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教育环境
2023-05-05张沁雨
文 张沁雨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最熟悉、最直观、最能依恋的生活化环境,促进其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年龄小,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环境,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便于幼儿通过操作来获取有益的经验,也要关注最近发展区和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
一、熟悉事物,建立联系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易产生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大。有的幼儿不能通过语言进行表达,面对比较陌生的人员,就会通过哭闹表达情绪。这时,教师就需要联结幼儿熟悉的事物和以前的生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巧用卡通形象
每个幼儿都看过动画片,动画片中的形象是幼儿熟悉的、喜爱的,如熊大熊二、汪汪队、超级飞侠等。运用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环境创设,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教室里卡通人物,初步了解和熟悉教室,逐渐愿意接触环境,爱上幼儿园。同时,教师也能通过活动场所里的卡通形象了解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并可以从幼儿喜欢的点切入,与幼儿聊一聊卡通人物、动画片的情节等,进一步熟悉幼儿,与幼儿建立情感的联系。
(二)展示全家福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容易紧张、不适应,情绪难以控制。教师可以在活动室里布置幼儿的“全家福”,通过这一具象的事物,幼儿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父母,而不仅依靠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缓解幼儿的入园情绪。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想爸爸妈妈时多看看照片,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对着照片说一说。
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游戏的价值,要求:“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小班是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应该创设适合幼儿操作的环境,满足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一)生活活动中的操作
喝水是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不喜欢喝水,家长总担心幼儿在幼儿园的喝水量不足。为此,教师只好多次提醒。为了引导幼儿愿意喝水,主动喝水,多多喝水,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宝宝爱喝水”操作版块,利用硬板纸制作不同水量的杯子,以一天六杯水来设置,木质夹子上贴上幼儿的照片,让幼儿喝完水后通过“夹夹子”的方式记录喝水量。同时,通过正面引导,激励、提醒幼儿主动喝水。“夹夹子”的方式便于幼儿操作和记录,一目了然,能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锻炼手部力量。此外,“快来喝水吧”“小小加油站”等游戏,都能够引导幼儿知道喝水的重要性。
(二)游戏活动中的操作
区域游戏活动中,多数游戏材料都是在桌面进行操作的,形式比较固定。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空着的墙面,在适合幼儿操作的高度设置一些游戏材料,如“长长的链条”“喂小动物”等。“长长的链条”游戏如果是在桌面操作,很容易缠绕在一起,也会影响其他幼儿游戏。如果将它设置在墙面上,就可以垂直悬挂,便于幼儿观察摆放的规律,推断出接下来的颜色是什么。“喂小动物”游戏能发展幼儿使用勺子的能力,利用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直筒,贴上动物头像。幼儿从上端将食物喂给“小动物”后,食物会顺着直筒的方向滚到地上的纸盒里。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滚动。
(三)自由活动中的操作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人,他们在家的各项活动都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因此,很多幼儿来园后,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连自己的小椅子也不愿意搬。离园前,幼儿需要上厕所、整理衣裤、背好小书包、整理物品等,容易出现幼儿消极等待的情况。自主离园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自己选择完成的顺序,让所有事情都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的小标记贴到笑脸上表示已经准备好回家了。刚开始操作时,多数幼儿可能按照以前的顺序完成,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例如,上厕所的幼儿多时,其他幼儿可以先选择去整理小书包。当幼儿完成后,教师可以请速度快的幼儿说一说自己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安排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幼儿的离园活动越来越顺畅。教师还在小推车上设置一些小游戏,速度快的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想玩的游戏,待所有幼儿都整理完毕后再离园。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离园时的消极等待现象大为减少。
三、家园合作,促进发展
《纲要》和《指南》中都提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很多活动是在幼儿园无法开展的,需要由家长来共同配合来完成。
例如,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在家长陪同下,在多次购物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带幼儿进行一次以幼儿为主的购物体验,请幼儿挑选一样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排队收银,自己支付,熟悉整个购物过程。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幼儿了解商品和其价格,与超市员工主动交流,通过亲身体验,幼儿对超市购物有了更透彻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开设小超市,通过家长陪同亲身实践后,幼儿进行小超市游戏时的互动会更加丰富起来,提升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又如,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有一个大胆表达的机会,教师可以开展“故事分享会”活动,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亲子阅读环境,让幼儿在家和父母共同阅读一个故事,陪伴幼儿阅读。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个故事分享活动,鼓励幼儿简单复述故事,为幼儿提供表现表达的机会,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讲述情况。对于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教师建议家长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加上动作表演或注意讲述时的语气等。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家长可以采取提示、与幼儿共同讲述等形式,让幼儿从愿意开口说,慢慢发展到喜欢并能够大胆地讲述。总之,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已成为一种“隐性课程”。适合小班幼儿的环境不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长不断更新。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环境,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同频共振,共同助力幼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