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3-05-06姚丛刻刘思成
姚丛刻,刘思成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机体组织器官功能造成影响,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较常见的是心力衰竭[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症状变化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临床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阻止疾病发展,减轻症状与体征,提高生活质量[2]。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3-4],但是由于患者病情、症状、病程各不相同,药物吸收及耐受程度也存在差异,难以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因此需考虑联合用药。螺内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血压控制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促进作用,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药物协同作用。现观察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4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甲组与乙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符合《2008年欧洲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6];③病情稳定、认知及沟通良好;④对研究目的、方法知情。(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精神疾病;③药物过敏;④临床资料不全。
1.3 治疗方法
1.3.1 甲组:甲组患者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292,规格:5 mg/片)5 mg/次,口服,1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2 乙组:乙组患者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螺内酯片(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0077,规格:20 mg/片)20 mg/次,口服,2次/d,盐酸贝那普利片的用法用量同甲组。连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压:包括舒张压、收缩压。(2)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离心10 min(3 000 r/min)。分离血清后使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心肌损伤标志物: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操作及检验方法同(2),测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4)血管内皮因子: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2)离心方法,应用硝酸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5)心功能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E/A。(6)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潮红、皮疹、高钾血症。
2 结 果
2.1 血压比较 治疗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治疗前,且乙组降低幅度大于甲组(P<0.01),见表2。
表2 甲组与乙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2.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乙组降低幅度大于甲组(P<0.01),见表3。
表3 甲组与乙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3 NT-proBNP、血管内皮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NT-proBNP、NO、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NT-proBNP、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乙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甲组(P<0.01),见表4。
表4 甲组与乙组治疗前后NT-proBNP、血管内皮因子比较
2.4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LVEF、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LVEF、E/A较治疗前升高,且乙组升高幅度大于甲组(P<0.01),见表5。
表5 甲组与乙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乙组、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5.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见表6。
表6 甲组与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高血压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是机体血压长期升高,增加心脏负荷,促使机体儿茶酚胺释放,对心肌细胞产生刺激,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同时可出现间质纤维化[5-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高,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以此减轻心肌损伤,稳定病情[7-8]。
CRP与TNF-α作为炎性因子参与心肌损伤过程,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NO、ET-1等内皮活性物质在血管内皮损伤后失衡,增加血管阻力,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重心肌损伤,诱发炎症。NT-proBNP可反映心力衰竭程度,是特异性心力衰竭标志物,是疾病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张瑶[2]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血管内皮指标也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乙组舒张压、收缩压及CRP、TNF-α、NT-proBNP、ET-1水平低于甲组,NO水平、LVEF、E/A高于甲组,表明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盐酸贝那普利片属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具有降压、抗心力衰竭作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的降血压作用机制为:对激肽酶进行抑制,减少血管扩张物质缓激肽的降解[9]。其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增加心输出量与运动耐量,降低机体全身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为:可提升缓激肽水平,促进NO释放。心输出量和运动耐量增加,同时可以对心肌纤维化进行抑制,对心室重构进行逆转,改善心功能,降低ET-1水平。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程度得以降低,进而使NT-proBNP水平下降[10]。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炎性因子的作用机制为:心功能改善后,心肌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得到控制,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单独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可以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对于药物的耐受与吸收情况不同,单纯用药难以获得理想疗效,且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螺内酯片可以增加钠和水的排出量,起到降压、利尿作用,该药物经口服后快速被人体吸收,可以特异性抑制醛固酮效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得心肌细胞无法摄取儿茶酚胺,降低儿茶酚胺的水平,改善心功能,NT-proBNP、NO、ET-1水平明显改善,起到改善血管内皮作用[11-12]。同时,该药物可以对钠离子与氢离子、钾离子之间的交换过程进行阻断,有助于水钠代谢,降低心脏负荷。使用药物后可以排钠保钾,有利尿作用,促使炎症消退,改善炎性反应。因此,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入手起到降压、保护心肌细胞作用,改善心功能,稳定病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本研究中所选样本量小,结果存在偶然性,且患者选择范围小,代表性小,研究具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增加样本量。
综上所述,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