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正确历史观教育是历史虚无主义批判重要场域和抓手
2023-04-29侯海洋
[摘要]尽管我们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沉渣泛起进行了强有力揭批和澄清,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虚无主义还在继续上演,只不过它的推销方式更加复杂,更加隐蔽,更加多样化。为此,我们要探索新的批评方法和方法。澄清历史事实,还历史真实面目。
[关键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D23;{G7}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20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历史学界,存在着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重新评价”,研究要搞“新方法”的说法,大力提倡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广大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撕裂和混乱。新时代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材建设为抓手,加强正确历史观教育,是历史虚无主义批判需要不断开拓深化的新领域。
一、新时代必须开拓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新领域
在新世纪之前,我们主要是“大水漫灌”地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随着网络的多元化,中国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青少年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社会急剧变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一切都使我们迫切地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历史观的引导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我们党要培育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终生努力的人。”如果历史虚无主义毒害了年轻人的心灵,就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改旗易帜的邪恶道路。[1]
基于上述原因,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思想领域出现了新的矛盾,笔者认为“打防御战”的旧局面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因此,对青少年的正确历史观,特别是党史国史观的批评,无疑是更为重要和基本的,这种批判思维的转向拓展了新时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视野。
二、加强正确历史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抵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致力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坚持“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下,寻找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评的途径,才是我们最基本的思考方式。[2]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历史观,让他们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为荣,以党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百年奋斗史,以此来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这是一项锻炼身体、为心灵“补钙”的运动,也是一种对年轻人进行教育,使他们对党和对党的领导的一种培育。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课本”,只有青少年具备了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对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起很大的帮助,从而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同时也能有效地抵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要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就要做到:
一、在我们党过去一百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并在它的指引下带领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进程和取得巨大成功。这种概括,必须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场景,它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二、无数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流血流汗、翻山越岭、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承担历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对历史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描绘出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为祖国无私奉献,让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光荣事迹和崇高的精神。
三、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爱国、励志、求实、力行”的指示,让大学生、年轻人明白,新中国是由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是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根本所在,并从心底认识到:中国人能有今天的幸福和尊严,都是因为我们党和人民经过了漫长的努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是前人的功劳,是后人栽树,后人乘凉。[3]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夯实大学生正确历史观教育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好、培养好大学生,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的基本努力方向,是一件关系到千秋万世的浩大工程,需要进行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而当前最基本和紧迫的工作,就是要从中小学、初中、高中系统的国家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入手,逐步螺旋上升地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4]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对历史和国家的全面认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将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在中国与外国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新的教科书,而其他学科的教科书也要按照同样的目的进行修改和改进。这类教科书既要有国家统编的党史、国史理论、历史知识,又要具有地方特色,要从高校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一套科学、系统的、长远的规划,并选择有关的内容编制一套高水平的、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课程标准。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编写必然要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相结合。这些党史国史的细节,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击,因为这些带有烟火气的感情往往更真实,更能打动人的心灵,为大学生所接受;要高度赞扬党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英勇斗争,歌颂革命英雄、先烈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和亲人的故事,比如郭永怀这位“两弹一星”元勋,就是在飞机失事中壮烈牺牲的,他的事迹、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郭永怀烈士是中共党员,在国际上拔尖的、享有盛誉的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首任系主任。上世纪50年代,郭永怀烈士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生活、洋车洋房,毅然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把自己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事业中,做出了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为了工作需要,1968年10月5日晨,他乘坐从兰州回北京的飞机,不幸空难牺牲。在遇难的一刹那间,他想的不是怎样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是把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放在胸前,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人们在清理空难现场时,费力地将他们二人分开,才发现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这样细致入微的描述,可以避免党史、国史、军史和对于领袖、英雄的抽象刻板印象和纯粹的理论叙述,让广大大学生认识到人民领袖、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也是一个个的普通人,由这一个个的普通人结成的群体共同书写了我们辉煌的党史、国史和军史。不能污蔑、抹黑他们的历史,相反人民要永远铭记和感恩他们,因为他们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5]。
这类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出当地的特点和氛围。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闽西党史纪念地参观时,就见过一位二十多岁青年人,他指着墙上的展图说照片中的一位就是他爷爷,这样的情景肯定令人动容。流淌着英雄先辈血液或者是他们同乡故旧的青少年,学习这样的教科书当然特别容易入脑动心。
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亲历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比普通的理论教学更加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应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办法直接给大学生亲自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从半殖民主义的半封建状态中走出来,中国人民将无法享受今天美好生活”,只有老一辈的革命家才能向学生们讲述,他们为祖国和民族浴血奋战、为人民而战的亲身经历和历史事迹。另外,可以让在海外工作生活的当代中国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还可以让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学,向他们介绍祖国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荣耀等等。
浙江、江苏卫视于2012年播映的电视剧《大浪淘沙》,就是对亲历性教学方式的一次重要尝试的党史剧,值得在教学中学习借鉴。该剧打破了但凡反映重大史实题材的影视剧大都通过“话外音”推进或切换剧情的窠臼,以“党史学习小组”直播讲史实的方式,运用“双时空结构”和“时空穿插”的叙事方式,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对党史进行信仰回望。从新时代90后青年、“党史学习者”陈启航的视角史诗般回溯1919年至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史,展现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不畏艰险奋斗牺牲的历程。剧中的“时空穿插”者陈启航是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他并非简单的旁白者、也非革命的亲历者,而是对党史颇感兴趣的新时代青年。而恰恰是这个对党史学习颇感兴趣的完全真实人物的活动,无形中在新时代大学生和革命先辈之间构筑起了一座可以触摸到的“桥梁”。如此,在“沉浸式”追剧时,大学生更具有代入感,更容易把革命先烈与思想感情融通起来,更容易心潮澎湃、忘我投入。
四、结语
当然,在传统的节假日,比如清明节、春节,我们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去一些重要的党史国史纪念地参与到对烈士的悼念。另外,深刻认识西方节假日迥异的文化内涵与我们的根本不同,并适当保持自觉疏离,也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4-6.
[2]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刘森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5]杨共乐.后现代主义史学述评[J].高校理论战线,2003(6):56-5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两岸青年民族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YJC710020)
作者简介:侯海洋(1991.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