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研究
2023-04-26李书林
李书林
语感是一个人具备的可以直接且快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反映其语文水平。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将语感作为核心的教学要素,发挥语文课堂教学阵地作用,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让学生懂得体会语言内涵,吸取语言表达经验,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初级的语文学习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用多媒体刺激感官,增强学生语言感知
在信息爆炸时代,语言文字材料承担着传播信息的重任。只有具备较强语感的人,才能从语言文字材料中高效率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因此,当今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一个重要要求,即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语感水平。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材料,承担起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教学责任。
如今除了语文教材中静态的语言文字材料,多媒体也成了动态语言文字材料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聆听多媒体音频或者观看动画视频,让听觉和视觉同步,使其在看到语言文字、听到音频或动画视频的原声时,就可以对眼前的语言文字產生不同的感受。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这篇课文的配乐朗诵视频,舒缓而温和的音乐响起,学生的眼前出现了“燕子”的图片,看到了身形矫健、灵活的燕子在大自然中飞翔。与此同时,学生听到了一个声音正在有感情地诵读《燕子》这篇课文。诵读者吐字清晰,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节奏把握得十分到位,该轻缓语气时又轻又柔缓,该放重语气时又略微压低声线,将每个句子的音韵和旋律都表达出来,给聆听的人带来了多重的感受。
学生在视听这个诵读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动态的语言文字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便于他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材料产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因此,在学生第二遍聆听时,可以将自己的视线焦点落在课文上,让自己的耳朵细心地聆听诵读音频的内容,然后跟随诵读者的一句句诵读,在脑海中联想出与眼前的静态语言文字有关的画面。比如当学生听到诵读者念到“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这个句子时,能够体会到诵读者断句分明的诵读节奏,“一身”“一双”“一对”这样的词语颇具音律韵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节奏美和结构美。同时,学生在脑海中仿佛有一只懂得绘画的手,先是画了一身五黑的羽毛,然后画了一双剪刀似的尾巴,再画一对充满活力的翅膀,这些要素组成了一只可爱又活泼的燕子。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中事物形象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学会将静态语言文字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可感画面。
随着学生一步步聆听下去,眼前课文中静态的语言文字仿佛成为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组成了一个个直观的画面。比如学生聆听到“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这种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时,可以感受到诵读者轻缓而温和的语气,仿佛身边真的有春日的轻风拂过,也进入相应的自然情境中,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正在这样飞翔的燕子。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感知会逐渐进入佳境。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营造情感交融氛围,在情感投入中感知
一篇文章拥有了情感,才意味着拥有了生命。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编排的许多文章都体现了富有情感这一特点。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课文中呈现的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的世界,然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时,体会作者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递的情感内涵。如今教师要以语文阅读教学为阵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能力,还需注重营造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既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又能投入自己的情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感知。
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文章全篇都充满着丰沛的情感。教师要通过以情导读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不断地领悟文本语言的情感,然后有情感地对课文进行朗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插图,根据情境图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火车在人们离别的场合中是非常常见的,他们站在车窗中究竟在向谁努力挥手告别呢?”教师以“离别情”为切入点,让学生走进了充满情感的文字世界,文章中的第一句话就激发了学生对“离别情”的情感认知,仿佛看到了大娘在不断地给可爱的战士们送别,让战士们感动又不舍,只能挥着手,劝大娘停住送别的脚步。
文章中开头的句子也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阀门,伴随着学生逐步阅读文章中每个拥有丰富情感的句子,他们对乡民与战士之间一家亲的情感有了深刻的认知。比如文章中描绘大娘为了给战士补衣服,几夜不合眼的场景,既体现了战士心中感动、感恩、心疼的情感,又体现了大娘对战士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情感,温暖学生的心扉。文章中还用“慈母般的温暖”来进一步描绘这种情感,又给乡民与战士之间的情感赋予了新的情感色彩——母子般的情感。学生此时在体会到这种情感时,会调动自己心中同样的情感,身临其境地感知课文中语言文字承载的情感。
随着学生不断投入情感,逐步深入文章中的情感世界时,还能看到一向刚强的小金花不舍落泪的场景,看到架着双拐也要来送别的大嫂心中浓郁的情感。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亲自朗读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诵读语气,将用语言文字组织而成的情感世界再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应有的语感能力。
三、重视生活认知积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敏锐性,不仅要让学生细细地揣摩语言文字,还要让学生将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语言文字进行敏锐的感知。因此,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累积起来,累积得越多,越是能够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形成敏锐的语感。教师要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以语感培养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深刻感知语言内涵。
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关的某事物或某事件进行描述时,要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建立语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课文中提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的情节,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准备过年时的生活场景:“你们在准备过年时,会做些什么?作者在文章中讲到这件事时,他眼中的孩子们会做什么事情呢?”学生走进课文时,可以抓住“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等关键词语,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句子中表达的具体生活场景。小学生在春节期间,对这些事物的喜爱程度依然比较高。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理解孩子们在准备过年时买这些东西的心理,理解孩子们对过春节的期待和快乐之情。
文章中还有一些略写的内容,教师更是可以让学生结合一定的生活认知经验,对这些略写的语言文字进行有效感知,挖掘简洁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涵义。比如文章中只是简略地提到大人们预备过年的各种东西,用“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等几个词语来概括了一个本来非常忙碌的画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回想自己家中长辈在过春节时忙着准备各种东西的生活场景,从“吃的”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春节时看到的各种小吃美食,从“喝的”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爱喝的饮料,从“穿的”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家中人人穿新衣的景象,从“用的”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春联、窗花、鞭炮等各种增添春节气息的辅助用品。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文字,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下的语言学习效果。
四、发挥学生逻辑思维,促使学生有效感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教师可以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关系,尝试发挥现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与分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情感的变化。而作者的看法改变、情感转化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把握好语言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的看法、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过程。
比如在第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就明确表达了自己一向讨厌母鸡的观点,然后详细地描述了母鸡身上让人讨厌的每一点。文章中的“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这个句子就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关系,反映的是母鸡的叫声贯穿在“前院→后院→前院”这个路线中,让人感受到它的叫声无时无刻不在。随后,作者还详细描写了母鸡的声音本身也让人讨厌,还从空间关系、声音特点等方面传递了作者心中对这种声音感到烦躁的情感。比如母鸡的声音有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的特点,母鸡的声音或出现在墙根边,或出现在田坝上,用“顺着”“沿着”“扯长”等词语来描述了母鸡的声音,能够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不同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课文中描写了作者讨厌母鸡的场景时,除了描写了母鸡常出现的身影、常让人听到的声音,还描写了母鸡永不反抗,公鸡却欺辱鸭子、其它母鸡的画面,随后又转回了母鸡的叫声上。只是这次的声音有所不同,仿佛是一种发了狂又带着炫耀意味的声音,声音大且吵闹。这也为作者的情感转变埋下了伏笔,作者写下了表达事情转折点的语句,随后描写了母鸡让人产生喜爱之情的画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种有逻辑的变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尝试根据相关的逻辑关系,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刻的感知与理解。
培養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增强学生语感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分析语言文字蕴含的逻辑关系,在感知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
五、引发学生丰富想象,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喜欢想象的阶段,他们还喜欢展开想象,在想象的世界里描绘一些天马行空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课文中的一些富含想象力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相应的联想,让学生在想象的前提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我”变成一棵树时的具体场景,然后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文字来展开想象:“‘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变成一棵树的愿望,没想到这个愿望实现了,身体痒痒的,自己的身体变成了树的躯干,身上有不少的小树枝从这个‘躯干’冒出来,‘我’变的这棵树上有许多的东西……”学生在想象力被启发的过程中,会沿着课文描述的画面展开丰富的联想,仿佛眼前真的出现了由人变成一棵树的场景。
教师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各种能够激发自己想象力的关键词,围绕这些关键词来发散思维,让脑海里充斥着自己想象的事物。学生可以从“鸟窝”这个关键词语入手,感知课文中各种描写“鸟窝”的句子,或者感知课文中与“鸟窝”有关的句子,体会作者围绕“鸟窝”展开的丰富想象。在学生感知这些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想象。比如作者在课文中描写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有三角形的,也有正方形的,还有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等等。学生可以受到作者这种想象力的启发,创造性地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各种形状的鸟窝。学生还在这些鸟窝上增添了自己的想象元素:各种形状的鸟窝有不同鸟类的雏鸟,有雏鸟的父母给它们喂虫子吃的情景。随着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发现变成了树的“我”也被自己还是人类时的妈妈投喂。这无疑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对课文中的其他语言文字进行自主性的感知与理解。
学生能否根据语言文字来展开个性化的想象,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知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想象力这个要素对学生语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在语文阅读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感知课文。
六、结语
总而言之,语感考查的是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快速感受能力,要在语言鉴赏、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将当时产生的复杂心理感悟浓缩到某个瞬间,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独特感受。教师要认识到语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语文能力,引导学生在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学会感知字面信息,追溯语言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潜藏的信息,体会语句的音韵和气势,学会通过心理描摹出语言中意象的形色状态,领悟语言独特的意境情感,最终让小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其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