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

2023-04-24张全令王盼盼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展板父辈班会

张全令 王盼盼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全班交流、课堂检测等形式认识4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19个字,会写11个词语,能通过自主阅读、借助学习单读懂课文内容。

2.能通过对比阅读发现课文(包括整本书阅读)中记叙童年生活不同的表达方法;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3.能从对父辈的访谈中筛选典型事例,记录父辈们的童年生活故事,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并对照课文表达方法对发言稿进行修改。

4.通过“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主题班会,能围绕标准,完善修改作品,择优在主题班会中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主题班会,依据单元学习目标,我们将整个单元的学习流程设计为:发布任务、阅读推荐、学习写法、完成习作、主题展示五个阶段。五个阶段大致需要9课时。

各阶段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发布任务,访谈准备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学习任务,讨论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流程和各个子任务的要求。

2.准备家庭访谈提纲,了解父辈们的童年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明确任务,讨论流程

1.发布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2.思考和讨论后,梳理出任务初步达成的设计思路。

板块二   分解任务,明确要求

分解任务,交流讨论子任务的要求。

板块三   列出提纲,家庭访谈准备

1.明确访谈要求,设计家庭访谈提纲,提出问题。

2.运用方法,模拟交际,梳理问题,研讨策略。

3.课后完成对父辈的采访。

家庭访谈提纲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情境任务的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充分挖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明确活动流程、分解细化任务,做好家庭访谈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学习课文,拓展阅读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全班交流、课堂检测等形式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

2.通过自主阅读、借助学习单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呼兰河传》,边读边记录,梳理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2课时熟读课文,感知单元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3课时学习《古诗三首》。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预习课文,读懂内容

1.课前结合“预学单”进行自主预习。

2.交流预习,用借助工具书、请教同学等方法自主识字。

3.全班交流,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单元预学单

我会认:结合识字表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拼音,摘抄下来。

我会写:自学本单元写字表和词语表,圈出容易写错的字,摘抄下来。

我会理解:浏览单元文章,填写表格。

我会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古詩三首》学习单”(“学习单”略)。

板块二   推荐课外阅读,深化认识

1.推荐阅读《呼兰河传》,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章节,边读边记录阅读感悟,并及时梳理自己的思考。

2.品析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抓住一个或两个事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感知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与单元联系紧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三阶段:学习写法,交流访谈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发现课文哪些事情写得具体,体会写具体的方法。

2.交流讲述自己搜集的父辈们的童年故事。

3.根据阅读材料,选择情境,记录父辈的故事。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阅读《祖父的园子》,体会课文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第2课时:体会《梅花魂》和《呼兰河传》一个章节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朗读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思想情感。

第3课时:交流父辈们童年故

事的访谈,小练笔。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阅读课文,体会方法

阅读《祖父的园子》,借助阅读单,发现课文哪件事写得最具体,体会写具体的方法。

板块二   自主阅读,领会写具体的方法

1.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梅花魂》,梳理课文写具体的写法。

2.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交流《呼兰河传》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章节,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板块三   阅读《月是故乡明》

1.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这篇课文与《祖父的园子》和《梅花魂》有什么不同。

板块四   交流访谈,讲述故事

1.交流自己的访谈列表,介绍自己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访谈的。

2.讲述父辈的童年故事,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设计意图:这个阶段的学习由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深入到理解课文怎样把事情写具体。通过课文比较阅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祖父的园子》,领会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接着学生自主阅读,梳理总结课文《梅花魂》的表达方法,还通过《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章节阅读交流,加深认识写具体的方法,为之后写父辈们的童年做好表达方法的准备。《月是故乡明》是一篇写景文章,所以采用朗读的方法简化处理,主要体会文章写法与前两篇课文的不同,不作深入讨论。)

第四阶段:完成习作,交流修改

学习目标:

1.能从父辈们的访谈记录中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2.课内外联动,迁移运用表达方法,依据方法修改习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选取父辈们成长经历中的典型事例,自主习作。

第2课时对照课文的写法,自主修改,习作漂流,互相修改。

学习活动:

板块一   讨论完善习作评价标准

板块二   筛选事例,自主习作

1.回顾父辈们的成长记忆,筛选、甄别后选取典型事例。

2.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突出事情的重点,回忆其见闻感受。

3.回顾梳理课本学习中习得的写具体的方法。

4.列提纲,理思路,对照标准,自主写发言稿。

板块三   课内外联动,学习表达,修改习作

1.对照《梅花魂》《呼兰河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将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修改自己的发言稿,将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2.习作漂流,互相交流。

3.依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发言稿,誊抄发言稿。

(活动意图:习作时先回顾成长时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等方面打开思路,仔细回顾,细致描写。然后修改习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聚焦学生修改习作时的难点,提供方法支架,有效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是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感悟、互相提高的重要途径。)

第五阶段:主题展示,推优评选

学习目标:

1.分小组依据标准评选优秀作品,选出主题班会发言代表。

2.小组合作,设计书面展板,展出学生的作品。

3.参加主题班会,参观其他小组展板,交流学习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學习活动:

板块一   讨论完善展示活动

评价标准

板块二   小组交流,评选发言代表

1.小组交流发言稿,选出优秀发言稿。

2.小组伙伴倾听发言代

表试讲,对照评价标准提出修改建议。

板块三   小组合作,设计书面展板

1.誊抄演讲稿,初步美化个人展示作品,加入人物照片、画像、简介等内容。

2.自由结合小组,集体构思,整体排版,修饰美化,形成小组展板。

3.各小组布置“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展板,派代表准备介绍小组展板。

板块四   召开主题班会

1.邀请家长参加“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班级主题班会。

2.认真倾听各小组代表发言。

3.邀请家长参观各小组展板,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展板。

4.同学和家长共同推荐优秀演讲者和优秀展板。

(设计意图:本单元根据表现性评价原理,依托单元情境任务,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习作作品、优秀发言者和优秀展板三个评价标准,以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题班会发言和小组展板的各项准备工作。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小组合作形式降低了学习难度,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平台。最后的评优给学生正向的激励。课上主要用于讨论完善展示活动评价标准,评选主题班会发言者。展板制作布置和主题班会主要安排在课外以及班会课,不占用语文课教学时间。)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展板父辈班会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接过父辈的旗帜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