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秩序的德育昭示
2023-04-26邱磊
邱磊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江苏省陶研会理事,2019年《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推动阅读人物”之一,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出版有《“偷师”杜威》《杜威教育箴言》《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古诗词中的地理课》4部著作。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法国教育家、哲学家卢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一位深邃的思想者,他在世的时候,因观点超前、语言犀利,几乎把所有的朋友得罪个遍,以至于“孤独者”成了其暮年后的自谓。不过,他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醒世思想,熠熠生辉,贯穿和照耀了两百余年历史,成为康德、福禄贝尔、杜威等后继者的思想灯塔。
人生在世,大到治国,小到修身,均以效法自然为根本,这是我国道家的核心主张;作为西方人,卢梭也有相近的思想,并在教育领域内首创思路清晰、情境逼真、细节饱满的实操结构。他把道家的“玄”,包括儒家的“仁”,和上自己的“醒”,糅成独树一帜的教育现象学,再以哲理小说的方式灌注于名著《爱弥儿》中。
全书虚构了一个名叫爱弥儿的孩子,在卢梭二十多年的陪伴下,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韶华灼灼、飒爽争流——教育的每一处细节、每一瞬变幻,都被卢梭精心雕琢,直至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自然教育”体系。这本书对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老师而言,依旧是历久弥新的经典。
教育之法一:自然后果法
达尔文曾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最适于生存的不是那些在体力上最强或最狡猾的,而是学会为了群体的福利,无论强者或弱者都联合起来互相援助的动物。”可以说,利他性是动物进化,人类产生的根本机制之一。其本是自然之道,无须“教育”,但在功利、流俗与欲望面前,人的本性反而异化了(马克思语)。所以,卢梭在《爱弥儿》中的第一句,便是大声疾呼:“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與“自然”相对的,是“人为”。卢梭极力反对任性妄为,或自以为是的教育。有意思的是,汉字中的“伪”字拆开来,正是一“人”一“为”,看来我们的祖先也早有慧见。相较于“天然去雕饰”,再极致的奇技淫巧,也等而下之。
那么,“自然”的特征有哪些?卢梭说,一曰真实。“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在自然界,有欣欣向荣的万物竞生,也有风刀霜剑的刻骨蚀魂。因此,在《爱弥儿》中是看不到童话教育的。童话中的人物塑造、价值立场均过于简单鲜明,致使孩子也天真地以为,善与恶的界限,正与邪的分野,清晰可辨,永不变化。所以,卢梭多次给爱弥儿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其将人在自然风雨中的绝境求存展现得淋漓尽致,叫人喟叹;人类不屈的精神与探求的勇气也更具教育意义。做到这一层,方有“天地无亲,常与善人”的境界。这其实正是卢梭的理想所在。
“真实”还体现在社会上。现代社会不像传统的以血缘、地缘、族缘为根基形成的,而是由无数陌生人的“契约”联结而成。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影响一人一事成败的往往是多重因素和多重关系。我们在教育孩子努力勤奋的同时,还要提醒他们:这个世界也有许多努力没有回报的人,或太过努力而身心俱毁的人。社会的真实(进一步说,是人性的真实)可能比大自然的真实还要残酷无情。卢梭用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他在书中不竭余力地保护和保持爱弥儿的“淳朴”,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现代人自诩高端雅致的“文明”,字落千钧,意味深长。
有了“真实”做基础,“秩序”作为自然的另一个特征才有思辨意义。卢梭不拘泥于古法,提出许多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是“异说”“邪说”的论调。他与爱弥儿讨论“政府”时,明确提出:无论是民主政府、寡头政府或专制政府,都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科技水平和思想境界下,一切满足于当时当地要求的,就是合适的政府。概而论之,核心标准只有“自然”二字。同理,如果将国家、政府微缩于个人看,是“美”最重要,还是“德”为先,抑或是“善”为本?恐怕都不是。唯一看的是他这个身心年龄段真正需要什么,以及是否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不妨引证一段原文: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正是有了上述解读,卢梭在教育中提出了“自然后果法”:让孩子体验个人选择的自然后果。立于雨中,必遭湿淋;拒吃食物,必受饥饿;忘穿外套,必挨寒冻。这种方法,用直接的体验取代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惩罚,从中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学到经验。笔者的孩子,小时候贪玩,放学后或是课本没带,或是作业没带。起初还帮着去拿,结果“涛声依旧”;后来不再回取,由他独尝交不了作业的苦果。自此一遭,孩子未曾再犯。看来,在自然后果面前,任何人均会“追求进步”。
教育之法二:消极教育法
康德说:“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事物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提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卢梭发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所谓“内在本质”,即人的内在秩序。“自然后果法”虽不是万能的,毕竟有些危害健康或引发危险的后果,是不能让孩子体验的,但尊重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的根本秩序,则是卢梭一以贯之的。
公元1722年前后,10岁的卢梭在瑞士的一个乡村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卢梭在朗拜尔西埃牧师家里学习拉丁文和各个科目。朗拜尔西埃先生对教学从不马虎,但也不布置过多的作业。所以,卢梭在求学时代从来没有感到厌倦,所学的东西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而且终身记得。他甚至在《忏悔录》里回忆老师家里有块“充满了阳光的小花园”,同学们把地上的土掀开,发现撒下的种子发了芽,大家欢呼雀跃。
卢梭的这段少年场景,与12岁时的爱弥儿有相近之处,于是,许多内容成了他自己成长的“复刻”。卢梭针对这一年龄段,提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自然教育主张,即消极教育法。此处的消极,指孩子的理性思维还未形成时,教师无须过度说教,而是让他们的天性自然释放,身体与心理更为自由地发展。甚至在此年龄段,对儿童的教育应是“反效率”的。比如,他们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情,一个缺胳膊断腿的塑料小人或打印机的空硒鼓,就足够“黏”在手里玩半天。
谈到这里,不得不说《爱弥儿》中另一个惊人的观点:教育不是争分夺秒地抢占时间,恰恰相反,而是要“浪费”时间。“浪费”就是一种意义存在,在“浪费”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感官逐渐放松,慢慢发展,步步完善。他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才能以最舒服的方式呈现,张扬生命,唤醒理性。那么,教师应该做什么呢?卢梭的答案是:无为而无不为。他们所做的其实不是“教”,而是“导”,即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制力,并意识到教育与切身利益相关,最终成长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如果再用发展的眼光看,卢梭的犀利判断振聋发聩:“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的时候会加倍地收回来的。”这句话反过来说便是: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比在那段时间一事不做的损失还大,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回顾当下,教育圈最怕遇见的,就是那些异常“勤奋”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他们没日没夜地用错误的管理、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方法,施以“爱的教育”,得到的结果却只是“毁人不倦”。
当然,消极教育法本身并不消极,它只是提醒我们:教育也是需要做减法的。特别是当我们转变立场,俯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时,会发现成年人自负的理性或自满的经验,其实是多么的浅薄和可笑。“儿童是成年人的老师”,蒙台梭利的提醒与卢梭的观点异曲同工。
教育之法三:积极教育法
当孩子过了12岁,尤其到15岁之后,理性觉醒,人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且占据主体地位。此时的自然之道应转为积极教育。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提到孔子是这样读书的: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这种欲罢不能的读书状态,正是发自内心地被知识本身所吸引,才忘乎所以地投入其中。
卢梭读书的时候,是否也有这样的状态,我们无从得知。但一个人的思辨力、求知欲与好奇心,在这个生命季节里必呈爆发式增长。如此节点,对孩子的精神发育而言,是“物质无能为力的终点,也是思想有所作为的起点”。他们叛逆的心理、张扬的个性、极端的主张、波动的情绪等,均如火山般喷发。卢梭相机而动,主张在纯粹理性的提升上,教师应积极作为,强化干预。比如,通过对情感的教育、性别的看待、美育的实践、劳育的助力,深掘人生意义。这也是卢梭在陪伴爱弥儿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美育来说,卢梭特意写道:“审美力是对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常常随着社会的习俗、风气的熏染而变化,有时候还会变成“审丑力”,或是审美疲劳,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判断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陋的。如今的初高中,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老师会进行“知识惩罚”,诸如把生词、词语抄若干遍,或者把数学题做若干道。审美和审丑的次序颠倒,令人难解。也许,孩子本来挺喜欢语文、数学的,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语言学家、数学家,但“惩罚”让其心生记恨或怨念,原本美好的可能性近乎全无。知识或劳动,能助人增进智慧,强健体魄,都是美好之物,但扭曲的“德育智育化”,让学生产生厌恶感和羞耻感,实在可惜。
对此,卢梭强调,审美的关键在于对自然的理解核心上,教师不可漠视。学生有爱美、审美、示美的需要,我们就应及时呼应,寓教其中。笔者曾听前辈谈起一例:班上有一名学生,发现每逢雨天,同学们的雨具就被杂乱地堆放在教室后墙,既不卫生也有碍观瞻,于是便悄悄从家里带来木条、钉子等,在后墙上钉了两排挂钩。这位老师发现后,准备在全班表扬做好事的同学,便选择了这样的时机——一个下雨天,她请全体同学转身向后看,只见雨衣雨伞挂成两排,色彩斑斓,整齐有序。伴随着窗外沙沙的雨声,她饱含感情地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创造了美的同学!”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做好事的同学,为他热烈鼓掌。
青春是一条绷紧的弦,我们要在弦上歌唱。《爱弥儿》中就有不少类似的情节设定,将人生花季雨季中的“疾风骤雨”均处理得“润物细无声”。德育之精妙幽微,令人叹为观止。
结语
对《爱弥儿》,本文只是提纲挈领,所谈也不过沧海一粟。更多精彩的育人智慧、德育昭示,还是建议大家自行研读。最后,行文结束之前,特以卢梭最具代表性的名言共勉:
“在萬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