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23-04-26冯玉江
冯玉江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简要介绍入手,探讨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对几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型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以了解数学教学的基本程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最能反映规则、最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几种基本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为基础,经过我国教育实践探究,从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及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实际应用,以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论为理论依据,经过我国教育实践演变,最终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课堂常规教学模式,也就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让学生对方程理解得更透彻,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过程,并在讲授过程中对各个步骤和格式进行归纳,再与学生一起通过各种习题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数学知识可能会超过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自我感悟能力,因此在应对这些数学知识时,教师必须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和外化处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用来启发相关数学原理的方式,通过构造观点、提出问题以及相关假设和推论进行验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教师便可使用探究式的相关教学模式。具体来说,A、B之间有一座大山,为了测量A、B之间的距离,便可选取一点C使A、B、C三点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并以C点作为辅助点在AC和BC的边上分别找到中点E和F,这时便可通过测量E点和F点来确定相关长度,认为两倍的EF长度就是A、B的距离。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该方法是否正确,可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便可逐步发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数学原理,再由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原理的了解,对知识点运用得更加灵活。这种方式也适用于一些较抽象的数学原理,如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及开口方向的探究;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等探究。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具有较长的历史,在古代孔子和学生的讨论、苏格拉底和学生的交谈等都是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形式阐述相关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来说,讨论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相互问答,以更好地传输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了解,对相关科学原理的理解更深刻。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并将问题转换成数学形式,再组织谈话进行经验总结,从而完成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便可对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如可以利用竖直上抛的物体离地面高度及抛出时间,提出什么时候物体的高度在五十米、扔出物體多长时间后物体回到原地或者物体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小组内交流,最终探讨出一种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法。讨论教学模式是最灵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教师更了解学生,创造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即使胆小内向的学生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案。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探究的关系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最简单的直接讲授方式,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制约。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具有对教学内容探究的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讲授方式,在课堂中展开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探究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总结和分析重难点,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述,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教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数学内容的高效讲解和教学进度。
具体来说,在数学定理和定义教授中不应进行太深入的探究,这些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且实用。而一些其他内容,如相似的判定、三角形的全等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就具有探究意义,通过探究能够让学生对内容更加了解,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坦然面对。对此,教师应通过设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积极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相关体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探究过程看似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例如,对“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就为后续“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做好了铺垫,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数学理论体系要比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得更深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自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有效培养自主意识。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将较多时间用在数学内容的探究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处理教学进度,达到教学进度与教学探究两不误的效果,从而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完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以促进学生对身边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究,通过不断思考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学习完“函数”后,教师便可利用函数分段的知识让学生对电费的使用和收费情况进行计算和比较,以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对函数的分析、画图像、画表格等得出具有权威性的数据,提出对电费收取及合理用电的建议。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节假日商场的促销活动,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并进行探究,分析商场打折促销的真实性……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并提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将数学应用在生活中,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实时利用,可以让学生长久地记住数学知识,从而发现数学的美,愿意花更多精力学习数学。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开发思维,有利于在各个学科都取得进步,用数学思维去了解身边的世界。
(三)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的交互性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通常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使教学环节无懈可击、环环相扣。这种方式虽然好,但弊端也很明显,教学流程过于严密,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思考时间,只是机械地跟随教师的节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刚性设计转向柔性设计,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本就是围绕师生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展开的。由此可见,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交互关系至关重要,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实现数字化教育,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相长,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師便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自身也可以获得全新的教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步步地提问、一点点地分析,使课堂学习氛围达到高潮,在遵循数学教学一般规律的同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水平,实现课堂的优化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设高效课堂模式的反思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教育是数学论证课程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利用数学模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第二,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方案的基本内容上,适时地进行评价。有效的课堂必须从效率和整体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强化反思和时间管理在课堂中的作用,并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模式的发展。第三,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调节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喜欢学习”、“会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关注教育改革。第四,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为课程现代化提供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有多种教学策略,学生和教师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有效课堂。数学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同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应用需要教师不懈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各种模式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