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2023-04-26方昕

新班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东交友友谊

方昕

案例中的小东老实内敛,为了结交新朋友去讨好别人,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忽视了自身感受,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讨好行为的背后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个人原因。小东刚转学过来,接触一个新环境,需要通过交朋友获得身份认同。另外,小东家境贫寒,有些自卑,自我价值感低,害怕同学不愿意和自己交往,所以想通过讨好同学的方式求得关注,求得群体接纳。2.家庭原因。据研究,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缺乏足够的家庭情感支持、父母监管教育等,更容易与不良同伴接触交往,进而出现行为偏差。小东的父母忙于生计,不能给予小东优质的陪伴,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严重自卑,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讨好行为。3.班级问题。良好的班风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也体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促使同学间形成和睦互助的关系。反之,如果班风不正,则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判断。

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明交友之意,解锁快乐密码

想要和对方成为朋友,第一步必然是被对方欢迎和接纳。然而,年幼的孩子对于朋友的概念是懵懂的,很容易滋生一种病态的友谊观。班主任不必急于否定孩子以讨好他人来获取友谊的行为,要先理解这是孩子心理上的需要,继而通过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和他成为朋友的?”“你欣赏他的什么呢?”“他喜欢你的哪些方面?”“你们吵过架吗?又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让孩子找出朋友的优点和自身的优点,并引导孩子尝试解决人际冲突,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子理解友谊的内涵。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朋友的感知和理解不同。案例中的小东对朋友的理解应该还停留在玩伴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在乎友谊,只要有朋友就行,哪怕对方并不友好。我们可以问小东:“你交到朋友了吗?你们怎么成为朋友的?你欣赏他身上的哪些特点?”“谁把你当成朋友?他可能欣赏你的哪些特点?”“我发现你为他做事情并不开心,是这样吗?”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可以促使小东思考朋友的本质特征,引导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意识到讨好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友谊。通过聊天初步判断孩子的交友情况后,班主任还可以和小东讲述真正的朋友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告诉他“真正的友谊会让人开心,而不是为了哄别人开心”,帮助小东建立对好朋友关系的认知,让小东从讨好别人转向关注自我。

为交友助力,解锁方法密码

社会情感能力是可教可学的,在小学阶段,通过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得到极大发展。班主任可以经常召开以“学会交往,友好相处”为主题的班会或者团辅活动。活动伊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如“喊数抱团”的破冰游戏活跃气氛,主体活动围绕“交朋友的秘诀”这个主题,引导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积极讨论,每组至少提取3个关键词,分别记录下来,再在全班交流。在讨论中,孩子们会认识到真诚、友善、互帮互助才是交朋友的秘诀。孩子在交往中难免发生一些小争吵、小摩擦,我们也可以借助动画短片《独木桥》,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把各种处理矛盾的情景展现在孩子眼前,他们在开心一笑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处理朋友之间矛盾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除了动画短片,我们还可以借助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谁来抱抱我》《我不一个人忍耐》等都是不错的绘本。在正面教授孩子交友技巧的同时,我们也要教给孩子一些表达自己底线和观点的话,预防校园欺凌。

英国心理学家雅基·马森曾经为讨好型人格写过一本书:《可爱的诅咒》。他在书里提出“BEAR四步法”,用来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冲突。“BEAR四步法”的第一步,Breathe呼吸,即调整呼吸,缓解面部表情,软化正在传递的非语言信号。第二步,Eulogise赞扬,即真诚地赞扬你们目前所处的沟通与关系状态,消除对方的敌意,让对方有安全感。第三步,Accept接受,即接受对方的不同意见,仔细聆听,不要打断对方。第四步,Respect尊重,即尊重对方的言行举止,但仍然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这就是告诉孩子在遇到不愿意做或比较勉强的事情时,既能和同伴好好沟通,又能懂得拒绝,让自己不受委屈。我相信,案例中的小东在这样的班级活动中不断体验成长,一定会收获真正的友谊。

提升“软件”技能,解锁发展密码

不难发现,受欢迎的孩子大都自信阳光,而没什么朋友的孩子大多比较自卑。在心理学中,一般将自信称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3岁以后,孩子会脱离家庭,来到幼儿园,走进学校,步入人际社会。这时候,他们自信心的来源,从最初的安全感转变为人际关系。如果孩子在与同伴、同学、老师或其他人的互动中能得到关注和支持,他们就会乐于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内心建立起强大的自信。相反,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他们就会觉得和别人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从而感到特别沮丧和失落,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同伴交往大有益处。

老师可以设计类似“鼓掌游戏”“画圆画方游戏”,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通过挑战性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勇于尝试带来的成功体验。还可以让孩子重温自己曾经成功的景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我能行”的具体例子,体会成功带来的自信和快乐。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能力。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甘于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不想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也不愿冒险。而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是每个人尤其是渴望成长的少年不可或缺的。案例中的班主任可以给小东分配一些班级任务,让小东在任务中得到锻炼,认识到获得友谊的方式应该是提升自己,增强自信心,而不是讨好他人,同时让大家看到小东的能力和服务班级的热情。

提供心理营养,解锁支持密码

一个孩子为什么人际关系好?为什么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什么能够独立自主?为什么活得自信有价值感?这一定是孩子的父母给了他足够的心理营养。案例中小东的班主任可以和其父母取得联系,客观陈述小东在人际交往中的困境,希望家长能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并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予以指导。第一,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你好好学习,妈妈好爱你哦!”“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些话语其实都在暗示孩子,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而换一种说法:“今天你做错了,但爸爸妈妈并不会因此就不爱你,我们永远是你的朋友。”——这种无条件的爱才会让孩子有自信和勇气去做自己。第二,正向回应孩子的社交困惑,培养孩子积极的社交思维。有的家长面对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或许会说:“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忽视孩子对朋友的渴望,导致孩子变成一座孤岛。有的家长或许会说:“就你蚊子嗡似的和人说话,谁愿意和你玩?”这种打击式回应,不仅会磨灭孩子的自信,还会让孩子对交友心存畏惧,变得自卑内向。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把这个给他,他就和你玩了。”孩子从中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通过讨好和他人交往。作为父母,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共情孩子的感受,明确问题所在,给予孩子一些正向引导。第三,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勇敢展示自己。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坚持做好自己,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吸引真正合拍的朋友。家长平时也可以多留意孩子身边的小伙伴,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一些活动,帮孩子创造和其他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巩固友谊。

孩子会在一段互相尊重的关系里体会友谊的滋味;也会在被冷漠对待、被拒绝的过程中学会辨别真正的友谊。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积极关注,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猜你喜欢

小东交友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孔子论交友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闲谈“交友”
洗澡
友谊之路
妈妈的爱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