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体验活动 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023-04-26汪羊城
汪羊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学科,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目标。但是,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重知识灌输轻学生体验,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低等。体验式教学则能够丰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小学政治教师应结合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分析了体验活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之不匹配的是,许多人道德水平却仍停滞不前。在丰富的物质生活被极大推崇的今天,有些学生也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无法分辨或深受其害,有些小学生也会将物质消费当成是人生追求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攀比心理,不能正确认识消费。此外,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对各种保险、信用卡等金融产品的使用不当;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一些人存在暴力倾向;影视作品中过度渲染暴力、血腥场面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和道德素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活动开展原则
(一)引导性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生活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利用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引发认知与反思。例如,教师在讲授“面对危险我们该怎么办”这一知识时,可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面对危险该怎么办?”并指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有同学被抢劫怎么办?如何在危险中保护自己?”等等。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从而掌握知识。
(二)主体性
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应注重对小学生个体发展、精神发展以及能力发展三个方面的指导与培养。通过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深入思考,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中涉及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与总结。
(三)情感价值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抓住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情感要素,通过言传身教、情境创设等方式来引起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共鸣。如在讲授“诚信”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关于诚信故事的影片,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或让学生写一写《诚信的故事》和《诚信的哲理》。再根据上面所列举的例子讨论一下自己对该主题内容的理解。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此外,教师还应抓住教材中涉及道德与法治教学主题的情感因素——社会公德教育这一内容。通过组织小学生开展以“做一个有社会公德心、有爱心的人”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来培养小学生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务劳动、敬老爱幼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結合实际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基础,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也是来自生活与实践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体验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根据经验展开活动。例如:“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哪些?”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权利。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引导小学生思考他们自身在未成年人阶段犯下的错误是否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人生,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做才能减少和避免这些错误。
三、结合体验活动,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分析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修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家庭与社会、自然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家庭调查活动。如: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卷法对自己的家庭进行全面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身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同学们不仅对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处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还使学生更加懂得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又如: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如:教学《我们是怎样过六一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孩子们在学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场景录像和自己班级庆祝六一儿童节时的快乐画面录像。这样不但调动了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而且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材内容。此外,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活动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和把握。如:“公民有哪些权利?”教师可将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以图片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怎么做才能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或者“假如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体验活动
自主体验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建构自我发展的活动。自主体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对自我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一类体验活动主要包括:小调查、小研究、小议辨伪、小报制作等。如在小学思想品德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这样内容:“同学们,你们有过爱别人的经历吗?”此时我会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任务:请同学们回家后注意观察父母做家务时是怎样做的,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又如在上《节约用水》这一课前,我会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节约用水”手抄报。这些活动都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发现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来完成的。体验活动是增强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并解决问题。其内容也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去。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体验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来增强学习效果和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教师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活动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组织相应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你会不会把垃圾扔到外面?”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品德修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活动时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小学生思想品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来引导、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等良好品德修养。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捡拾垃圾、美化校园环境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从而让他们形成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的意识。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境界而开展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时应始终以学生为本。
(三)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文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也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视频或音频文件的播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更快地理解课本内容。例如,在教学《网络安全伴我行》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文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网络的危害,并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从而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生命可贵”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总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的知识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身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养和高尚思想情操。
(四)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例如:教学《感恩的心》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应明确本次课堂教学目标,并向学生强调:本次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对“感恩”这一情感进行体验来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思考和讨论,在思考中讓他们明白自己拥有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帮助基础上。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收获情感体验和思想碰撞,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开展讨论总结,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等知识技能,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兴趣的提升。所以说,小组讨论是开展体验活动的好方法之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游戏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情境中,从而学习到知识技能和方法技能等。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老师,会如何处理类似情况?在开展教学体验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班级小学生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不同年级小学生的了解来引导其深入分析这些生活经验。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具体问题,如“在公交车上有小朋友在哭闹时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通过引发小学生对自身问题或困惑的反思使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解决和自我完善。或者在进行《我爱我家》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采访父母、看亲子节目等形式来感受家庭的亲情;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与父母生活相关的纪录片、询问父母职业、了解父母工作内容等方式来获得对家庭情况的初步认知。
(五)通过角色扮演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是小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角色扮演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积极投入到实践体验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印象。例如:在教学《我是一棵小草》这节课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草原小草的角色,并为学生布置任务:“当你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时你会怎么做?”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活动,然后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发言。通过角色扮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小草的作用,进而深化对小草所蕴含的哲理和意义的认识。可见,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品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健康心理等,为此,小学教师应重视通过开展体验活动来提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体验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