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性
2023-04-29隋晓丽谢斌
隋晓丽 谢斌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实施,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美育成为学生接受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大力发展美育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接受美育的直接途径和方法。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育学生行为上的规范,更是由外而内从心理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心理品质从非理性方面感染着学生主体对“美”的感知和变化。
(二)目前研究现状
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将美育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因素,往往接受美育程度越深,自身的审美水平提高,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丰富多彩。美育的发展让学生内心变得丰盈,情绪保持积极活跃,自主性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健康良好的效应,同样良好的心理品质也会反作用于学生美育的发展。
二、心理品质对美育发展的重要性
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不怕困难,永不言弃,敢于探索和追求,心存善念,懂得宽容,文明诚信,积极向上等。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对美育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学生要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心理,需要帮助时借助外部引导的力量,逐步成长为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青少年。
(一)健康良好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美育纵向发展的主动性
拥有健康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对周围一切感到好奇,富有探索欲。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学习的知识和行为感到有兴趣,进而愿意主动去理解和探究道德与法治教育背后所蕴含的美育渗透。学生美育的发展首先让学生对美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对“美”感到好奇,想要了解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接触到的美育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更是打开了研究美、探索美的大门,为学生后续美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讲授知识中较多的部分是引导学生行为规范,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其中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的行为规范主要是讲文明、尊重他人、懂礼貌等。中国是礼仪大国。学生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习得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懂得讲文明、懂礼貌,感受中国简约朴素的礼仪之美,进一步引发对其他道德与法治行为规范之美的兴趣,逐渐深入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在“润物细无声”中促进学生对美的发现,积极探索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多了感性的理解和认知。
(二)健康良好心理品质拓宽学生美育横向发展的延展性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直接或间接受到美育的影响,但是主体所学习的各个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美育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美育渗透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不同学科渗透美育,将美育的拓展延伸到各个方面,扩大美育发展的方向性,进而使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接触到更多的美育。学生将各个不同领域所接触感悟到的“美”融合为一身,鉴赏“美”的多样性,扩大后期美育的渗透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美育发展水平。因此,更需要学生不断磨炼自己的秉性,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直面自己在“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相信自己迈过前边崎岖不平的小路后会走上探索知识的康庄大道。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从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开始,熟悉每位成员的源头和称呼;再到语文《卧冰求鲤》《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和古诗词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数学中每个小家的人口数汇聚成一大国家的人口总数。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可能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时间线相互吸引、碰撞和摩擦,这恰恰说明学科虽有所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还会有紧密的关联。因此,学生美育的发展不单单只有一个方面,还要横向多面感知和探究,拓宽学生眼界和视线,将美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增加学生美育发展的社会性
学生美育的发展最终目标是适合社会主义的美育,社会主义美育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服务的。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得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鉴赏处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在较高年级阶段会接触到关于我们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是厚重的,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分析透彻的;历史是沉默的,书简所留下的历史记录需要我们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力量;历史是残酷的,近现代无数的英雄将士用自己的血肉身躯铸造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面对现实的多重性、历史的传承性,需要当代学生用自己强大的心理去学习和反馈,传承优秀文化,牢记民族的任务和使命。
三、总结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实施,美育已经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美育发展中,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主观意志的判断,激起情绪体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从纵向来说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引起学生对道德规范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美”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逐步深入研究美育的各个方面,加深对美的理解与体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横向来说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与法治课中,美育在各个学科中都有所渗透和深入,学生需要进行汇总和融合,分析美育在不同学科中的区别和联系,拓宽美育发展的方向性,打开学生的格局。学生由道德与法治课中接受美育的教导到社会主义美育的普及,由单纯的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到各个学科间的普遍联系,加强了学生美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接轨,及时了解和调整学生美育的发展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样美育的持续发展会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调动主体的积极情绪同时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怕困难,永不言弃,敢于探索和追求;心存善念,懂得宽容;文明诚信,积极向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