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5-08蔡文乐

北方药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肌电图血府逐瘀汤腰椎间盘

蔡文乐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福建 泉州 362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南安市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资料:观察组男/女:29/2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2.32±5.70(岁);对照组男/女:31/19(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2.65±5.46(岁)。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诊断明确;病程较短;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免疫疾病;妊娠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

(1)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府逐瘀汤(柴胡3g、川芎4.5g、桔梗4.5g、赤芍6g、枳壳6g、甘草6g、牛膝9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水煎取汁服用[4]。若瘀痛入络,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情况的分析后,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主要药理成分是以破血通络止痛为功效的相关药物;气机郁滞分析下是较重的患者中,则根据疾病的情况,给予药物中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主要药理可以发挥理气止痛的效果;对于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分析上,给予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发挥有效的活血调经止痛的药物;对于在胁下有一定的痞块,属血瘀的患者,可酌加丹参、郁金、 虫、水蛭等药物,以活血破瘀,消症化滞为主要的药物。持续治疗四周[5,6]。

(2)针灸治疗。取0.30mm×75mm毫针,消毒后针刺双侧腰夹脊穴位,刺入60mm左右指导患者感受到穴位酸胀或下肢麻木,停针30min后退针。1日1次,持续治疗四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肌电图指标、中医证候、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复发率情况。

①根据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评价,腰椎功能评分提高70%以上、40%~70%、40%以下、功能障碍评分下降70%以上、40%~70%、40%以下分别表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100%[7]。

②采用表面肌电图仪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左侧、右侧的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值(iEMG)指标进行评价[8]。

本文探讨了环偶极子超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环偶极子独特电磁特性能与太赫兹波特性相结合,必产生一系列独特的物理现象。太赫兹频段环偶极子超材料可以缓解太赫兹波段器件缺少的现象,可实现对太赫兹波进行调控、滤波、开关和延时等操控,可用于制备传感器、调节器、切伦科夫计数器等太赫兹先进器件。

③按照腰腿痛、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各项中医诊断症状标准对其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按照症状严重程度从无症状至重症分别记为0分~3分,满分12分[9]。

④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满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10]。

⑤采用Lehmann量表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其分数越高的情况下,是表示出机体恢复越好的结果[11];采用ODI量表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价,满分50分,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少[12]。

⑥治疗后半年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否复发进行回访,以腰腿疼痛明显为复发标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效果与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半年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00%、半年复发率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复发率对比(n,%)

2.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电图指标对比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肌电图指标对比

2.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对比

2.4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腰椎功能评分对比

3 讨论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中医特色治疗。若患者不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则可以对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或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13]。血府逐瘀汤对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病证均可治疗,其中桃仁的功效是破血、润燥,红花的功效是活血、祛瘀、止痛,桃仁和红花对其他药物进行整体调控。赤芍的功效是活血、祛瘀,川芎的功效与赤芍相同,牛膝在药理学的分析上,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生地的功效是养血、益阴、清热、活血,当归的功效与生地相同,桔梗的功效是宣肺祛痰、清热利咽、消炎止痒,枳壳的功效是宽胸、行气,柴胡在药理学的分析上,具有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理气行滞的功效,甘草的功效是调和诸药。而针灸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症反应,因此配合使用疗效更佳,可见本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临床上辩证治疗患者存在痛如针刺、舌质暗红、舌有瘀斑、脉涩或弦紧等中医证候,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相符合,因此此类患者适用血府逐瘀汤治疗[14]。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半年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00%、半年复发率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同样能够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肌电图是临床用于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关键指标之一,伴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多存在肌电图异常。本文研究发现,采用针灸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疾病后,患者的上述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可见,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均能够在减轻患者病情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文献资料中,患者左侧MPF、右侧MPF、左侧iEMG、右侧iEMG各项肌电图指标变化规律与本实验一致,但是文献资料与本文所采用的中药方剂不同[15]。由此可见,采用针灸+血府逐瘀汤在减轻病情方面效果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伴有腰椎功能异常,患者行动受限。采用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疾病,能够帮助改善腰椎功能及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及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发现,采用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后,患者腰椎功能有所提高、功能障碍减少、复发率降低,且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而言,患者的预后改善幅度更大,效果更佳。由此可以看出,针灸配合活血府逐瘀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本文研究联用针灸+血府逐瘀汤治疗,从而发挥出在中医治疗疾病上的优势,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本文研究并未对患者病程资料进行统计,未能排除病程资料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

猜你喜欢

肌电图血府逐瘀汤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