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的对策

2023-04-29林志豪

秦智 2023年4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预防协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也不断加强。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出现,未成年人恶性刑事犯罪数量也有相应提升,这样的情形下,社会、家庭和学校等都要提升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和原因以及预防对策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对未成年人群体犯罪特点的低龄化、暴力化、文化素质较低等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原因,最后给出针对性预防对策,希望能够借助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防护网络建设,并且在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生,真正让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敬畏法律。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协同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具有低龄化趋势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按照年龄被划分为未成年人说明他们在身心发育方面并不健全,他们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都相对较低。加上未成年人本身在成长中面对的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想法较多,但是面对事物时却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外界因素对他们又存在诱惑,因此,如果未成年人这时缺少教育和引导,就会造成犯罪的情况。例如,2019年某13岁男孩欲强奸隔壁10岁女孩,女孩坚决抵抗,未成却将其杀害。这样的案件发生,让人们不禁感慨到当前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都已经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二)犯罪团伙化突出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全,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尚未成熟,尤其是是非观念等也都不成熟,他们需要家长、教师的引导。但是,由于当前社会未成年人数量在不断减少,过多的单身家庭,让他们更加依赖同学、朋友,性格较为相近或者聊得来的朋友在一起时就会打开心扉,不断交往使彼此关系走得更近,这时,“哥们义气”就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弥漫成风,小团伙的利益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就容易产生团伙犯罪。例如,2018年,某地13名未成年人团伙作案进行盗窃,分工明确,最终盗窃数额超过100万元,这样的案件发生表明未成年人团伙化逐渐突出,如果受到不良诱惑、影响就极容易形成犯罪组织甚至是犯罪集团的性质。[1]

(三)愈加残忍与暴力化

未成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较为不稳定,非常复杂,而且他们的好奇心重,有着一定的精力,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好胜心强,也十分偏激,遇到青春期时,十分任性。当前社会中的很多暴力行为或者暴力游戏也使得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特别残忍,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差。例如,有些未成年人将对方用利器捅伤、捅死,甚至分尸;还有部分未成年人犯绑架罪、非法剥夺他人自由时,都会对被害人进行残忍的殴打,甚至在被害人脸上、身上刻字,手段十分凶残,让很多办案人员不敢相信是未成年人所为。

(四)文化程度较低

从近来年的一些案例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只是初中毕业,很多未成年人犯罪,连初中都没有读完,某地法院一年审理的60起未成年人案件中,小学毕业未成年人占到50%,22%的未成年人初中辍学,还有4人只读过几天小学,读过高中的仅有2人,还都中途辍学。因此,未成年人因为文化水平低、他们不知法而且不懂法,更不知道守法的重要性,法制观念的淡薄和辨别能力差,无知与盲目最终让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一)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犯罪的忽视

在国家和社会打击犯罪方面,未成年人肯定不会成为公安、司法机关和社会关注的主要群体,而且对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与犯罪之间的关联性较为忽视。未成年人到了12周岁以后,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机体需求能力都在不断增强,而且还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期,12-14岁前后,未成年人还会迎来青春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大脑发育速度较快,反应能力极强,如果进行正向地引导,这种成长就会转化为智慧和力量,但是如果疏于引导,就会产生反作用,甚至出现违法的行为。

(二)家庭教育和管理缺位

家庭教育与管理的缺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表现:第一,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家庭。单亲或者留守家庭的未成年人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教育和关心容易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阶段,尤其是进入到青春期时,是未成年人三观树立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温暖,就会让未成年人向外求,或者是产生心理抑郁等问题,从而引发犯罪;第二,父母文化素养本身较低。有很多家庭的父母虽然能够每天陪伴在未成年人身边,但是他们的文化素养本身较低,他们也缺乏法律意识,当未成年人犯错,甚至已经触及到法律知识,家长的教育和及时指正不到位,长此以往,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的道路。[3]

(三)学校对未成年人管理不到位

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管理时的不到位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忽视对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逐渐深入,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两方面展开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引导方面的教育。但是,当前大多数学校都不重视开展法治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学校过于关注文化课教学,存在文化课教学占用法治教育时间的情形,而且法治教育的教师多为副科教师,学生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法治教育的效果也无法显现,形同虚设的法治教育最终让未成年人无法对法律形成敬畏,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学校教学理念存在误区。[4]当前学校招生主要依靠升学率和口碑,尤其是未成年阶段要面对人生较为重要的两次考试,一个中考,一次高考,这也使得学校仅仅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很多学生厌学、对学校产生反感,甚至直接退学,也没有给学校带来相应的反思,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文化素养不够而极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侵蚀,或者被他人利用,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一)强化政府机关的职能作用

政府无疑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参与主体,承担着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工作。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首先要注重要求学校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并且减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方面的障碍,要求学校对学生义务阶段学习任务的保障工作,学生不得无故辍学,从而保证教育完成度,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养。其次,政府针对辍学的未成年人制定相应就业保障制度,免费开展相应的技能和技术培训,从而使未成年人进入到社会,掌握生存技能,减少其违法犯罪的可能;再次,政府要加强对行政部门的预防管理工作监督,注重对未成年人工作加强监督,要求职能部门必须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预防工作,细化职责,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成长情况给出相应的教育方案,从而保证法治教育的效果。并且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到行政部门的考核当中,按照完成情况发放绩效,从而保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效果。

(二)教育部门督促学校管理

政府对教育部门的督促和管理应当注重从构建严格预防和管理考核机制入手。学校主要承担的就是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工作,面对未成年人三观和人格尚未最终形成,要承担着观念塑造和人格塑造等工作。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制定明确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方案和细则,并且要进行相应考核,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在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从而才能够真正将预防未成年人教育落实到位。[5]其次,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将法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教师个人,不断改变教师以“成绩”判定学生考试的状态,将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重视起来,并且作为未成年人受教育阶段的主要工作。再次,构建起未成年人自我管理机制,让未成年人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够形成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有助于发挥出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力量。将科学品德和法治素养作为学生主要的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考试内容,从而让未成年人意识到个人品格的重要性。最后,教育部门应当联合学校建立未成年个人品行品德档案,并且告诉学生档案的重要性,在升学考试和未来就业方面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影响,从而让未成年人不敢做违法的事情,起到警示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三)提升未成年父母的法律与责任意识

家庭是未成年人接触的第一主要场所,也是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的第一步。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品格、素质等往往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伴随其走过很长的成长阶段。面对当前很多未成年子女家庭的法律与责任意识缺失,对于父母素养的提升应当放在首位。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规范的行为为未成年人作出示范,并且要进行恰当的法治教育,让未成年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从而距离法律的红线越来越远。

家庭和学校教育要注重合育,尤其是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教育水平,部分教师只注重成绩的思想观念进行矫正,同时,学校教育也要注重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尤其作为教师,他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比家长的教育效果更好,这也意味着家长要和教师经常沟通,将一些教育内容互相传达,从而提升法治预防教育的效果。

(四)构建“多元共治”多层防护网络

防护网络,顾名思义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严密保护,因此,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

1.家庭、学校的实时防护网络。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最主要区域,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和家庭首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并且家长和教师在法治教育理念方面要保持统一,规范好未成年人对于触碰法律的“红线”,借助双方不断的合作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学校要注重邀请家长进行联合教育,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家长也能够传达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让教师进行辅助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刚刚萌生出来的不良想法进行抵制和及时驱除,从而产生良好地意识。

2.社会组织和企业构建的社会防御网。人是群居性动物,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未成年人在社会中也需要交往和成长,如果社会环境正向、积极,那么未成年人也能够具有积极的意识,尤其未来社会中的未成年人是主体,社会组织和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预防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在防御网构建过程中,不同的组织要发挥出不同的职能,例如,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等从自身教育职责出发,在政府的领导之下开展各种社会教育和培训工作,政府要对社会组织进行积极指导,进行明确分工和布局,从而避免未成年犯罪预防工作中疏漏。

四、结语

综上,社会发展和进步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对于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速度和成熟度都在不断加快,加上家庭、社会等因素,未成年人敢想、敢做的情形增加,到了青春期,在情绪和心理的作用之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有所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对未成年进行正向引导和科学的法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并且能够让未成年人形成对法律的敬畏,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从而为建设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小玲.信息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探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20(3):53-56.

[2]阿衣左合然·居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视野下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法制博览,2021(30):161-162.

[3]吕怡慧.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D].河南:信阳师范学院,2021.

[4]朱鑫浩.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1(4):133-134.

[5]苗国立,杨春雨,杨彦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N].河南法制报,2020-12-07(12).

作者简介:林志豪(2003.2-),男,汉族,湖北大冶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预防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购物合同之效力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