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实践与思考
2023-04-28董佳
董佳
摘要: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为例,系统阐述了该市2019年以来农村厕所革命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性地从循序推进确保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开源节流用好资金、固化成果长效管护等方面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农村改厕规划,开展高寒地区户厕改造研究提供思路,为推进厕所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乌兰察布市 厕所革命 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 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在推进“厕所革命”的实践中,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问题、大民生”的理念,不断探索,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农村改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共建成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77689户,卫生厕所普及率32.5%,覆盖全市11个旗县市区93个苏木乡镇1228个嘎查村。按户厕模式分为:双坑交替式旱厕61269户,占比78.9%;三格式水冲厕所7602户,占比9.8%;双瓮式旱厕4331户,占比5.6%;完整下水道厕所3187户,占比4.1%;室内生物降解马桶1300户,占比1.6%。
一、取得的成效
(一)卫生健康得到保障
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后,将旧式的、老式厕所改为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内清洁,无蝇蛆,无臭味,具备有效降低粪便里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设施的无害化卫生厕所。这有效控制和减少了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后,2021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32.5%。让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旱厕冬冷夏臭、村庄蚊蝇乱飞、河道污水横流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厕所卫生状况,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变,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拆旧建新、退街进院,建成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和公共活动场所,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留住了乡愁。
(三)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通过“厕所革命”的实施,把“小厕所”惠及“大民生”理念贯彻到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心中,宣传了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普及了健康卫生知识,提高了广大农牧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意识。能用的问题户厕彻底整改到能用好用愿用,得到了农牧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通过对比,农牧民更加体会到改建后的厕所干净、卫生、敞亮、方便,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参与不充分
虽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但一些农民依旧成了局外人、旁观者,认为改厕是政府的事,存在等靠要的现象。有的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和意识影响,认为在院子里尤其是屋里建厕所不习惯,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
(二)户厕使用率不高
因农牧民生活习惯未转变,部分改厕户仍使用旧厕所和公厕,改好的厕所使用率有待提高。部分改造的三格式水冲户厕由于用水、防冻等条件不具备,或没有取暖措施,冬天不能使用。
(三)资金投入不充足
中央、自治区户厕改造奖补标准为2000元/户,实际建设中,当地冬季天气寒冷,水冲式厕所改造时,一般采用深埋化粪池、保温材料覆盖或包裹化粪池和管道这两类防冻措施,从而确保化粪池不冻,冬天能够使用。同时,需要对厕所上水设备做好保温,防止上水在低温下冰冻,使改好的水厕用不了。这就导致农村改厕实际费用增加,存在资金缺口。
(四)后期管护不完善
部分旗县重建设轻管护,没有成立专业机构抓好后期管护工作,农牧民担心建成的厕所粪坑满了无人清掏,所以有不敢用的心理,影响了户厕的使用率。
三、建议
(一)广集民智,循序推进确保质量
1.加强宣传引领。充分利用广播、微信、标语、专题片、宣传册、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普及健康知识,让群众充分知晓改厕目的、意义及政策,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农村改厕的良好氛围。
2.发挥示范作用。坚持以点带面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先行先试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组织乡村干部和施工技术人员到改厕示范点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实用技术,不断扩大改厕辐射面。农村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改厕,引领改厕,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厕,让群众看到改厕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改厕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改厕模式
1.尊重农民意愿。农村厕所是为农民而建,在施工过程中要廣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因户制宜,分情况、分类别建立符合农户实际的改厕方式,确保群众满意。
2.破解改厕难关。农村户厕改造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不能简单把改厕当做改水冲式厕所,也不能一个模式套到底。改厕可重点选择县域周边的村、乡镇所在地、嘎查村所在地和人口较多且供水条件较好的村庄。
(三)统筹规划,开源节流用好资金
1.拓宽资金渠道。农村改厕涉及范围广,资金数额大,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拓宽各方筹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短缺瓶颈。市县财政要将农村改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改厕工作顺利推进。积极争取上级厕所革命专项补助资金和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用好改厕资金。必须把建设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保证财力在可承受范围内。乌兰察布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第三方设计的户厕模式造价进行了评审,双坑交替式卫生旱厕模式工程参考指导价2671元,三格式水冲户厕模式工程参考指导价4312元。此外,加大调研力度,充分听取农户的意见,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改厕成本,完善改厕技术,提高改厕效率。
(四)创新机制,固化成果长效管护
1.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机构,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形成由分管县级领导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责任领导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当地农牧民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重点建立便捷、经济的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2.创新管护措施。坚持日常管护以农户自管为主,社会管护为辅。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厕具供应商或者其他经营者成立维护服务公司,在乡镇建立服务网点,及时为农户提供管护服务。制作户厕管理使用手册,明确清运服务标准、承诺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等内容,向农户提供及时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张贴户厕改造明白卡,向群众宣传双坑交替式旱厕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农户规范使用,比如如厕前厕底要铺垫料,如厕后要用草木灰、碎秸秆、土等进行覆盖,厕所粪污堆肥后,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牧民付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牧局)
责任编辑: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