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技能在高校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的功能
2023-04-29裴月琳
[摘要]提高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下,想要更好地在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就要巧用形式丰富的演示技能作为教学载体,以直观的感性材料和科学的研究态度充分凝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师开展声像课堂,还是学校举办实践活动,抑或是学生运用演示自学都是探索演示技能在高校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的功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演示技能;政治认同;高校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53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认可程度,是政治治理的基本内容也是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高校思政课应该采用形式丰富的演示教学手段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深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一、高校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的内涵要义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政治认同素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核心培养内容,有着基础性和导向性意义。正确把握政治认同的内涵要义和重要特性可以为更好开展高校思政课政治认同教育提供方向指引。
(一)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及基本概念
认同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个体对于某种观念、价值、文化、社会制度等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具有社会特性。政治认同是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政治领域中产生的认同感,包括个体对于政治实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信任感和忠诚感等情感和认知上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基于此,关于政治认同的概念,可从心理与实践双重层面来界定,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有认同感的心理状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所自发维护的实践行为。目前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样一个历史方位,在这个特定范畴下的政治认同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客体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对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即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国家政权、政府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认同。[2]
(二)在高校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人民群体的一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从来都是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彰显青春的使命。[3]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4]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要手段,是为国家培养立场坚定、方向明确的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提高政治认同是让大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引实践的重要前提。提高政治认同有利于促使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增强主人翁意识,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关注国家及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动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辨析,并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担当。
二、高校思政课中演示技能提高政治认同的功能作用
演示技能是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教育观念更新的具体产物,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演示技能以直观的感性材料让青年大学生更加充分地去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发挥其实效性。
(一)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高校思政课是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相对抽象,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直观地呈现。而演示技能可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直观地展示,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的影像资料,再通过时间轴等方式进行串联,以历史的真实轨迹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具体了解历史过程及其影响,确切了解到历史性的变革和转折,让学生在如同读故事般的课堂过程中形成具象的历史观,更好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奋斗过程和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政治认同,明白现实生活赋予他们正确的道德价值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培养政治认同的科学态度
对于高校思政课提高政治认同而言,科学研究态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光辉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铸就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些是我们高校思政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在高校思政课中,演示技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提供给学生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视频素材,确保视频素材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地结合视频素材去辅助课堂教学,在构建“求真”信史的基础上发挥“论从史出”的分析力和说服力优势,避免传统教学可能存在的“只讲故事”的浅表化、“讲不好道理”的粗鄙化的问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剖析多元社会思潮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内核,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判和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增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观念,增进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信任与政治认同。
(三)凝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思政课教学任务本身就是一个繁杂的体系,其所呈现的知识是抽象的,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演示技能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思政课老师对演示技能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将感官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思考能力调动起来,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有研究表明,在教学中让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效率要超过单项感官学习效率。学生在观看演示技能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专注度和注意力,同时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研究,最终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演示技能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以演示技能为媒介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能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也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要求。
三、高校思政课巧用演示技能提高政治认同的实践路径
在高校思政课中巧妙运用演示技能,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不仅需要老师巧用演示技能开展声像课堂,也需要学校运用演示技能组织比赛活动寓教于乐,当然,学生运用演示技能进行学习辅助也同样重要。
(一)教师巧用演示技能开展声像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5]传统的思政课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仅仅是坐在课堂的信息的接受者,信息互动是单向的,过程是枯燥的,效果是难以量化的。演示技能丰富思政课形式就是让其从单向的信息传递变成双向的信息互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从信息的接受者变成信息的认同者、反馈者。思政课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演示形式,例如,可以使用影片、纪录片、新闻报道等形式展示相关的政治事件、历史背景或社会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也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答环节、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然,演示技能的应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政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当然,思政课教师也应及时评估学生的表现,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总之,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好声像课堂,运用好演示技能开展声像课堂,这样才能够把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进而提高政治认同。
(二)学校运用演示技能组织教学实践寓教于乐
学校层面也应坚持把演示技能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我校四课联动成功案例为例,首先,要巧用演示技巧展开校外实践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6]依托河南省红色资源,我校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黄柏山林场等地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带领学生走进这些红色纪念馆和历史事件发生地,设计具体的教纲,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党的历史,体验人民群众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教学中升华实践教学主题、统一学生思想、凝聚学生政治认同。与此同时,也要巧用演示技能开展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贯穿主题演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历史情景剧表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辩论活跃课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把微视频制作引入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结合思政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从自身关切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学生运用演示技能做好思政课学习辅助
提高学生政治认同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应该充分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结合老师教学和学校活动,巧用演示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自己搜集一些学习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图文资料进行一个课前预习。亦或是在完成课堂作业时,学生可以通过搜集整合资料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无论是校内实践进行情景剧比赛、随手拍活动还是去红色景区学习,都需要学生巧用演示技能大胆讲、努力演、用心悟,以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党和革命的故事,在亲身参与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认识到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更加心向党、热爱党,切实提升自己的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赵志业.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生成逻辑与路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5):23-30.
[3]蔡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N].人民日报,2023-06-20(003).
[4]王青林.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路径[J/OL].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2023-06-28].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3):4-13.
[6]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知,2021(6):4-10.
作者简介:裴月琳(1996.1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