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对胆管癌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2023-05-06乔建丽刘瑞生牟君
乔建丽,刘瑞生,牟君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近年临床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属于微创技术,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中晚期胆管癌患者治疗中极具临床价值[1-2],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并发症,其中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病率极高[3-4],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对胆管癌患者ERCP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45~78(60.02±3.11)岁。研究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44~79(59.91±4.1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接受ERCP治疗;(2)符合手术条件和指征;(3)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者;(2)存在手术禁忌证者;(3)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胆胰系统疾病者;(4)术前血清淀粉酶异常者;(5)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ERCP治疗:术前需要严格禁食禁饮8 h以上,在手术开始前30 min地西泮5~10 mg和盐酸哌替啶50 mg及山莨菪碱10 mg进行肌肉注射,并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咽喉麻醉,而后患者取俯卧位,将内镜放入十二指肠降段,确认乳头,使用弓形刀、导丝辅助进行插管,成功后进行造影;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金属支架、塑料支架、鼻胆引流管等,再置入支架时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常规抗感染、抑酸等治疗。其中常规组于术前1 h给予生长抑素3 mg与0.9%氯化钠溶液48 ml混合,通过微量泵持续泵入24 h,总剂量为6 mg。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吲哚美辛栓(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462,规格:0.1 g/枚)在术前30 min给药1枚/次纳肛。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统计2组患者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实验室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5、24 h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检验方法:分别取患者术后5、24 h的血液样本5 ml,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抽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而AMY、LPS、AST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测定。
2 结 果
2.1 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研究组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 [例(%)]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2组术前的血清AMY、LPS水平、WBC及术前、术后5 h、术后24 h的血清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24 h,2组血清AMY、LPS水平及WBC高于术前,但研究组血清AMY、LPS水平及WBC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研究组手术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ERCP是胆胰外科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优点在于创伤小,该术式无需经腹部入路,无腹腔切口,故又称不需要开刀的内镜下手术[5-6]。由于ERCP对患者的损伤比传统开腹手术小,因此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但术后仍会存在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等发生率较高[7-8]。ERCP后发生胰腺炎的因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插管因素。选择性胆管插管有一定难度,如插管时间较长、胰管插入频率较多等,这种情况是引起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如插管次数过多会导致胰管发生炎性反应[9-10]。(2)胰管阻塞。手术操作不当或使用电凝刀及导丝次数过多均会导致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等受到损伤,致使胰液引流障碍,有时还会出现胆汁逆流到胰管,引起胰腺炎。此外,相关研究发现若患者合并括约肌功能障碍、壶腹周围憩室或胰腺炎病史,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更高。(3)造影剂因素。如果手术过程中使用太多造影剂,进入胆管时间较快,会增加胰管压力,易引起胰管出现压力性损伤,破坏胰腺细胞和胰腺,最终使胰腺形成出血、坏死的情况[11-12]。
生长抑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胰液分泌,从而减少胰管内压力,降低相关风险发生。此外,生长抑素还能够有效控制胰泌素和缩胆囊素的产生,降低迷走神经兴奋,进而降低胰酶和胰液水平,同时有效控制炎性因子的分泌[13-14]。但临床认为,仅依靠生长抑素单独用药对预防ERCP后胰腺炎的效果并不明显,需要联合用药方能发挥效果。吲哚美辛作为一种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通过直肠给药能够使药效发挥到最好。有研究发现,吲哚美辛在降低环氧化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合成方面效果显著,还能够控制患者血清中PLA2的活性,从而降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从而实现降低炎性因子的目的,在手术前使用吲哚美辛纳肛,能够减少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这可能与吲哚美辛能够抑制体内炎性反应有一定关系[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5、24 h,2组患者血清AMY、LPS水平和WBC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常规组,表明吲哚美辛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胰液分泌的控制效果较好,从而降低AMY及LPS水平,进而能够更好地抑制炎性因子;此外,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单独使用生长抑素治疗与联合用药均能够较好地控制高淀粉酶血症发生,而生长抑素和吲哚美辛联合用药能够协同发挥药效,更好地控制胰液水平,从而降低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风险[16-18]。分析吲哚美辛与生长抑制剂联合治疗的优势为:(1)生长抑素能够降低胰液的释放,降低胰管压力,能够预防ERCP后胰腺炎发生;(2)吲哚美辛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3)吲哚美辛给药途径为直肠,其生物利用度高,与生长抑素联合使用可调节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在预防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上效果显著[1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术前及术后5、24 h血清AST水平比较无差异,表明联合用药并不会严重损伤肝功能,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在降低胆管癌患者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上效果明显,可更有效地控制胰液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且不会损伤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