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23-05-08陈斯舒

北方药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阿米氨氯地平小剂量

陈斯舒

(湛江市赤坎区中医医院 综合内科,广东 湛江 524038)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诸多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神经、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1]。高血压患者患病期间血压异常升高,可出现恶心、心悸、眩晕等症状,疾病进展后可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质量[2]。现阶段多使用两类或三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症状控制治疗,既往研究[3]提出,氨氯地平与阿米洛利临床联用效果较好,但考虑高血压患者均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长期用药会导致毒副反应风险不断增加,最终危害其预后结局。故本研究考虑减少氨氯地平的日常用药剂量,对小剂量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33)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3~78岁,平均(57.69±6.12)岁;病程1~7年,平均(4.22±0.51)年。对照组(n=33)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5~76岁,平均(57.21±6.04)岁;病程1~8年,平均(4.35±0.48)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②生命体征平稳,对本研究有较好配合性;③意识清楚,可进行基础沟通交流;④知晓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者;②多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并发其他危急重症需立即治疗者;④对本研究用药方案不耐受者;⑤因转院或其他原因导致病历资料无法统计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mg*7s)联合阿米洛利(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29;规格:25mg*24s)治疗。其中氨氯地平单次用药剂量5mg,每日口服用药1次;阿米洛利单次用药剂量25mg,每日口服用药1次,本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观察组药用类别与对照组一致,但需降低氨氯地平剂量。阿米洛利用药剂量与频次均与对照组无异;氨氯地平每次用药剂量降低至2.5mg,每天口服用药1次,本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

1.4 观察项目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参考患者临床表现并根据治疗前后血压测量结果综合评估疗效[5],显效:恶心、心悸、眩晕症状消失,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程度≥20mmHg;有效:恶心、心悸、眩晕症状明显消退,血压下降10~19mmHg;③无效:恶心、心悸、眩晕症状无改变或恶化,血压下降程度<10mmHg。②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评估。MMSE评分项目共计30项题目,总分30分。MoCA评分项目共11个检查项目,总分30分。两项量表分值越高,患者认知功能越好。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包括:皮疹、头晕、消化道反应及外周水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9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两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两项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风险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约为23.2%,该病的发生与进展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病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预后结局的主要手段,但临床用药治疗通常周期较长,患者在长期不间断用药情况下不良反应风险也随之增加[6],因此,在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用药风险是当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用药选择多为氨氯地平及阿米洛利。研究[7]指出,对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合理调控,可在长期维持患者血压水平良好的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小幅度降低氨氯地平用药剂量辅以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基本不会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氨氯地平对平滑肌松弛有促进效果,可降低外周血管血压与阻力,对患者血压水平的调控效果较好。阿米洛利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作用于肾小管远端,阻断钠-钾交换机制,促使钠、氯排泄而减少钾、氢离子分泌,为氨氯地平等钙拮抗药物作用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进而提高该类药物的药理效果,故两类药物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改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阿米洛利用药基础上联用小剂量氨氯地平可帮助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持续性改善其病情。高血压患者患病多表现出认知功能持续性降低,血压升高后负责调节的交感神经系统紊乱程度增加,该状态下患者神经功能减弱,认知功能降低[7]。吴德虎[8]在一项研究中曾选择70例高血压患者分组应用小剂量氨氯地平(2.5mg/d)与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及认知功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表明小剂量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其预后结局。氨氯地平的药物作用周期一般为40h以上,因此通过降低该药物用药剂量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毒性物质在机体中的累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而阿米洛利能中和氨氯地平药效,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常规剂量或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均对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相较而言,小剂量氨氯地平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风险。考虑到本研究所收集病例数量较少,患者基本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故研究结果准确性并不能完全保证,仍需要扩大样本,增加收纳、排除标准后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阿米氨氯地平小剂量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阿米想长大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