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字塔下“备考”

2023-04-28桂祎明

大学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墓道备考尼罗河

桂祎明

夜航航班上看不到地中海的浩渺烟波,于是我闭目睡去。不知过了多久,飞机下降的气压变化将我从梦中唤醒,朦朦胧胧中,我望向舷窗之外闪烁的灯光,那是开罗,埃及和整个北非的心脏。此刻,法老、木乃伊、《出埃及记》、马穆鲁克王朝……那些传奇的故事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开罗、西部绿洲、尼罗河谷

彼时,我尚在意大利罗马大学攻读考古学研究生,主要研究近东地区的古代文明,专业课涉及安纳托利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埃及等中东核心地理单元的古代文明。意大利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采取严苛的一对一口试制度,老师会对每位学生当面提问,好在每年能考七八次,考过为止。也正因此,我较为薄弱的科目不断延后安排考期。最终,我将涉及埃及的3门课程攒到了一起,“高等埃及学”“科普特文明”和“伊斯兰考古”。

考试之前,我决定亲自前往埃及实地考察一番,制作一份系统性考察报告交给老师,希望这种特别的方式能让考官看到我对埃及地区文明演进的理解。我规划的行程也大致分为开罗、西部绿洲、尼罗河谷三大部分,这样既能覆盖到考试相关的大部分地理单元,也能探访到不少重要的历史遗迹。

当飞机起落架接触地面时,已是凌晨1点半了,一场考古学调研将于日出后开始。

地图上“划重点”

人们常常习惯将埃及这片地理区域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开罗、亚历山大等尼罗河三角洲区域通常被稱为“下埃及”,而开罗以南一直延伸到如今的苏丹境内的河谷地区都被称为“上埃及”。开罗城和附近的区域融合了古埃及鼎盛时期的吉萨金字塔、早期的弯曲金字塔和马斯塔巴式墓葬建筑,在城区之中则密布着伊斯兰各个时代的清真寺。高高低低的宣礼塔让这座城市戴上了“千塔之城”的桂冠。“下埃及”地区丰富而集中的历史遗迹成了我的探访重点,这里足以得到“高等埃及学”和“伊斯兰考古”两门课程的大多数资料。在“上埃及”,则主要是点对点地走访一些神庙和科普特人的墓地。我此行的核心,无疑是那些点缀在尼罗河两岸、“上、下埃及”之中的古代建筑了。

图纸照进现实

尼罗河从开罗穿城而过,跨入河西就进入了行政上的吉萨省。因此,胡夫、哈夫拉、孟考拉三座金字塔又被称为吉萨金字塔。最为雄伟壮观的胡夫金字塔标志着埃及金字塔式建筑的鼎盛时代,也成了古代尼罗河流域富庶的象征,它就坐落在吉萨西南方城市与沙漠的边界线上。

区别于中国大型墓葬往往由直下坡墓道联结,埃及的金字塔墓道是上下爬坡形式的,有着鲜明的高低结构层次。当深入胡夫金字塔内部时,我发现这巷道环境与此前对着图纸所构想出的景观完全不同——这里不仅要上下爬坡,而且墓道十分狭窄逼仄,两旁由巨石垒砌而成的墙壁自下而上内收,在墓道内部形成了近乎三角形的截面空间,令进入者更觉压抑。与此同时,墓道之中的空气几乎不流通,人呼吸出的水汽全部存留其间,即使通风管道满负荷运行也还是杯水车薪。位于墓道最深处的墓室更是湿热难耐,加之并没有壁画与文物留存其中,徒剩四壁,我甚至1分钟也不想多待。

爬出幽深起伏的墓道,见到太阳的那一刻,我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

解“未解之谜”

在日暮西山之时,我骑在骆驼上回望这3座巨型四棱锥,落日、沙漠、金字塔的色调共同绘制出了一幅金黄的画卷。全世界的媒体和书籍上一度流传着“金字塔未解之谜”“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但事实上,金字塔的建造并非一蹴而就,营建工程经历了从稚拙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的不同阶段,人们并不难梳理出不同时期金字塔的特征。我来到埃及,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将金字塔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征进行资料整理,与日常书本上习得的知识相互印证。

我对金字塔的考察工作,主要按照这种巨型建筑的建造阶段进行划分,聚焦于其雏形阶段到鼎盛时期的考察。我对建筑外立面、重要建筑结构进行拍照汇总,归纳相同建筑元素的年代序列,并参照同时期壁画、浮雕及可移动文物进行组合,归纳出了金字塔式建筑在中前期的典型特征。

我的早期金字塔观察的第一站,便是左塞尔阶梯金字塔。与吉萨金字塔相比,尽管这里仍然属于对外卖票的景区,但人流量尚不及前者的零头,更像一座荒野遗珍。只有两个中年大叔闲散地在墓道口聊天喝茶,给早已空空如也的墓室当起检票的门神。

在古埃及人尚未掌握足够工程技术的时代,“马斯塔巴”是当地的主流墓葬形式,它通常都像平房一样高,外墙往往内收,形成梯形的视觉效果。这种建筑结构完全就是阳宅的翻版,墓葬内往往装饰着住宅房的装潢元素,为了保证死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到与生前相同的生活,许多墓葬内甚至连窗帘、采光孔等细节也复制得惟妙惟肖。建筑材料大多使用泥砖或者石头,看起来平淡无奇。

在尼罗河的不断滋养之下,古代埃及的国力蒸蒸日上,统治者愈发好大喜功,形态各异的早期金字塔也纷纷拔地而起。从奇特的外形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试验性:例如左塞尔阶梯金字塔、因为外墙设计太陡导致石料塌方的美杜姆金字塔、明显因为计算和设计失误导致的弯曲金字塔……这些早期的失败案例才是我更想去亲眼一见的物证材料,正是它们孕育了后来法老最宏伟的正四棱锥陵寝。

前往这些分散在沙漠之中的金字塔着实花了我不少的精力和金钱。几乎每天都要在清晨早早出发,和出租司机斗智斗勇地谈好一整天的车费之后在车上补觉。回程有时候已是披星戴月,在荒野上的历史遗迹中奔波一天之后,我通常已经灰头土脸。冬日的开罗说不上寒冷,但是司机开着不知道几手的报废破汽车,微凉的晚风配上原野上奔驰的车速,从四面八方灌进车厢内,凌厉地打向浑身上下每一寸肌肤。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上千张建筑照片足够成为我考察报告的核心材料。

答卷

选择考古学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与荒野为伴的心理准备,与古人的雄伟杰作对话构成了我自己生活的幸福来源。无论雨雪风霜,那些静静矗立于原野上的遗迹,总在等候着我叩响它们的大门。比起几百年来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的考古学前辈,我的一点点探索仅仅是丰富了自己的智识,他们则早已重塑了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认知。

当我回到罗马,将我所有看到的东西、拍到的照片和旅途中的笔记全部整理成一篇考察报告时,我信心十足:“高等埃及学”“科普特文明”和“伊斯兰考古”,现在的我已了解得十分透彻,即使是文科生,也有勇气试探一下满分。

最终,我的“伊斯兰考古”获得30分的满分,“高等埃及学”和“科普特文明”也都得到了28分的好成绩。

考古学给人带来的最大乐趣并不是书本中现成的知识和论文里的成果,实地的考察和发掘才更加引人入胜。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成就感,激发着这门学科的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墓道备考尼罗河
尼罗河泛滥节,埃及人兴高采烈
气球上的五星期(七) 追寻尼罗河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尼罗河上的伊辛巴
古诗难懂之因探微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
中国北方地区墓道发展与墓葬建设关系研究——以高等级墓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