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船政文化积极元素对我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作用

2023-04-29陈燕霞

秦智 2023年9期
关键词:传承课程思政融合

[摘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通过梳理其问题本质,结合我校与福建船政的渊源及专业特色,论证通过构建福建船政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关联这一着力点入手,挖掘船政文化的积极元素,将船政文化积极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合在专业课程的学术逻辑教学中,在课堂传承船政精神、推进德育、智育并行,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思想引导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船政文化;传承;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52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巨大,拥有庞大的在校生,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的教育目的,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同时,当今大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2],生于物质丰盛时代的他们是天然的互联网原住民,能接触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具有和以前的大学生完全不同的青少年阶段的体验,在思想上也更加开放。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迭代,以技术或模式创新驱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工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教育如何结合专业知识引入内涵丰富、引人深思的教学案例,做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完美结合,从而实现“三全育人”,成为各大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程思政的难点恰恰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国家、学校、教师联动投入,建立可行的体制机制予以制度保障。

一、福建船政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之间的历史渊源

(一)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传承于福建船政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3],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培养出了严复、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推动传统中国近代化的英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高技能人才[4]。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目前唯一列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在近几年高职扩招政策下,年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在校生数量大幅度上升,为学校今后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智力储备。人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一批批优秀的高职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奉献,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毕业生,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卓越发展。人才培养首重德育,通过课程思政等将系统的德育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其次是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熏陶,在培养高超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和严谨的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从而为社会各用人单位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成为与普通教育区分明显、各有所长的教育类型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福建船政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迪

福建船政因其在中国近代工业和科技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作用,多年来深受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重视[5]。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2016年莅校视察时,亲笔写下“弘扬船政精神,振兴职业教育”以勉励广大师生[6]。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省内相关部门指出船政文化不仅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也彰显了传统中国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的努力开放和崛起,是具有福建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5]。

对于船政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实质:“概括起来,船政文化就是船政历史人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化成就和政治、精神成果”,它包括了船政遗迹、文物、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教育模式、思想观念、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等物质层面、政治层面、精神层面的成果[7]。

船政诞生于积贫积弱的晚清,船政人物为救国图强而奋发努力的事迹,其中表现出的热忱、激情、智慧、勤奋、牺牲精神并不会因年代久远而褪色。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船政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更是我们所能汲取的无尽的精神源泉,对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德育具有指引性的启迪作用。

(三)福建船政学堂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福建船政学堂,开设之初的目的是培养具备轮船设计、制造和驾驶技能的技术人才,以备当时国内刚刚兴起的造船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船政学堂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当代职教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的当下,正视生源多元化的前提下如果要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完善培养机制;依靠行业、产教融合、突出特色,接地气地培养人才;并且需加强职业教育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才能高质量地为国家、社会输出优质的职业人才[8]。

(四)船政文化的思政元素及其内涵

福建船政创建始于海防,但是随着船政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船政学堂的开办,人才不断涌现,他们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近代化。如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之父的巴玉藻,于1918年1月正式成立“马尾飞机工程处”并任主任,为我国航空工业开端之人[5]。船政的开办,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航海教育及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近代制造业的发展。

船政学堂的办学经验和教学大纲更成为同类航海学校效法的典范,它将西方职业教育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上全面超越传统,构建了全新的技术文化体系,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拥抱创新和变革,为工匠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核[8,9],升华了传统社会经世致用的工匠精神。

船政文化中所蕴含的求真务实、重视科教、改革创新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了船政事业在重重困难中蓬勃兴起,这些积极向上、给人无穷源动力的精神力量在当下仍然熠熠生辉。

二、船政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

(一)思政教育体系结合船政文化

我校传承于船政学堂,专业设置以航海、航空等大交通、大机械制造类为主。有此渊源,专业课程更易将船政文化的典型案例史实、名人名言、精神内核有机地融入课程思政,以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充分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校爱专业的情操。通过提炼知识体系,挖掘船政文化思政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理论体系为主线穿插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认真求证的科学精神,以典型应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教学内容德才兼顾。

船政的创建、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涌现出了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事迹。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船政发展脉络和知识体系的讲授,淡化思想说教,强调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不是由一两位大人物创立的,而是历经一场场激烈的争论、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晶,以此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把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的应用引入课堂,例如轨道交通专业在服务福州地铁、高铁等方面的应用,在此过程中通过讲述我国在该领域的进展和所处地位以及相关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爱国报国、勇担社会责任,鼓励学生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国家建设。

(二)校园文化突出船政特色

学校以达成随时(Every-time)、随地(Every-where)、人人示范(Every-one)的“3E”文化育人环境,通过以船政元素、船政人物命名校内的楼宇、道路,班级、社团命名也赋予船政元素。投入建设校史馆、沈岩艺术馆、“三全育人”行知馆、船政文化墙、船政先驱们的艺术雕塑、舰船模型等,使校园船政文化三步一景,五步一馆。发挥互联网+的育人功能,拍摄制作了《船政文化》《船政人物》《船政素养》等在线精品课程,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合力。将船政文化的精髓、船政人物的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校园内的每一个师生,在对先贤的崇敬中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做到勤于功课、敢于创新、乐于奉献。

(三)打造具备船政文化意识的教师队伍

船政始于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是船政的底色,是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进步、科技创新、强国求富的缩影。船政发展中所展现出的民族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求新求变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精髓。我校致力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通过建立一支集“教师、工程师、人生导师”于一身的师资队伍,系统强化了教师执教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建设,使理论知识体系传授、职业技能训练及职业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塑造实现融合培养,充分践行了德技并修教育。并且做到思政教师能开展《船政文化》的教学、能开展校史的讲解;确保新入职教师接受船政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到船政文化博物馆亲身感受船政的峥嵘岁月[10]。作为船政学堂的传承院校,确保教师队伍领悟船政文化的精髓,理解船政文化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并能身体力行地将船政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船政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实训环节中,以达成文化育人、塑造具备船政文化特质的新时代学生。

三、结语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发展至今已是行业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设置根植于船政学堂的专业基础,外延出大交通人才培养的格局。因此,深入挖掘船政文化的积极内涵,梳理船政历史的人物及典故,有效挖掘出符合时代特征、面向未来的船政文化元素,把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爱国自强和改革创新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具备爱国、爱乡、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以点带面为大国工匠的培养提供积极助力,塑造出船政学院学生独立的气质,助力学生成长为行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张毓强,李宇,何国平,等.平视世界与世界的平视:国际传播视域下的国民心态[J].对外传播,2021(4):59-63.

[3]顾艳艳.高职院校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方略谈[J].经济师,2021(3):179-181.

[4]朱剑宝,苏庆列.“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1):129-133.

[5]林新媚.社会学维度的马尾船政文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

[6]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行莅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视察[EB/OL].[2016-12-13]. https://www.fjcpc.edu.cn/2016/1213/c156a47888/page.htm

[7]金秋蓉.船政文化辉映下的工匠精神[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59-63.

[8]陈晓蕾.福建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9]盛海洋.“船政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文教资料,2017(23):117-118.

[10]赵黎.船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人文之友,2021(12):90-91.

基金项目:2022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2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挖掘船政文化积极元素,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我校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实践研究(编号:Z202302005)。

作者简介:陈燕霞(1983.6-),女,汉族,福建诏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思政。

猜你喜欢

传承课程思政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