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合思考

2023-05-10李少成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

【摘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合,是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需要。而现实中的中职思政课教学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文章结合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经验,对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现状、存在的薄弱环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教学;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简介:李少成(196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卫生学校。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的党史学习教育概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在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于2019年5月印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于2021年2月印发,中共中央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于2022年3月印发。这些文件都共同要求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對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也进行了强调。

教育领域的有关部门同样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现状

在中职思政课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引导中职学生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更是坚定信仰信念的内在要求,这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中职思政课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纷纷开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他们立足学校实际,把握各学段学生特点,贴近学生需求,致力于把党史讲好,把革命和英雄的故事讲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其作为鲜活的教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政课程的感染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提升中职思政课程的教学及育人成效。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部分中职思政课教材中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偏少,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不够重视。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使得党史学习教育难以深入推进。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剖析

(一)教材中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所占比例较低

一般来说,中职学校思政课程具体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程,以及心理健康这一门选修课程。纵观这五门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偏少、所占比例偏低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和百年辉煌,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需要。在这方面,部分中职思政课教材中虽有所涉及,但仍做得不够。究其原因,是部分中职思政课教材的编者要么缺乏长期在一线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与经验,要么虽在一线,但由于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并且他们由于经历有限、水平参差不齐、编写经验不足、掌握的资源有限等,编写出的中职思政课教材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二)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1.学校层面

毋庸讳言,部分中职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较低。为了打造学校品牌,形成专业特色,这些学校习惯性地将资源向专业课教学及各种技能竞赛倾斜;在师资培养中,将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专业教师上,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和支持力度相对较小。这使得中职思政课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速度相对缓慢,也直接影响了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合程度。

2.教师层面

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效果如何,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智慧和灵活性。但从客观上来看,不少中职思政课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这影响了他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除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有的思政课教师还兼任班主任,或兼做行政工作。加之前面提到的教材编写方面的局限,不少思政课教师备课难度大,时间较少,因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上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从主观上来看,一些中职思政课教师对于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未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只是对学生进行党的历史的教育。当前,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照本宣科式或说教式的模式,忽视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未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点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主动去研究如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的中职思政课教师相对较少。

3.学生层面

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缺乏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对思政课也存在不正确的认知。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需要让学生做一个好人,而自己就是一个好人,所以学不学都无所谓。还有一些学生受网络上错误观点的影响,对党史学习教育存在抵触心理。

四、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建议

(一)编者要增加中职思政课教材中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教材的编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对中职思政课教材的编写。中职思政課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三观”的树立。因此,这项工作需要从物色中职思政课教材编写的牵头单位、物色中职思政课教材的编者的环节开始抓起,严把编审关,严格落实监督责任。编者要确保中职思政课教材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因此,编者在编写中职思政课教材时需要适当增加党史学习教育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对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征程,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坚持“四个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不能盲目地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比例,而需要注意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突出职教特色。不少中职学生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没打牢,在中考中也未能考出理想成绩,存在挫败感强、自信心不足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等问题。学生的心理阴影如何消除?焦虑如何缓解?自信心如何重塑?人生如何规划?诸如此类的问题亟待在思政课上得到解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同样需要考虑上述内容,还要让中职学生了解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汲取党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学会把“小我”融入“大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中职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效。

(二)学校要突显中职思政课的学科地位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一些中职学校仅仅通过开展具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去落实,而忽略了思政课教学这条有效渠道。这个认知偏差亟须纠正。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扭转只重视专业课,不够重视或者忽视思政课的思想,要突出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按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来准确定位,确保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合理,经常选送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为中职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融合夯实基础。

(三)教师要挖掘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的备课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收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现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为思政课教师挖掘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也要更加多样化,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聆听党的故事,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鼓励学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或交流阅读党史类书籍的感想。

(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党史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师承担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消除学生的心理焦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中职学生因没能考上高中,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学习信心不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能否消除中职学生因遇到挫折而产生的心理焦虑,重燃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走出中考失利的心理阴影,事关提升他们学习兴趣这一关键目标能否实现。针对上述情况,在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工作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抓手。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引导需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不光要进行正面教育,还要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比如,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对其进行剖析,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和辉煌成就,让学生了解我们党的革命文化的内涵,学习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品质,进而明白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会经历坎坷、遭遇失败,但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奋斗,终会迎来人生的春天。这样的思政课教学,能够在让学生重温党史、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为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解决困惑,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笔谈(续前)
立足高质量发展 锻造过硬干部作风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的三重维度
学史增信:增信仰信念信心信任
立政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