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的时代要求、实践原则与推进路径

2023-04-24张喜红

学习与探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共服务成果

张喜红,张 昕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长春 130177)

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是一个兼具时代感和现实回应性的概念命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1]16,这是“共享”一词作为政策话语在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6,党的十七大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624。这些与共享相关的提法和表述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和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要求,开创性地提出了“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4]18,强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22。共享发展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更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5]19,以共享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共享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共享发展的提出依据、内涵特征、当代价值、困境挑战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6]21,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科学把握共享发展的时代要求、厘清共享发展的实践原则、拓展共享发展的推进路径,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7]6。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新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5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9。这一转变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民需求从原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表明人民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还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发展权利的追求;二是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社会生产力落后,而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背景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全面深化,中国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生产力落后的发展状态,朝着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不断迈进。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趋势愈发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公平正义缺失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掣肘和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9]83因此,党和国家开始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进行反思与调整,努力确保全体人民拥有公平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机会,切实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基准。在此意义上,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也对共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时代要求。

1.共享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5]16,人民本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略,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共享发展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全面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要求和实际体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理想目标与价值原则,“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9]214,共享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主体动力以及发展成果的归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22。换言之,共享发展要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共享发展要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为着力点

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理解和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中的五大发展理念精准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相互贯通又互为促进,同时每个发展理念的出发点与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9]199,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制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民众总体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因而提升人民幸福感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正因如此,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率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GDP和税收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公平正义问题在发展议程中相对边缘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等矛盾依然存在,同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影响国家安定团结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公平正义有助于消解贫富两极分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只有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着力点,将共享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3.共享发展要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

共享发展理念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将共同富裕描述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0]200,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指明了生产发展的价值取向[1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同志首次使用了“共同富裕”这一概念[12]43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共同富裕的理念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13]364。党的十八大将共同富裕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与发展目标,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命题。党的十九大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新时代的概念体系,党的二十大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些论断表明,“共同致富”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课题”,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对“中心课题”的时代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9]214,共享发展的实践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引领。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原则

共享发展理念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提出的,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在推进共享发展过程中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共享理念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根据共享发展的理论意涵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时代要求,共享发展的实践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人民本位是共享发展的价值坐标

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建构蕴含着旗帜鲜明的人民观和群众观,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本位的共享理念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始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39。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5]285,并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6]11的群众路线,这既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将人民群众的拥护、赞成和支持视作评价党和国家工作的基本尺度,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人民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将群众满意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第一标准。可见,坚持人民本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新时代推动共享发展要求坚持人民本位的价值坐标,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更是实践命题,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路径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7]4。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19。发展为了人民,从宏观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微观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着力解决各个领域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其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既是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人民是党和国家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通过紧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通过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要扎根人民、服务群众,集中人民智慧、尊重人民创造,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8]71,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充分尊重人民在治国理政中的评价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各项事业建设的评判人和裁决者,把人民满意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尺。最后,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在带领广大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确保全体人民共享革命、建设和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更加畅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得以持续而生动地展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这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代化。

2.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共享发展的道路遵循

改革开放伊始,党和国家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论是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13]377的论断,还是江泽民“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9]538,都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6]186,明确“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6]186,其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5]2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源自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引与行动指南。

共享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需要以充分而平衡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因此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首先,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到并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的表现主要是不平衡不充分,这就要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发展质量不高,而高质量发展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不仅关注发展速度与数量,而且重点关注发展质量,即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其次,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受制于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相对欠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并存,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内在张力加大等。这些发展难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瓶颈,正确处理和解决由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是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5]23,并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5]24-27。再次,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艰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倒逼着党和国家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以及系统发展理念相对薄弱,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新时代以来,中国从资源的粗放式简单开发利用转变为资源的集约式综合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5]10,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41。最后,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当前国际社会大国博弈升级加剧、国际权力转移加快、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努力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考验。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如火如荼,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崛起壮大,同时也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国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将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深入对接,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

3.坚持普遍受益与合理差距的有机统一是共享发展的理性选择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应当普遍惠及全体人民。换言之,共享发展就是全体人民普遍受益,一旦将某一群体或个人蓄意排除在共享范围之外,共享发展就会异化为少数群体对发展成果的垄断式占有。需要注意的是,全体人民普遍受益虽然强调人人拥有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但共享发展绝对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允许合理差别存在的相对公平。总之,共享发展所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非绝对公平的“大锅饭”,而是注重分配合理的相对公平,是普遍受益与合理差别的有机统一。

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共享发展强调全体人民普遍受益,保障人人拥有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新时代贯彻落实共享理念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有效防止为了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必须遏制少数人对社会资源和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合理占据。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很难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因此要有计划、分阶段、渐进式地推进共享发展。首先,提倡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不等于实行简单粗暴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决不能把‘普遍的公平原则’和那种粗陋的平均主义混淆起来”[20]317,而应该是尊重合理差别之上的普遍受益[11]。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38。这说明中国要长期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政策,确保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发展,确保劳动者拥有根据自身能力与付出获取报酬的权利。不可否认,不同个体受能力大小、职业不同、职位高低等因素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各有不同。承认合理差异是当下中国共享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全民共享的现实表现和理性选择。其次,承认合理差别也应注重共享发展的补偿性。从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来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先富的人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率先或更多地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先富”不会自然带动“后富”,实现“共富”需要完善先富带动后富的体制机制,把发展型共享和补偿型共享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向“最少受惠者”倾斜的正义原则,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或改革发展中的最少受益者给予救济和补偿,使其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1],既有利于调动不同群体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共享发展的推进路径

共享发展要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设计共享机制与政策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共享政策和制度安排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发展成果共享不足,主要体现为社会群体、城乡区域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不均衡。因此,推动人民更好更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增强社会流动性,确保社会群体间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5]4,如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形、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等。尽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毫无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但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特别是要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共享发展的渐进性提示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发展成果的绝对平均,而是要分阶段、持续渐进地提升共享水平,这就需要特别注重发展机会的相对公平。合理公正、渠道顺畅的社会流动是机会均等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社会流动有助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形成开放动态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确保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当下解决社会群体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关键是增进社会流动性,确保不同群体公平享有发展机会,使低收入阶层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向上流动,从而消除社会公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心理落差,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关键是构建畅通有序的社会流动格局,合理搭建横向流动桥梁与纵向发展阶梯。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不仅要搭建横向流动桥梁,引导人力资源在地区、行业、组织和部门间进行合理流动;更要畅通纵向流动渠道,构筑不同群体在社会层次方面向上流动的阶梯,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扩大社会流动性。首先,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良性流动的必要前提。社会成员通过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社会流动能力,从而在区域、职业和社会层次之间进行自由的横向流动与纵向跃升。因此,需要维护公民受教育起点的机会公平,依法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维护学生受教育阶段的过程公平,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因人导学;维护学生受教育结果的评价公平,确保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打击教育腐败现象。其次,公平就业有助于激活社会流动,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是增强社会流动性的推进力量。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实现就业公平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渠道,因此要积极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最后,要深化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等改革,消除资源要素流动的阻力和障碍,满足人才流动需求、强化社会流动保障,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2.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提升城乡区域间共享发展水平

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为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公共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等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5]24。

城乡融合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和乡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融合发展,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进步,合理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提升改革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水平。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初、中期的城乡差别问题较为严峻;随着现代化进入中后期,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成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22]。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制约着改革发展成果的区域共享。为此,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5]25。在此意义上,乡村振兴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让农村和农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生共荣。另一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以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5]26-27。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能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共享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有序流动,强调通过合理分工和互动合作提升区域之间的共享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强化合作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实现区域均衡高效发展。改革开放的梯度发展战略和共享发展的渐进性均表明,建立健全区域政策调控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鼓励先发地区强化优势率先发展,同时反哺和扶持后发地区特色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以及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型枯竭地区、老工业城市等特殊类型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承担过特殊支撑功能,面临着特殊的发展困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区。因此,要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激活、培养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推动民生改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确保特殊类型地区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区域一体化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立健全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通过强化地区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为此,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有序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通信网络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特大城市中心区功能和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扩散,带动广大周边地区发展[23]。

3.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进程

共享发展强调全体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改革发展成果中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部分,其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共享发展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倡全体人民拥有公平可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共享发展的推进过程[11]。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社会基础。但是,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仍然不足,供给分布仍然不均衡,供给精度仍然不够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共享发展的顺利实现。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共享发展,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共享发展建立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断增长的基础之上,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基础上的共同享有。共享发展提倡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只有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建立健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广泛覆盖城乡居民、量力而行可持续的内容体系。其次,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统筹协调。共享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基础上的公平享有,是全体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而不是少数人或少数群体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垄断式占有。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然要求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统筹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统筹协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统筹推进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共享。再次,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度和可及性。共享发展是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真实享有,推动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然要求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度、可及性和便利性。为此,要保障人民拥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民群众基础性、底线性的刚性需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求,以基本公共服务权确保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为保障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权利,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常态化、制度化的形式纳入共享发展框架,确保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取使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机会和权利,继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度和有效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布局既要与人口规模、空间特征和地方发展需求相匹配,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实时优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的同时兼顾公共服务的设施质量,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符合一体化标准的要求。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的增加从整体上为实现共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供给总量的增加并不必然解决供给结构的问题,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精准供给需要明确人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进行精准识别、精准供给和精准扶弱,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式的盲目供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地落实,切实推动共享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公共服务成果
共同富裕
公共服务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