘穴常被应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恶心、呃逆等症状[27-28]。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灵枢·五邪》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皆调于三里。”刺激足三里能够达到治疗恶心及呕吐、调理肠鸣的目的[29-30]。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神农本草经》记载内关“治心疼腹胀,腹内诸疾。”内关穴具有调理胃肠道功能、治疗恶心和呕吐的作用[31-33]。

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和穴位,以温水调吴茱萸粉末成膏状后贴敷于中脘、足三里、内关穴,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对3种介入治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恶心和呕吐程度低于治疗组,并更有食欲。不同介入治疗下的患者,干预组患者在穴位贴敷的护理下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快,能在术后7 d内更迅速地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中脘、足三里、内关)对原发性肝癌经不同介入治疗所致胃肠道反应患者进行干预,具有无创、患者耐受和依从性佳等优势。吴茱萸药物成分透皮吸收和穴位刺激的作用相叠加,能够刺激患者的肠胃活动,可有效调整脏腑的气血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该治疗方法与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吴茱萸鸣音恶心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题出的太恶心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
吴茱萸脐敷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