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网络化背景下的守正与创新

2023-04-29张晓艳

秦智 2023年5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群众路线网络化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时代的来临,其影响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打造了一个与群众沟通的新渠道;为群众服务的新阵地;受群众监督的新平台。在网络化背景下,秉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是“守正”;与时俱进,依托网络渠道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开辟网络群众路线是“创新”,“守正”与“创新”结合,才能更好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路线;网络化;守正创新

一、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守正”

站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業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时代最鲜明最彻底的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仍坚定地继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化的群众路线。

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战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人民群众是坚强的堡垒。党在革命运动中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全面抗战,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的国情,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支持群众的这种创造,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创造了从包产到户的初体验到兴办经济特区风生水起,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深化了全党思想的统一,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剖析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问题,总结经验,聚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世纪之交到来之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政治优势的集中凸显,反之脱离群众则是威胁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冲击,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二十大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六个坚持”的第一位,首先强调“人民至上”,充分显示了党重视人民群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握民愿,集中民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丰富和巩固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实现了小康这个伟大梦想,为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前进动力,使人民能够更全面地享受发展的成果。

永葆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首先,要将人民情怀内化于心。情怀,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永葆人民情怀,即对人民群众葆有深厚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坚持为民担当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将人民情怀外化于行。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心任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从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梦想的实现,不仅存在于新征程的美好愿景中,更存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自我要求中,需要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变为现实。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因此,党员干部只有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听民声、解民意,迎难而上,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事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上持续用力,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全覆盖;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将美丽中国建设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将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把对人民的情怀转化为坚毅前行的不竭动力,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人民情怀,是新时代党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接续发展,也是党在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二、依托网络渠道,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

网络群众路线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的高频词汇。2016年4月19日于北京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2]。”网络群众路线的产生,是对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拓展和实践创新。

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带动了新一轮的社会变革。2022年11月7日,据《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同年6月,我国网络民众的数量高达10.51亿,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及率也已提升到74.4%,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而网络民意也成为当前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当前,为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及时发现群众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各行各业特别是党政机关推出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搭建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化身网民群众,及时发布热点问题,改变了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沟通造成的时间成本和交流阻碍,使得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群众咨询、信访监督等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方法论。既要实事求是,征求群众意见,采集群众问题;又要脚踏实地,保证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正是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结果。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典型尝试。征求意见过程中,网络收到留言高达854.2万条,来自社会各界的民智民慧通过网络汇聚一堂,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民意参考。

三、新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显著优势

優势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执政基础。大历史观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扩大人民民主,正是网络群众路线的实践与创新,它以一种新方式推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使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民主功能更加凸显,人民权益得到更大保障。在走好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密切了党群联系,巩固了执政基础。

优势二是畅通民众沟通渠道,切实把控意识形态风险。新时代新征程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突破,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一方面使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宣传更具时效性,新媒体平台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宣传引导;另一方面,网民可通过各官方APP、公众号等留言、评论,履行好自己“主人翁”的身份,各党政机关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把握民众对热点问题的看法,有效把控了意识形态风险。

四、新时代推进网络群众路线的关键要素

(一)“以人民为中心”,夯实民意汇聚基础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立场,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内容。在网络化背景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运用网络化手段,听民声、察民情,深入基层群众。正如《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指出:“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3]。”特别是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网络化将“面对面”转化为“键对键”的特殊方式,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让群众在网络空间里畅所欲言,此时更需要领导干部整合各类问题,真正做到为百姓谋实事、求实效。

(二)以机制创新为路径,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

目前我国网民众多,大部分群众均涉足网络空间。在此种契机之下,各类媒体渠道要创新机制,开发出便民、利民的APP和小程序。围绕“媒体+服务”模式,即使网络媒介起到传播和宣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创新开发“功能服务”,本着简洁高效、易操作的原则,将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问题及时通过网络连接,实现网络端口操作[4]。既能减轻群众外出办事的负担,快速完成事务办理,让群众在家中就能解决生活难题;又能吸引网络用户关注网络媒介,便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及时被群众知晓,增强用户对相关网站的黏性,加大关注度和责任感,使群众自主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形成网络智库,较好实现新闻传播和政务服务的有效尝试。

(三)以监督为保障,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网络有着高速度、大容量、可互动的特征,给网络化背景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领导干部要能有效辨别真实信息,及时作为,高效解决,这就需要打破“信息壁垒”,发挥网络的监督作用。首先是引导网民在用好监督权利的条件下,勇于指出社会发展和治理中的矛盾、问题,让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其次,重点监督政府和办事人员,是否将群众反馈的问题真正摆在要处,落到实处,杜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将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前进的道路上,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最强大底气。面对时代给出的一套套考题,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依靠奋斗不息的精神,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这些答卷中,我们团结奋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初心,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五、结语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守正创新,通过网络继续走好群众路线,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N].人民日报,2023-03-20.

[4]陈和洲.地方党媒走实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优势探析[J].科学传播,2023,15(3):62-64+69.

[5]陶冶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D].江西: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作者简介:张晓艳(1992.5-),女,汉族,云南楚雄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群众路线网络化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