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党史思想教育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2023-04-29赵宇星毋伟李伟杰
赵宇星 毋伟 李伟杰
[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史教育在其现实性上有其必然意义。怎样看待党史、能否做到知史爱国,关系着青年一代对国家领导阶级的看法,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行者、教育者和引领者,本身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较高的政治站位,在大学生群体的成人成才以及批驳错误思想的浪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同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有着现实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关键词]党史教育;高校;辅导员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2021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四史教育”进一步详细部署。这就明确了辅导员这支高校队伍在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党史教育,用党的百年实践经验、光荣传统来激励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必然
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是辅导员育人角色的定位要求,是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内在要求。能够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做一名合格的爱国者,同时这也是深化红色基因工程[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抓手,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高校辅导员育人的角色定位要求
辅导员是学生队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具有教师和干部的两种身份。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同路人。辅导员首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从自身学习出发,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真学真懂,需明白只有深入学习党史,才能引导大学生以史为鉴、以古鉴今,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砥砺奋进。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党史学习的基本目标无外乎回答“爱国者”在新时代意味着什么,回答新时代大学生身上面临的责任和义务,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将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筚路蓝缕的追求升华成更为浓厚的情感认知,对何为“爱国者”、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为坚定的理论认同。志同道合则携手同进,因此,在开展党史教育中,辅导员要同青年学子们一道深入历史,品读历史,在回顾百年党史道路的同时探寻远大志向,争做时代新人。
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史宣讲的带头人。党史要敢于讲、善于讲、乐于讲。作为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而想要讲好党史,开展育人工作,需要辅导员们博览群书的同时有正确的立场,成为高校党史宣传平台建设中的带头人,那么何为党史中正确的立场?那就是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党史姓党”,做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人民的选择,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才能建立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讲清楚党史大事件背后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对党史有更为全局、系统的认识。
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史价值观的引路人。价值观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党史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握住百年党史的主线。把历史放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背景下才能对党史上的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及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和较为准确的评价,才能筑牢大学生的思想之墙,促使青年群体自觉抵制歪曲历史的不正之风。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生活、工作中能频繁接触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自身拥党、爱党是必要的素质,谈的是党情,着眼的是未来。对大学中的青年群体能够形成主流党史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朋辈影响力。
(二)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内在要求
从广义上来看,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制度、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总和。而从狭义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历史指的是党开创出来的属于精神方面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富矿”激励着国人逆境中求得生存,助力于我党与全体人民同向同行,在新时代也发挥着架起大学生爱党爱国,担当作为,为中国的发展行稳致远发挥着“桥梁”作用。二是为了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力度,发挥人物旗帜作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学。党史中的人物一言一行都在宣示著奋斗的主旋律,其中人物的先进事迹更是作为滋养大学生的载体,承担着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作用。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为中国崛起的实现培育新人的教育任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党,鉴往知来。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实践
当前,高校党史教育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实际效果上仍然出现学生对教育内容反响不大、党史教育“假大空”与党史教育方式单一等特点。
(一)党史教育效果欠佳
当前不少高校在教育内容上,辅导员队伍对党史教育主要以课本要求为主,即便上思政类型的课程,也只是停留在大框架下的笼统叙事,个别党史专题存在反复交叉,前因后果交代不明等情况,让学生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给学生带来“老调重弹”的困惑。学生上课不专心,一堂课下来收获较少,党史教育的效果相对欠佳。在教育对象上,部分大学生群体对接受党史教育不感兴趣,甚至觉得参加党史性质的讲座就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虽有思政课、党课培训和开讲座,但学生很少能直观感受课程要表现的内容,实地走访等实践活动学校安排较少,甚至是反映党史人物精神的电影片段都很少,有的学校甚至不看。
(二)党史教育庸俗化倾向
现如今,部分党史宣讲员利用人们“猎奇”的心理去戏说党史,刻意营造一种“揭秘历史事件真相”的舆论氛围,拿乱造的八卦混淆视听。网络上一些公知公然宣传甚至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甚至把宣扬一些毫无历史依据的野史当成自己的“看家本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不少没有坚定立场或者不了解历史真相的人追随,破坏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政治定力,这就使得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这也使得部分青年群体的革命理想、民族尊严大受威胁。还有部分教师在党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发展史方面大做文章,为了显示自己知识的与众不同,甚至是“独家报道”,不惜用消解主流,妖魔化英雄人物的意识形态使得党史教育庸俗化倾向明显。
(三)党史教育方式单一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开展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在多数高校仅开设线下课程,或者学校内部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去给学生开讲座,灌输式课堂仍占较大比例,专题讲座、课程论坛、交流研讨等专题计划开展较少,线上公开课、官媒思政课在普通学校几乎难以找寻,仅仅一些知名高校才有这类线上课程。除此之外,不少学校课堂缺少现代技术手段,口头讲授占据多数,考核方式也只是开卷考试,缺乏学术性报告考核、以及实践类项目实地考察。一些理科院校甚至对热播的党史电影进校园持怠慢态度,只是给党支部发放一些电影券,普通学生看电影的机会寥寥无几,校园里面甚至从来没有组织过电影活动,或者党史名师进校园等讲座,学生上党课或是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有待提高。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应然
高校辅导员自设立起就把“政治辅导员”作为必要条件放在重要的考察位置[2],讲思想政治也就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以及开展党史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与考验,在大学里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辅导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一)探索党史专题,巩固理论思想
针对课本内容架构无法串联起党史教学的困境,辅导员应在党史专题开设方面与以往教材中的编排相比要有所创新,具体有以下设想: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教材为参照内容,对照着中国近现代史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清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二是遵循教学有法的原则,根据所选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学安排,辅导员还要做到对党史专题教学的核心范畴进行深入凝练。具体可以凝练成三个专题,即党的“自身成长史、理论创新史和经验总结史”[3]。把握这个核心范畴去整合各思政课程知识,提升党史育人的针对性。辅导员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白开展党史专题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党史问题,拨开笼罩在青年一代头上的党史迷雾,洞悉党史发展规律,用问题导向做方向指引直接促进了专题教学向更高程度发展。
(二)批驳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
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及坚定的政治理想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是孤立、刻意歪曲既定事实,搞所谓“重新解读”,与这种思想作斗争就是要眼明心亮,“看到一处斗争一处”,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各个平台上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要耐心引导,用事实说话,用经典引领,通过分析其主观主义的逻辑悖论来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划清界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身份具有的教育性决定了这类群体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会感染到学生,辅导员的党史观是否旗帜鲜明,关系到学生群体能否形成坚定的、正确的党史价值观,所谓榜样示范就在于此。
(三)利用好党史教育资料,创新教学形式
在教学模式上,除传统教师讲授外还可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并利用课后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进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还可用中共党史里杰出的人物、事迹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红色文物实地走访来进行教育,辅导员还可借助“学习强国”等党史学习平台,利用好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党史教育活起来,组织学生在当地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是一些红色遗址片区担任“讲解员”充分活跃学生的学习效能。
当前的“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伴随着网络媒介成为他们的主要社交阵地、了解对外信息的窗口,网络媒体已经深度嵌入当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谓大学生在哪里,哪里就需要有思想阵地。大学生们常在的一些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A站,等等,辅导员就需要去注册、去了解,去组织人员加强官方媒体消息的专业性与历史虚无主义去斗争,去抢占平台的发言权,提高网络思政课堂的互动性与关注度。
四、结语
党史教育要落实落细,除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授课,还需要辅导员教师群体去探索党史专题,巩固理论思想,与时俱进,要批驳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拓宽并利用好党史教育资料,创新教学形式,固本培元,旗帜鲜明,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真正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工程[J].中国火炬,2022(1):21.
[2]王利强,周立斌.高校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可行性路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3,9(1):193-196
[3]张瑞军.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7.
基金项目:太原学院辅导员专项,项目名称: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1zsszsx133)
作者简介:
赵宇星(1994.01-),男,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毋伟(1994.08-),男,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伟杰(1967.05-),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