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2023-04-29曾永恒
[摘要]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认识和改造世界最基本的世界观原则,它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超越,在以“实践”为本体的逻辑前提下,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与发展进行阐释和解答,展现了生成性、革命性和创造性的规定性特征,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17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是对存在及其本质的抽象性质的回答。自古希腊米利都学派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西方哲学开始了本体论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把实体作为本体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形式和逻辑上为本体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黑格尔主张把“绝对精神”作为本体,认为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构建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则跳出传统本体论形而上学的窠臼,跨越了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应然与实然的二元对立,从人的解放出发,以人的自觉自由活动为视角,把实践引入“存在”范畴,探索世界和人的生成逻辑,创造性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原则——实践本体论。
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主要内涵
(一)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与超越
早期的马克思深受古希腊哲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影响,但在实践生活中对物质世界和人的本质的探寻,使马克思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最终走上了超越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道路。首先是对唯心主义本体论的扬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脱离实践的抽象概念的逻辑演绎,隔绝了现实感性世界,进而无法解释感性世界的多样性。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将对自我意识的哲学研究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联系起来了,逐步扬弃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萌生了关于实践的概念。
随着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马克思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这促使他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只是把需要阐明的事实当做前提,完全忽视了私有财产的物质的、现实的过程,因而无法真正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异化了的劳动,也无法准确把握人的本质。在此过程中,马克思把哲学、经济学和现实联系起来,对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观点进行批判。他认为,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实质上是自我意识的扬弃过程,而“掌握了自己本质的人,仅仅是掌握了对象性本质的自我意识。”[1]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批判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感性和类,类“就是理性、意志和心。”[2]“类”是感性存在着的集体。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也仅仅理解为感性的存在,没有看到人与其他感性存在物的不同,他的类本质仍然是抽象的概念。而马克思指出“感性”不是直观的或受动的感性,而是主动的、能动的感性,是“感性的活动”。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人的类本质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异化劳动使类同人相异化,类生活成为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异化。
马克思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考察,批判和发展了唯心主义本体论和机械唯物主义本体论,为其实践本体论思想的出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何以为本体
马克思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探究,把本体论研究从虚幻拉回现实,变抽象为具体。马克思认为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的存在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物质世界和现实社会是人的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践是世界、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最本质的依据和动力。因而,实践具有“本体”意蕴。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本体,首先在于实践具有逻辑先在性的本质特征。一是实践对感性直观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认为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先于人类的,但是无法被感性直观,因而人类诞生之前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和物质世界发生了关系,自然界成为了人化自然,物质世界成为了属人世界。因此,从逻辑上来看,实践对感性直观具有先在性。二是实践对意识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不过是逻辑理念外化的产物,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相反,“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也就是说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实践是人及其生活的存在方式。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在实践维度内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了。他认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这种实践活动逐渐被外化为异己的劳动。正是这种异化的劳动使人首先与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不是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感到肉体和精神都收到了折磨和摧残。
再次,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
最后,前面三者导致人同他人相异化。那么,人如何摆脱这种异化状态,向人的本质复归呢?那就是共产主义——基于实践基础上改变世界的革命批判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从劳动的异化到扬弃,都是从实践活动展开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生产着个人自身,也生产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可见,实践是人生活着的物质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缔造者和最终依据。
(三)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将“实践”作为本体加以研究,把“存在之存在”的证明拉回到了现实世界、现实存在中来,探究实践对于人的发展、社会变革等积极作用,进而揭示了实践本体论的革命的、创造的一面。
1.实践本体论的实现载体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人的感性活动就是人的本质的鲜明表达,是人的物质性实在与关系性存在统一之体现,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人满足感性需要的对象性活动。一方面,感性是人作为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的生命活动,对现实的人具有规定性,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对精神生活的需要都要感性活动来实现;另一方面,感性活动是对象性活动。在感性活动中,人与对象相互改造。人需要通过对象性活动确证自己的存在,对象制约着人,因而感性活动是受动的;同时,人也是主体性的人,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可以发挥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和个性,改造对象,因而具有能动性。
马克思将感性活动作为实践的载体,从感性活动出发去认识世界、认识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3]人的“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探究存在问题的逻辑起点。
2.实践本体论的价值旨归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体论基础。他指出,“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4]也就是说,实践规定和形成人的本质。随后,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的劳动成为人的类本质的确证和彰显。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的劳动摆脱了外在强制性、功利性之后,人才会获得自由,劳动是人生存的目的,这就肯定了实践对人生存的意义。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更是指明当人能够自由选择劳动时间和劳动形式时,他的选择过程、他选择后进行的劳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此,实践成为了人的自由本质的根本确证,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
3.实践本体论的功能作用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的“实践”不仅揭示人的存在及其本质,而且还具有“改变世界”的功能。首先,实践使人与自然实现了统一。一方面,人通过实践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超越自然界,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把自己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形成了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1]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然界变成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而引导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善。其次,社会历史在实践中形成。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使人有了社会属性,从最初的物质生产关系到分配、消费,从单个人到家庭、国家,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构成了整个社会,而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社会历史。在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中,实践具有生成性特质,既是一种物质力量,更是一种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当代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时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对于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实践本体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新的光芒;另一方面,实践本体论为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世界、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
就理论价值而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是对传统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挑战和超越,以实践作为本体论的根据,并用实践来规定人的存在和生活,有力地将实践引入现实物质世界场域中来,填补了存在和意识的鸿沟,完成了对思辨哲学的创造性改造。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了实践本体论,在“元”的层面上构建了认识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逻辑和思维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客观历史存在,是“实践”本体的现实表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中国现实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诠释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际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
就现实价值而言,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现实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体现着实践本体论的生成性、革命性和创造性。首先,实践本体论指导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讨论的重点命题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在实践中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而活;同时,人可以发挥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自然与人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性。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以增进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实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其次,实践本体论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异化使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而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才是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现实途径,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正是践行共产主义的当代实践,也是以人的解放与发展为目标的客观历史过程。最后,实践本体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马克思从批判之前的唯物主义错误地以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理解世界来阐明实践是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根本途径。
三、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的最真实的感性实践活动,它的五大特征和战略安排是中国发展实践的现实写照,其总体目标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要求,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163+207+603.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59:2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作者简介:曾永恒(1990.4-),男,汉族,安徽天长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