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服务站”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05-09徐潇逸戎爱群
徐潇逸 戎爱群
“体医融合服务站”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徐潇逸 戎爱群
(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章探究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医融合服务站”实践模式,总结其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收益,从而探索构建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实践并验证“体医融合服务站”新模式运行的效果,为构建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提供材料支撑,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体医融合服务站”;实践模式;运动干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发展迅速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1]。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及外周血管病等)死亡占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2]。而在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病更是普遍。一项具有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8.3%、19.4%和10.5%,超过3/4的居民存在多病共存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提升。70岁及以上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构成中,心脑血管疾病(39.11%)、癌症(15.40%)、COPD(10.48%)占前3位[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脑卒中、关节炎等慢性病所累及人口的绝对数量及相关疾病负担将持续增加[4]。由此可见,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亟需解决的首要国民健康问题。
健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国民健康这一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全民健身写进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5]。2008年,我国卫生部门颁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成为实施健康中国计划的起点。2015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同年10月,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要求。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出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6]。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以全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以共建共享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打造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至此,体医融合这一控制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徐徐拓展。
以“体医(卫)融(结)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自建库以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章,通过文献名、摘要、结论等进行初步筛除,通过阅读文献摘要、结论以及重要文献全文可了解体医融合相关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
由图1可知,从发文数量上看,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体医融合属于低速发展期,相关文献数量零星可数;2010年至2016年,体医融合相关研究属于波浪发展期,2016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39篇;2016年至今,体医融合相关研究属于加速前进期,相关文献数量逐年攀升,2021年度共发表相关文献356篇,可谓呈井喷之势。从研究主题来看,体医融合相关研究从单个研究领域到多领域并发,从自然科学领域转向社会科学领域,呈现出由点到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趋势。由此可见,体医融合研究热点逐渐从自然科学层面向促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的社会科学层面转变。
不同地区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体医融合建设的有益尝试。上海静安区体育局与区卫健委、各街道(镇)等部门强化合作,促进科学健身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运动处方与医学治疗、体质测试技术方法与体检服务三者有机结合,探索体医融合工作的发展。杭州市体育局、市卫健局共同推进体医融合项目,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试点医院进行体质测试宣传与服务,创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试点及体医融合人才库建设试点,对20-69岁杭州市民进行体适能测试。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市体育局联手打造首个“体医融合”协同创新实验室,为市民量身定做运动处方,构建科学选择运动与健康的模式。综上所述,目前现行的体医融合模式往往通过卫健委、体育局联合打造,落地在医院,由专科医生或社会体育指导员运营。但医院方面通过“基层医师在线”杂志社所做的162份网上调查显示,社区医生由于缺乏“运动处方”相关知识,95.8%的医生只能给患者提出运动的“建议”,而非科学的“运动处方”。调查还发现,有82.3%的基层医疗机构尚不能够开展体质体能测试和评估,大多机构表示不知从何做起。而国民体质指导站由于场地、经费、设备及运营人员资质问题,往往也难以完成体医融合的落地运营。仅仅通过现有的体医资源进行简单的整合,并不能达到“体医融合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组织架构、运营模式、人员配置、资金来源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整合。
图1 体医融合研究趋势图(引自中国知网)[7]
18到19世纪,医学界的重点集中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运动处方已在欧洲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8]。19世纪,英国开始盛行将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9]。1920年,温斯洛首次提出“健康促进”概念,主张通过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职责,应对各种危险因素,以维持和增进健康生活。1928年,国际运动医学学会在瑞士联邦的圣莫里茨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国运动医学学会、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交流,以促进运动医学的研究、教育、临床实践和改善各年龄群体的健康与运动能力。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于1954年成立(最初命名为运动医学联合会)[10]。迄今为止吸纳了世界各地共计90多个国家,4.5 万余名临床医生、体质健康专家等在内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运动医学、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的研究及其推广工作[11]。相关组织的建立为运动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体医融合”的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法国里尔综合体,不仅仅设有健康餐饮、酒店、购物等商业设施外,还设有2800 平方米的体育诊所康复中心[12];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健康运动指导员知识和技能审定机构的认证规定(厚生劳动省2001年第98 号令)》,积极提倡“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日本横滨国际竞技场,除了提供足球、健身、游泳等体育服务外,还开设了体育医疗中心[13]。
综合来看,不论是体育场所中开设康复咨询门诊,还是医疗场所设置功能运动室,都是体医融合的体现,场所和设施的建成也使人们的运动得到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也能够借助药品及医学治疗以外的手段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升,这些都是“体医融合”优势的体现。体育和医疗都有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的作用,各有益处,各有所长,体医融合使二者发挥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目前,我国在体育锻炼上缺乏相关引导,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清楚维护自身健康需要什么样的运动训练,从而使得很多锻炼达不到增进健康的效果。体医融合将二者相结合,弥补自身的不足,互相解决了体育界人士和医疗界人士各自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体医融合各自从对方角度看问题,从医疗看体育能够发现体育的医疗价值,从体育看医疗能够重新认识疾病[14,15]。让人民认识到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使之融入全民思想意识之中,才能迎面解决疾病多发的挑战,真正维持健康活力。
本文旨在探究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医融合服务站”实践模式,总结其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收益,从而探索构建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体系;同时从数据、运营人员意见、居民体验和营收比等方面来评估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医融合服务站”新模式。
1.2 研究方法
1.2.1参与式观察法
通过参与“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站”的建设与运营,深入了解体医融合实践情况与问题,完善智能运动处方系统,提高其服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补充该中心慢病管理服务内容、提高其服务质量。
1.2.2访谈法
不定期地与康复医师、健康管理师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谈话与访问,及时了解在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参与慢病控制管理的患者进行访谈,以了解其运动状况和身体健康变化情况,不断调整服务端口,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收集运动数据平台收集体适能检测数据、运动干预数据以及医疗诊断数据等,分析运动干预前后慢性病患者健康指标变化以及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变化等,同时对比运动干预慢病管理费用与药物干预慢病治疗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组织领导与政策保障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指引
组织领导是体医融合建设的先锋。体育系统、卫生系统相关部门共同协商与设计,将场地、人员资质培训、患者招募、平台引进等重要因素落地,共同协商探索非医疗健康干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医融合服务站”得以顺利建成。
在政策层面,江苏省体育局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1年3月17日签署体医融合战略协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江苏省体医融合重点工作任务》,为江苏省以及南京市推进体医融合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政策遵循;南京市于2021年5月至7月,接连印发《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南京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体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2021年在医疗机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成1-2个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质监测站建设1-2个运动促进健康站等,为南京市推进体医融合建设工作提供了专项政策。
“服务站”模式探索工程中,根据中心特色与定位,以预防为主,依托体医融合做“精”慢病管理,打造以建立与居民亲密为主导的“两融、三合”运动促进健康工作模式,“两融”即将体育和医疗相融合,“三合”集合了慢病管理、运动康复和中医技术三种力量。
2.2 体医融合服务团队及其职责划分逐渐完善与清晰
为保证体医融合顺利、高效开展,将优质医疗资源与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实践中打造了一支运动促进健康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运动处方师2人、健康管理师3人、中医师1人、康复运动治疗师2人、专科医师5人、体育指导员3人、后勤保障人员3人等多学科整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慢病管理中心负责牵头策划项目以及招募组织患者和工作人员,并且做好运动安全保障;运动处方师负责医学检测评估和开具运动处方;康复运动治疗师负责患者或居民的运动功能评估;中医师主管运动损伤方面的中医治疗;后勤保障人员则负责场地布置与物资供给;由南京宽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保障日常的设备检测与维修。
2.3 体医融合服务流程与类型逐步成型与完善
服务是体医融合实践的核心,不断完善体医融合服务流程与类型,明确体医融合服务目的与意义是体医融合实践开展的前提。
“体医融合服务站”位于丁家庄保障房片区,负责辖区内约20万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目前签约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病患者12000余人,其中规范化管理9000余人,个性化慢病管理2000余人,中心立足于慢病健康管理特色,主攻健康管理和慢病控制与预防。 根据居民或患者需求,“服务站”设计个性化运动签约服务包,包括康复科疼痛服务包、糖尿病专科慢病管理服务包以及体医融合服务包;其中体医融合服务包又分为:基础运动体验服务包、个性化运动服务包以及点单式运动服务包等。基础运动体验包即进行一次运动体验以及运动前后的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检测;个性化运动服务包就是根据患者的健康筛查、体适能检测、医学检测等制定的为期3个月36次(以次数为准)的量身定制的体医融合服务包,包括运动干预和饮食营养管理;点单式运动服务包即患者不选用个性化运动服务包或者在个性化运动服务包之外,根据自己病情需要另外选择的运动或医疗服务项目,所有项目分门别类,各自按收费标准,收费总额是所选项目各项费用之和。服务包干预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测,对比分析运动干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调整规划下一阶段健康管理方案。
服务包干预过程主要划分五步:(1)由健康管理师对居民或患者进行问卷问答,初步了解判断有无运动禁忌症,从而排除不宜运动者;(2)与符合运动干预条件的患者签约相应运动服务包;(3)由康复治疗师或健康管理师对居民或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以及体适能测评(包括人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测试以及全身浅表大肌群肌肉力量检测);(4)由运动处方师对其进行医学检测,包括血糖、血压、胆固醇、心电图等等,结合体适能测评结果系统评估后出具个性化智能运动处方;(5)居民或患者在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有氧和肌肉力量训练。运动过程中佩戴手环,实现运动心率与热量消耗实时监测;运动中的数据上传至运动健康管理平台,形成“测、评、导、教、练”完整闭环,形成个人健康管理档案。
2.4 体医融合宣传推广渠道与方式日渐丰富
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团队针对家庭医生签约病人、慢病管理患者以及门诊随访的病人等,随访问诊期间就进行运动干预、体医融合服务站的介绍与宣传;不定期在中心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体医融合相关,介绍运动干预成果,推广体医融合运动干预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公众号还进行直播课“我运动、我快乐,大家一起争做运动达人”等等;定期开展体医融合活动,包括“全民健康义诊活动”“糖尿病自我管理孵化小组活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健康讲座”等。 此外,中心为促进居民和患者积极参与体医融合运动干预,围绕“居民家医亲密”实施服务,设计“健康护照”,实施积分管理,通过积分管理,调动患者自身运动的积极性,激励患者主动参与运动,解决其接受管理的主动性不强、依从性差的问题,从“被动”引导为“主动”。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树立居民和和患者的运动意识、提升运动兴趣,逐渐培养其运动习惯,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场地设备建设与技术支撑逐渐完善
场地设备建设包括场地设置、仪器设备配置以及信息化系统等资源。场地设置包括运动干预治疗服务专区、体质和健康检测区、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区、慢病运动管理以及后勤保障区,总面积为762.7m2。仪器设备包括健康体质检测仪、功率自行车、智能立式磁控车、运动治疗(振动训练仪)、平衡仪有氧训练(运动平板、弹力带)巴氏球运动训练(下肢蹬踏训练系统、多台物理治疗仪器)、骨密度仪等设备。
同时,引进多参数健康检测一体机、人体成分分析仪、智能立式磁控车、跑步机、心肺功能与身体各大肌群检测与训练使用双功能设备,及其相应的慢病运动健康管理系统,包括体适能测试系统、训练系统、智慧运动方案系统、运动安全风险监控及预警系统等,形成集个人健康信息、体适能测试与训练、干预与监控的数据收集与管理平台,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综合评估报告,智能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并通过训练设备、个人智能终端等收集运动锻炼数据,形成闭环数据体系。
“服务站”配备“医生工作站”系统,由健康管理师进行管理患者个人信息、健康体适能测评信息以及运动和康复训练信息等,“医生工作站”系统可实现个人检测、训练数据存储、分析、处理,形成个人运动健康档案并可呈现于医生工作站及个人移动端。此系统为医护人员开具运动处方、为运动干预指导人员收集运动数据,为项目管理人员收集项目全过程测试、评价、指导、训练数据,解决了部分“服务站”运动康复专业人员和项目专职运营人员缺乏的困境。
2.6 运动安全保障措施与应急预案逐渐健全
安全保障是体医融合实践得以顺利进行、持续开展的基础保障。体医融合服务站安置了急救箱、简易除颤仪及运动安全项目检测和心电图检测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运动前医务人员进行血糖、血压检测,以判定其是否适合运动,是否需补糖;在运动过程中医务人员全程陪同和指导,全程佩戴心率带,实时监测运动时长、心率指数及消耗热量;运动后,医务人员评估疲劳程度及恢复水平。此外,社会体育指导员全程监督看护,给予健身指导。
2.7 “体医融合服务站”的运营与医保节约估算
截止2021年底,“体医融合服务站”已经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76人次,提供慢病专病运动治疗1944人,运动损伤治疗服务2299人,检测指标异常的亚健康人群运动干预394人次,开具运动处方1944人次,跟踪运动健康干预189人,举办运动促进健康方面的讲座12次,全民健身日举办运动促进健康方面的宣传活动2场,完成体育赛事活动医疗服务保障4场次。
从2021年12月底至2022年5月中旬, 已签约一周期(3个月)服务人群数量达48人、共收费38889元。模式探索过程中,每日运动干预服务人数约10-20人,日常配备健康管理师管理1名;“服务站”每周开放三天,一周期服务约50人;在“服务站”正常运行时,每周开放6天,每周期服务人数达100人,每年服务人数达400人,运动服务包总收入约达32.4万元。按运行需求,“服务站”配健康管理师一名,月薪资6000元,扣除健康管理师年薪,约结余25.2万元。
以10个糖尿病运动干预案例为例,计算平均药物节省费用,在运动干预期间共节省药物费用为每月1416.6元,平均每月节省141.7元,平均每人每年可节约1700元;以“体医融合服务站”完全运营起来,年服务人数400人估算,一年节约医药费用68万元;按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门诊统筹报销(退休人员75%、职工医保70%)比例70%估算,则可节省约48万元医药报销费用。
IDF(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亿人,糖前患者近2亿,以1.4亿估算,若其中有2%的患者接受体医融合运动干预治疗,则为280万人,按照上述计算方法,一年可节约医保费用(208万×1700元×70%)=24亿7500万元。如果有更多的患者以及高血压、慢阻肺等等其他慢病人群介入运动干预治疗,将会节约数百亿的国家医保支出。
3 结论
3.1 通过构建组织领导与出台体医融合相关发展意见,打造一支集运动处方师、健康管理师、以及康复治疗师以及专科医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学科人员的运动促进健康管理团队,并且明确划分各部分职责与工作内容,明晰服务流程与服务类型,完善宣传推广渠道与激励机制、场地设备以及后勤保障等,经过一年的打磨与实践,运动干预慢病已经初见成效。
3.2从患者层面来看,其用药量减少或停药,病情得到改善或控制,减少家庭经济负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从医院层面来看,“体医融合服务站”的运营可实现不同程度的盈利;从国家层面来看,通过运动干预慢病,可有效减少国家医保支出,提高国民生命质量,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3.3通过卫生系统、体育系统的大力宣传,相关机构出台体医融合惠民政策,培养居民及患者主动选择运动干预慢病的意识,是体医融合模式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体医融合”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技术,需尽快建立体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1]刘竟芳,朱志明.健康长寿与生活方式关系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313-1314.
[2]刘月姣.《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12):2.
[3]王丽敏,陈志华,张梅,等.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277-283.
[4]徐健,孔灵芝.关注慢性病 助力健康老龄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9):641-644.
[5]胡杨.从体医分离到体医融合:对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7):10-11.
[6]中国政府网,2016.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EB/OL].[2016-08-20] http://www.gov.cn/xinwen/2016-08/20/content_5101024.htm
[7]体医融合研究趋势图[EB/OL].https://kns.cnki.net/kns8/ Visual/Center.
[8]Berryman JW.Exercise is medicin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Curr Sports Med Rep,2010,9(4):195-220.
[9]Colquhoun D,Kirk D.Investigating the probl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An Australian study[J].Phys Educ Rev,1987,10(2):100-109.
[10]王正珍,胡扬.第61 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98):42-47.
[11]岳建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4):29-38.
[12]陈元欣,李国立,王健.大型体育场馆余裕空间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27-31.
[13]刘戈.日本东京墨田区综合体育馆的社会服务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6(6):27-30.
[14]李慧,王凯珍.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体医融合模式在养老地产中的运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1):1-5.
[15]岳建军,龚俊丽,贝迎九,等.体力活动生命体征:运动是良医的核心、体医融合的支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6):116-120.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ew Model of "Body-Medicine Integration Service Station"
XU Xiaoyi, etal.
(Nanjing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徐潇逸(1987—),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促进健康。
戎爱群(1978—),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促进健康、运动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