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2023-04-29郭柏良
[摘要]当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冲击。但从长远战略视角分析,经济全球化依旧是一个需要顺应历史潮流、各个国家相互协作、相互扶持的长期发展趋势,应大力推动互利共赢合作局面,以相互服务促进经济联动。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式及国际商务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一个合理、科学、实用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模式来推动中国国际商务及谈判的专业发展,成为了当前国内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梳理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基础上,结合现有专业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资源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策略,从而为积极推动和创新国际商务及谈判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国际商务;商务谈判;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F4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40
国际商务概论相关的专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759年,一家以商业教育为主要核心业务的培训机构在葡萄牙里斯本建立。随着时代的前进,跨国管理活动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逐步开始建设和培养专业体系及国际商务人才,如1819法国巴黎成立了巴黎高等商业学院、1950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与国际商务相关的专业课程等。1971年成立于南京大学的商学院是国内第一家创建国际商务人才的大学商学院,在之后的时间里,中国诸多高校不断努力构建国际商务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商务人才;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内外商务人才开放了相互交流、拓宽视野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来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不确定性,历史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发展,变局也在不断演进。因此,为达到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平衡,应改变原有高校课程建设体系,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满足社会多样需求的国际商务概论与谈判技巧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持续探究针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教学和素质培养方案是不可或缺的,开发具备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中国教育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以达到国家倡导的“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应用素质水平参差错落,缺乏针对英文应用技能提炼
源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成长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同时还包含部分不同阶段的生源,致使他们在国际商务实践及谈判应用中表现欠佳,特别是在英文交流、跨国贸易规则分析、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在外文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专业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外文(英文)谈判能力是实现国际商务洽谈的核心要素,也是国际商务实践应用能力的体现[2]。经过调查发现,如要通过双语或全英教学模式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务谈判人才,参与此类教学模式的学生需要在CET-4成绩表现为优秀、CET-6成绩表现为合格,方才可有效实现教学期望目标。实际而言,多数学生尤其专升本生源学生在这两类英文成绩的通过率相对低下,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读、写、译能力相对较弱;尽管国际商务专业对学生的英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学生选修专业方向时无相应入学语言成绩要求;另外,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英文能力较弱的学生关照不到位,教学效果无法及时体现[3]。至此,学生无法全方位掌握英文技能成为制约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全英或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表现不够突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此类专业的学生缺少实践的自主能动性,没有积极的学习意识,对国际商务领域内的专业认知不到位,对各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制度、企业理念认识具有差异性,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国际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推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是商务谈判中遇到的沟通技巧和习惯,还是产品和服务在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这都会影响到国际商务的正常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案例中出现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容易脱离实际;同时在模拟谈判过程中经常忽略当地国家的文化特色,从而发表一些误导性言论,从而丢失了商务谈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对抗和博弈;此外,虽然大多数高校为了搭配国际商务活动,开设了部分专业技能培训,如外贸实务操作、报关报检等,但这都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致使学生只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却无实际应用能力。
(三)学生实践技能略有欠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国际商务演练及模拟谈判都以分组形式进行,由于同一组内学生的学识背景、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迥然不同,导致同一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也截然不同,时常会产生两边倒的现象:对于性格开放、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能更加容易掌控局势,交流的机会也远多于他人;而对于学识能力有所欠缺、性格内向且不喜展现自我的学生,在模拟谈判活动中缺乏动力和积极性,不能顺利地适应谈判环境的变化;另外,部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也略显不足,在团队中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统筹、管理和协调团队活动,致使拖慢模拟谈判进度,最终无法就一些谈判活动达成共识。
(四)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主题较为单一,实践教学场景不完善
由于高校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课程的实践主题缺少多样性,单一的教学元素无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同时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合作联系不够充实,致使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商务应用实践平台资源不到位。国际商务概论与谈判技巧是一门综合性、技能性、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因而,高校需要通过多方位开发商务专业的实践主题,完善多种实践教学场景,全方位提高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功底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优质的综合应用型素养。
二、优化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实践教学模式
(一)夯实专业基础,搭配相应技能要求和提供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满足专业需求
首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分析,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依旧是优化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只有很好地把握住理论知识,才能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或许是与其他类别院校(高级职业技术院校、中大专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区别。从另一个视角分析,高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协助学生开发国际化视野、树立优良职业道德、探索社会发展方向及满足社会前进对人才的需求,这都离不开学生对国际商务概论及谈判技巧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的熟练掌握。所以,精通相应专业知识,如对于国际企业的国际商务政策、国际法律条例、国际员工行为准则、国际道德与伦理等,对于涉外企业的咨询、采购、商业服务、人力资源信息等,对于跨国企业的商务谈判、商业计划、运营管理等,对于学生将来走向就业岗位提供基本保障,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国际商务与谈判人才在将来就业环境中顺利融入国际环境,精确地掌握一门外语(英语为主)是毋庸置疑的;熟练掌握外语技能的需求也应体现在课程要求上,这是国际商务或相应双语、全英管理类课程发挥最大优势的前提;此外,可搭配相应其他类别的英文基础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英文能力,在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开设以双语或全英文为主的授课方式时,同时单独设立英语单科成绩门槛,这或许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和满足感。
其次,针对教学内容允许实践化。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进行分散化教学,同时融入实际就业市场中所显露的真实技能需求,如国际商务谈判策略、客户关系维系、行业法律法规履行等[4]。允许学生在课程选报过程中对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进行咨询且高校学院配合学生开设相应培训课程、帮助学生考取相关证书,这不仅满足用人单位在部分岗位对毕业生提出的用人条件,同时还促进学生毕业即就业,满足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及发展需求,达到双赢更甚多赢局面。在培养学生实践表现能力方面,可运用“三增两减”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能力,详细来讲即为增加课程小组国际商务模拟活动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团队合作能力;增多实际国际商务及谈判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能力;增强具有多种背景的国际商务冲突以发掘学生多方位思考、头脑风暴能力;减小国际商务模拟谈判规模以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位学生的角色扮演,避免出现一人独大、其余带过的现象;减小国际商务知识点的冗余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吸收课堂知识,做到先学、现学、再学、再用的原则。此外,学校也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努力开拓产学研道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场景和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素质水平。
(二)重新建立专业课程系统,整备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
除了融合好英语相关的专业课程之外,国际商务课程还应与其他商务知识作为搭配,如《跨文化沟通》《国际贸易实训》《跨国经营管理》等与商务知识具有关联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要重视课程的合理设置,在学生处于低年级状态时,提供配套的课程体系供选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要求国际商务教师必须拥有超高的职业素养。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在提升培养专业人才质量方面所必须拥有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双师型”类型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元素之一。应加大师资建设,选取一些具有国际商务背景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并给予其他授课教师相应的经验和指导,同时也要利用好线上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来探索该类专业的创新教学手段。
三、结语
全球服务贸易增速连续高于其货物贸易,这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服务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与其他国家间的协同合作,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应对当下复杂的全球环境以满足国家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和渴望,培养更加优质、职业素养更高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需要打破原有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重建满足社会需求和对教育改革整体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的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田文菡,张黎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54-55+120.
[2]刘强.刍议“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全外语教学改革[J].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十四),2021(12):86-87.
[3]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J].外语界,2008(6):64-70.
[4]孙畅.构建民办高校“四位一体”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98-99.
作者简介:郭柏良(1994.10-),男,回族,广东广州人,助教,硕士,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国际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