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还有另一个名字
2023-04-26沈丹
沈丹
案例中的小东来到新学校,为了获得新同学的认可,主动提出帮忙完成打扫卫生工作。其实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对于学生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们需要快速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如果难以融入新环境,就会寻找可以突破的“口”。也许是有同学暗示,也许是小东自己提出的,于是“代为打扫卫生”就成了小东融入同学群的一个敲门砖。
乍一听到这样的事情,班主任的判断可能是:小东这个学生真不老实,竟然用帮忙打扫卫生去获取同学的好感,把班级风气都带坏了。接着,看他唯唯诺诺地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班主任可能又会想:这孩子刚转来,没什么朋友,真是难为他了。但是,班主任如果只用“对错”去评判行为本身,那么很可能会错过一个教育机会。
其实,“讨好”的背后有“主动”
先说说“转学”这个事情本身带来的影响。来到一个新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与同学,孩子的不安与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一种情绪下,较为内向且不善言辞的孩子基本就成了班级角落里的陈设。他们总是看着同学嘻嘻哈哈的,从开始的“期待有人邀请”到慢慢习惯“孤单一人”,由开始的“也想去”到最后“算了吧”。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老师、同学、家长都是事情发展的可变因素。自己能勇敢主动寻找朋友,老师能关注引导推入班级,同学能热情友好伸出小手,家长能积极帮忙化解僵局,对于转学生而言都有莫大的意义。而更多的时候,他们遭遇的是老师的无视,同学的漠视,家长的忽视。
值得欣喜的是,案例中的小东愿意去争取新友谊,争取融入新群体的机会。一般情况下,转学生融入新集体有两个路径。第一种是学业上赢得老师的关注,进而在新班里有立足之地。第二种是交往中获得同学的认可。案例中的小东,他主动出击采取第二种方式,想通过“代为打扫卫生”来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也许在旁观者看来,这是“被欺负”“受委屈”,但他自己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先示好”也是打开局面的一种方式。所以,班主任了解到这是小东的“讨好”行为后,不能停留在行为的表象,要看到他急切想融入新集体的主动。
其实,“讨好”的背后有“缺失”
案例中小东身上的“老实”“家境困难”等背景标签是他融入新环境的绊脚石。老实的孩子,其实就是不善言辞,不善于主动打开话题或者加入话题。老实的孩子,其实就是没有可以显露的优势,无特长傍身。加上家境不殷实,让他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案例中的小东从外校转来,对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或转学的主要原因等方面,班主任一定是有所了解的。加上小东性格老实,班主任应该预见到这样的学生要融入一个新集体是有困难的,而对于班级的整体氛围班主任应该也有数。也许刚进入班级的第一周,班主任也給予小东一些关注,安排了合适的座位,但显然例行常规式的介绍并没有帮助小东真的走进集体。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这样家境贫困的转学生面对其他同学时那种“不敢”的滋味。
不过,好在班主任善于观察,很快发现了小东经常打扫教室的行为。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小东主动帮同学“代为值日”“为其打扫”,班里其他同学一定也知道。而在那段时间内,并没有同学提出质疑,或把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这是不是说明,整个班级的同学都默认新同学的“讨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或者,这仅仅是因为小东本身的特殊性。我想,小东主动“讨好”的背后,无论班主任还是同学们都是有缺失的。
其实,“讨好”的背后是“契机”
当然,教育本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面对小东的遭遇,看到小东为了“讨好”而频繁打扫卫生,班主任也许会又气又急,批评其他学生。这样做表面上是为小东“出气”,实际上却把他推入更艰难的境地。所以,我建议通过班级晨会、队活等形式,巧妙切入,打动学生,真正帮助转学生融入集体。
用一封信触动师生心底的柔软。我们永远要相信孩子是“善”的,任何时候他们的内心都埋藏着善的种子。同学为什么不接纳新同学,甚至有“欺负”的行为,那是因为彼此不了解。此时,怎么做才能真的帮助小东和其他同学呢?如果直面事件本身,判定彼此的对错,轻易给此次事件定性,那么最后小东就是“背锅者”,甚至会被扣上“告状”的帽子,从而被同学们真正排挤。
所以,班主任了解实情后,在理解小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追问:“看到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玩,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同学找你玩,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追问让小东说出内心的渴望,说出代为打扫卫生背后真正的心声。这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小东把内心对这次转学的害怕、对班级的向往、对友谊的渴望一一写下来,不提及打扫卫生事件,只说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后,请语文老师润色,利用晨会时间把这样一封特殊的信——《来自一位转学生的独白》,让班上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读出来。
此时,班主任无须再多说什么,同学们透过文字既看到了小东内心的不安与渴望,也看到了自己这段时间忽略新同学的行为,萌生了浓浓的歉意。
用一场辩论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交往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要在错误中寻找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契机。虽然班里有人利用新同学对友谊的渴求,把自己的值日工作转嫁给他人,这种行为应该被批评教育。但是,这件事涉及两方同学,有同学们的“动机不纯”,也有小东自己的“想法简单”。班主任如果一味批评,不仅无法帮助小东融入新集体,反而会激化大家对他的敌对情绪。
但是,我们可以隐藏教育意图,通过增加教育弯道来达成教育目的。几年前,笔者也遇到过这样的一位转校生。他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可,经常赠予同学新文具。当家长向我反映“总是少文具”时,我才发现了端倪。他不停地跟我说:“老师,我是自愿给同学的。”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已有的同学关系,也为了这类行为能够从思想深处得到修正,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当同学突然送我一件新文具,收不收”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如何交往”“什么是友谊”“真朋友与假朋友”等话题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老师组织辩论的真正意图,同学们既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也明白了相互交往的正确方式。“弯道”让一切水到渠成。
用一次恳谈消融事件阴影。面对这次事件,我们应该把目光聚集在小东这样的转学生身上,找合适的机会与他单独聊聊。除去事件本身,小东在性格上是有弱点的。相比现实生活,班级内的交往相对简单,同学之间的事件属于一种成长发展契机,但班主任也应该注意到事件中的一些隐性内需。
要知道,小东在寻求友谊的过程中,有了“讨好”的行为,这对于他以后的人际交往是有害的。通过前面一些活动,小东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但其内心害怕、渴望等系列情绪如何化解,怎样才是融入新集体的恰当途径?他依然没有正确的理解,如果再次转学,他也许依旧去“讨好”其他同学。因而,班主任在后期还要多开导小东,理解他来到新学校的恐慌,支持鼓励他强大自己的内心,积极化解成长中的各种消极情绪。在聊天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从小东自身的优势出发,给他一些融入新班级的小建议,激励他去尝试,逐步获得信心。当然,班主任也可与家长沟通,聊聊稳定的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转学适应期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关注。
教育的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沉下心去深思,那些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成长的未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