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05-09史洁王进
史 洁 王 进
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史 洁 王 进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发展态势较好,但以政府办赛事为主,经费支出也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赛事市场开发尚处于尝试阶段,社会化的力度小,同时也缺乏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如何合理评价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的“成本-效益”的关系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和归纳法评估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质量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最终构建涵盖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4个维度的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竞技体育赛事;德尔菲法;指标评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形态较好,其中江苏省的竞技体育发展较为迅速,其办赛数量较多,赛事规模较大,竞技水平较高,总体态势较好[1]。江苏省体育局秉承国务院的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理念,严格遵循国家体育总局对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省体育局设立竞技类体育赛事补助专项资金,旨在做好由江苏省体育局各直属单位举办的全国以上竞技体育类赛事组织工作。
但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还是以政府办赛事为主,经费支出主要依靠政府补助,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尚处于尝试阶段,社会化的力度小,同时也缺乏相对应的评价体系[2]。至今,虽然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要求对体育赛事进行评价,但尚未发布具体的评价标准,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对于办赛效益无从考量。因此,对江苏省竞技体育类赛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构建促进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时代所需。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和归纳法评估其办赛质量水平,从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竞技体育赛事和赛事评估等相关书籍,了解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在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查阅已经颁发与发布实施的国家有关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等政策文件;最后以“竞技体育”“体育赛事”“赛事管理”“赛事评估”等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中国博士论文库和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检索相关论文与文献,为论文的指标筛选、结构构成、结果的讨论和最终成文等提供重要基础。
1.2.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广泛应用于评价指标中对各个关键指标进行层层分析筛选[4]。选取负责江苏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的主要领导及负责体育赛事专题研究工作领域的体育相关学术专家,针对给出的原始指标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几轮整合意见并修改后,确立最终指标体系,按照如下步骤展开。
(1)设计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并给出原始指标,第一轮征求专家建议,对原始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并按照建议增减指标。
(2)整理各专家的第一轮建议,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后,开始第二轮的专家咨询工作,继续对指标进行修改,如果整合修改后,专家意见不统一进行第三轮修改。
(3)将专家反馈的建议整理,直到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最终确定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
1.2.3归纳法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著和书籍、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文件和国家体育总局公开信息,归纳有效信息。
(2)在设计原始指标、整理专家意见和筛选指标内容时,根据相关专家意见、访谈等形式的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
(3)通过对论文的概述、分析和讨论,对相关分析进行总结,以便于论文的完成。
2 构建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竞技体育赛事的内涵
竞技体育赛事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具有独特性[5]。首先,其具有完备的规则和章程,其中包括赛事的实施原则、条件、办法和决定胜负的法律依据等;其次,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者团队的身份参加比赛,具有确定的目标,遵守相同的规则,在裁判的主持下公平、公正和公开展开竞赛;最后,具有鲜明的竞争特征和竞技体育的精神。
之前对竞技体育赛事的理解仅仅存在于运动场上的竞技意义[6]。但是,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赛事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更加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例如赛事的举办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宣传当地传统文化等。
现代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和形式,受到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场地器材条件和当地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竞技体育赛事具有一定市场潜力[7]。除了赛事本身外,还提供相关竞赛衍生产品和社会服务,能够满足参与者的各方面需求,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等方面都产生影响。
2.2 评价体系的研究
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其中关于体育赛事评价相关理论和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人们对体育赛事评价和赛事经济影响的首次关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最终发布的赛事评估报告也是首次对体育赛事进行综合评估,其中包括对经济效益、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公众参与意见等,此后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的赛事效应评价逐步得到重视[8]。在上海体育学院对体育赛事效益评价的研究中,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这三个方面对赛事进行评价[9]。北京体育大学的钟秉枢教授和蒋家珍博士则从办赛的规模、水平及国内外影响力,受众构成与受众集中度,传播价值的媒体体现,赛事品牌效应等角度来评价体育赛事效益[10]。
以“体育赛事”“赛事评价”“评价体系”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经过归纳总结,得到部分具有设置共性的通用类指标要素,具体见表1。
表1 相关文献对体育赛事评价的研究
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后发现,在赛事评价中对于赛事概况、赛事传播和赛事经济的评价是必不可缺的。在赛事概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要素是:赛事级别、赛事水平和赛事组织;在赛事传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要素是:电视转播、媒体级别和数量;在赛事经济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要素是:赛事成本、赛事收益和赞助商。这些指标要素对本研究的指标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1一级指标要素的选择
目前在构建体育赛事评价体系中赛事概况、赛事传播和赛事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因此一级指标将包括这三个方面。并且针对现阶段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办赛、社会化运作程度较低、带来的经济影响较小的特点,将“赛事经济”改为“赛事收支”,现阶段仅对收支平衡进行评价。此外,由于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件的发生和新冠疫情常态化,大众对于赛事安全高度重视,因此增加“赛事组织”这一指标,查看赛事申报文件及风险备案等的完备性。因此一级指标包括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四个方面。
2.2.2二级指标要素的选择
赛事概况指体育赛事的基本办赛情况。李照祥在构建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赛事规格指标下细分为赛事的级别、参赛运动队数量、裁判员数量及职业等级、志愿者人员数量、地方安保人员数量等7项指标[11]。褚学荣将赛事水平指标下细分为运动员、赛事级别、赛事吸引力等4项指标[12]。本研究将赛事概况分为赛事水平、赛事成员单位、赛事举办届数、参赛人数、观众人数和我省参赛水平6项二级指标。
赛事组织是保证赛事正常运行的关键。赛事安全问题的出现大部分是由于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和不及时。保障赛事安全是赛事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陶涛在《政府扶持型群众体育赛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将申报体系指标细分为赛事申报、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等[13]。本研究将赛事组织分为赛事申报文件、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和竞赛事故发生率4项二级指标。
赛事传播是扩大赛事传播、树立赛事形象和建立品牌赛事的重要途径。吴辰羽在构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将赛事传播细分为获得电视转播权、获得政府投资和获得赛事广告权等6项指标[14]。本研究将赛事传播分为赛事转播、赛事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会3项二级指标。
赛事收支指赛事的收入与支出。目前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主要依靠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与商业赛事相比,赛事经济收益差距较大。现阶段只对赛事收支是否平衡进行评估,鼓励赛事增加社会参与。本研究将赛事收支分为收支概况、赞助概况和其他非财政收入3项二级指标。
2.2.3三级指标要素的选择
赛事概况分为赛事水平、赛事成员单位、赛事举办届数、参赛人数、观众人数和我省参赛水平6项二级指标。其中赛事水平依照现有赛事分为国际赛事和国内赛事,分别是国际A类、国际B类、国际C类及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赛事、全国一类赛事、全国二类赛事和其他赛事;赛事成员单位分为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赛事举办届数分为一次性举办赛事和连续举办赛事;参赛人数分为我省运动员(队)参赛人数和国家队(队员)参赛人数;观众人数依照实际填写;我省参赛水平分为我省运动员(队)取得前三名数量。
赛事组织分为赛事申报文件、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和竞赛事故发生率4项二级指标。其中赛事申报文件分为申办文件及批复(或报备文件)、赛事承办协议、赛事秩序册及成绩册、赛事组织方案、岗位设置方案、培训方案、安保方案、应急预案和赛事总结等;有无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和竞赛事故发生率按照实际情况评价。
赛事传播分为赛事转播、赛事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会3项二级指标。其中赛事转播和赛事新闻报道都分为央视转播、省级电视台转播、市级电视台转播、网络平台转播和其他形式转播这些层面;有无新闻发布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价。
赛事收支分为收支概况、赞助概况和其他非财政收入3项二级指标。其中收支概况分为总收入和总支出;赞助概况分为赞助商数量、赞助商数量较去年增长、赞助费金额(万元)和赞助费金额较去年增长;其他非财政收入按照实际情况评价。
3 评价指标构建
3.1 初级评价指标拟定
在深入研究分析收集的论证以及归纳的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听取导师和相关专家对竞技体育赛事指标初选的意见和建议,设计江苏省竞技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指标,形成了包括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表2为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标筛选展开情况
采用德尔菲法对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进行挑选。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展开研究,要做到这一点,所选专家既要了解、熟悉并参与过赛事运行,而且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了7位在江苏省竞赛管理部门、南京市体育局的负责人和高校专家。表3为专家基本组成情况。
表3 专家基本组成情况
3.2.1第一轮专家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专家们进行了三轮讨论和调查。每一轮讨论后,整理意见并反馈,直到专家意见逐渐统一,调查咨询工作结束。要求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极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极不重要1分”。并对原始指标进行讨论,完成必要的补充删减或对指标提出修改建议。
第一轮共发出问卷7份,回收7份,回收率为100%,回收的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根据 7 名专家的问卷反馈及打分情况对竞技体育赛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表4、表5、表6是专家对各个指标重要程度判定情况的统计。
表4 一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选择
表5 二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选择
一轮问卷回收整理后数据显示,各专家认为一级指标的选取比较合理。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四个维度基本包含赛前、赛时和赛后三个方面,对赛事的评价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
二级指标里“1.2赛事成员单位”“4.3其他非财政收入”和“1.3赛事举办届数”平均得分较低,分别为2.29分、2.14分和2分。竞技体育赛事主要由政府举办财政拨款并且大部分赛事都是一次性办赛,所以对其举办单位、其他非财政收入和连续办赛情况进行评价的意义不大,专家认为这三个指标可以删除。
三级指标里“1.2.1主办单位”“1.2.2承办单位”“1.3.1一次性举办赛事”和“1.3.2连续举办赛事”重要性平均分为2.86分,因上级二级标题删除后一并删除。“4.1.2总支出”平均分为2.86分,专家认为竞技体育赛事对其影响很小,可以直接删掉。“3.1.5其他形式转播”“3.2.5其他形式报道”“4.2.2赞助商数量较去年增长”和“4.2.4赞助费金额较去年增长”重要性平均分为2.43分,专家认为其他形式转播和报道对赛事传播程度较小,可以直接删除。赞助商数量和金额较去年增长情况较难获取真实数据,建议删除。另外关于其他一些指标专家们也给出了建议,在整合意见后,对一些指标进行了修改。
(1)修改指标
二级指标:“1.1赛事水平”改为“1.1赛事级别”;“1.6我省参赛水平”改为“1.6我省参赛成绩”;“2.1赛事申报文件”改为“2.1赛事相关文件”;“4.1收支概况”改为“4.1政府投入”;三级指标:“1.6.1我省运动员(队)取得前三名数量”改为“1.6.1我省运动员(队)取得前八名数量”。
(2)增加指标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1.赛事概况”下增加二级指标“赛事时间”;在一级指标“2.赛事组织”下增加二级指标“承办方造成的食源性兴奋剂事件”和“场地器材符合赛事标准”。
3.2.2第二轮专家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第二轮问卷是将第一轮问卷专家对各指标重要度程度评分以及提出的其他意见进行整理、咨询、确定后的第一轮修改后的指标再次发给之前参与评审的专家,并请其再次对筛选后的指标所存在问题以及三级指标的可操作性提出意见。
第二轮咨询问卷共发放7份,回收7份,回收的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100%。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情况如下。
(1)修改指标
三级指标:将“1.1.3国际C类及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赛事”拆分为“国际C类”和“自主产权的品牌赛”;将“1.1.6其他赛事”修改为“青少年赛事”,更有指向型和代表性。
(2)增加指标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4.赛事收支”下增加二级指标“购买第三方服务”,旨在对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依靠社会办赛比例进行评估。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2.1赛事相关文件”下增加三级指标“疫情防控方案”,增加对疫情的重视,对赛事安全严格把控。
3.2.3第三轮专家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第三轮专家咨询问卷共发放7份,回收7份,回收率为100%,回收的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对第三轮问卷分析整理后,发现与第二轮专家意见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专家对指标的意见较为一致。由于第三轮专家没有任何修改意见,将指标情况进行汇总(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轮专家咨询建议)。指标分析总结如下。
(1)一级指标筛选情况
通过对专家咨询问卷回收后的整理和总结,本研究认为各位专家对一级指标认可度较高,没有增删或修改意见,所以,一级指标不改变。
(2)二级指标筛选情况
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将“赛事成员单位”“其他非财政收入”和“赛事举办届数”指标删除;将“赛事水平”改为“赛事级别”;“我省参赛水平”改为“我省参赛成绩”“赛事申报文件”改为“赛事相关文件”和“收支概况”改为“政府投入”;增加“赛事时间”“承办方造成的食源性兴奋剂事件”和“场地器材符合赛事标准”指标。
在第二轮问卷调查中,增加“购买第三方服务”指标。
(3)三级指标筛选情况
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将“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一次性举办赛事”“连续举办赛事”、“总支出”和“其他形式转播”“其他形式报道”、“赞助商数量较去年增长”和“赞助费金额较去年增长”指标删除;将“我省运动员(队)取得前三名数量”改为“我省运动员(队)取得前八名数量”。
在第二轮问卷调查中,将“国际C类及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赛事”拆分为“国际C类”和“自主产权的品牌赛”;将“其他赛事”修改为“青少年赛事”;增加“疫情防控方案”指标。
最终确立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表7)。
表7 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7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2.赛事组织2.1赛事相关文件2.1.1申办文件及批复(或报备文件)2.1.2赛事承办协议2.1.3赛事秩序册及成绩册2.1.4赛事组织方案、岗位设置方案、培训方案、安保方案、应急预案等2.1.5赛事疫情防控方案2.1.6赛事总结 2.2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2.2.1有志愿者培训2.2.2无志愿者培训 2.3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2.3.1有事故发生 2.3.2无事故发生 2.4竞赛事故发生率2.4.1有事故发生 2.4.2无事故发生 2.5承办方造成的食源性兴奋剂事件2.5.1有事件发生 2.5.2无事件发生 2.6场地器材符合赛事标准2.6.1符合标准 2.6.2不符合标准 3.赛事传播3.1赛事转播3.1.1央视转播3.1.2省级电视台转播3.1.3市级电视台转播3.1.4网络平台转播 3.2赛事新闻报道3.2.1央视报道3.2.2省级电台、电视台报道3.2.3市级电台、电视台报道3.2.4网站新闻报道 3.3新闻发布会3.3.1有新闻发布会 3.3.2无新闻发布会 4.赛事收支4.1政府投入4.1.1财政收入 4.2赞助概况4.2.1赞助商数量 4.2.2赞助费金额 4.3购买第三方服务
4 结论
构建江苏省竞技体育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4个一级指标为:赛事概况、赛事组织、赛事传播和赛事收支。17个二级指标为:赛事级别、赛事时间、参赛人数、观众人数、我省参赛成绩、赛事相关文件、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竞赛事故发生率、承办方造成的食源性兴奋剂事件、场地器材符合赛事标准、赛事转播、赛事新闻报道、新闻发布会、政府投入、赞助概况和购买第三方服务。三级指标为39个。
[1]殷鹏,王锴,杨程成.江苏省竞技体育实力的特征研究:基于第11~13届全运会获取奖牌的统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8):38-40.
[2]殷鹏,任波.江苏省市域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5):16-19.
[3]马思远.我国业余体育竞赛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0):22-32.
[4]赵凯寻.体育赛事承办方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
[5]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24-28.
[6]李新萌.体育竞赛中体育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5):153-154.
[7]吕大勇.大型体育赛事评价体系和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8]武锐.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构建分析[J].营销界,2020(30):27-28.
[9]陈静.基于德尔菲法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
[10]蒋家珍,钟秉枢.体育赛事品牌传播价值评估系统的指标研究与系统设计[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277.
[11]李照祥.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12]禇学荣.江苏省地方品牌赛事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3]陶涛.政府扶持型群众体育赛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7173-7174.
[14]吴辰羽.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
[15]宋昱,史文逸,戴朝.“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路径审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9):1-8+2.
Study on the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SHI Jie, etal.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210014,Jiangsu,China)
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1-1969)。
史洁(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赛事。
王进(1974—),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