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述评
2023-04-24周彦李亮
周彦 李亮
陶行知先生有许多常被人提及的教育名言,比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等。这些当然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但是如果只知道这几句话,似乎很难明白,为什么先生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对他伟大人格的传承,还可以找到很多大道至简、至为朴素的教育规律,让我们不仅在精神上受到洗礼,而且可以站在近100年的时空跨度上,审视当下的教育问题,理解今日的课程教学改革。
追寻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救国的轨迹,无疑会被他在质朴的语言中对社会和教育的洞察所折服,但最为让人动容的,是他博大的爱国情怀,这也是走近他教育思想最为震撼人心之处。
一、博大深广的爱国情怀
我们在今天再一次走近陶行知先生,最为鲜明的感受,就是他博大深广的爱国情怀。他所有的教育实践和观念,都是基于这一爱国情怀之上的,没有这个思想前提,是很难理解他完整的教育思想及社会改造实践的。
他在金陵大学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即视众庶程度,实有不足。但其为可教,施以适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陶行知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正如他所说,“凡国家都有人爱,我们不爱国家,或者爱的不深,外国人就要代我们爱了。……一国的存亡,看国民有爱国的心没有。有了爱国心,虽亡必存,没有爱国心,虽存必亡。”这种爱,在他的身上更加体现为一种使命感,他在《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中說:“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动荡不安。陶行知认为,国家富强、实现民主共和的前提,是国民需要接受良好教育。因此,他寄希望于通过改造旧教育来改变民族的历史命运。因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共和国立国的要素,在国民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了解,谋共同的利益。……吾们当怎样利用他,养成互助、团结、同情等好习惯和共同了解的机会,那就全靠教育。……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916年2月16日他在给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的信中说:“我回国后将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套有效的公共教育体制”。
回国后,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认为平民教育的问题非常之大,“实可令人惊讶”。四万万人中,12岁以上粗识字义的人只有八千万人,约有二万万人是需要平民教育为他们负责的。只要有一人不会读书看报,就有一份责任未尽。这些人十有八九在乡下,大多数还是女子,平民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农人能看报、记账、写信,更重要的是需要平民具备民主国家必须的知识,从而做一个合格的国民。
1926年至1927年间,他正式提出中国乡村教育改造,认为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于是,1927年,他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务,穿着布衣草鞋来到南京北郊,创办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来到晓庄后,当时有人到燕子矶畔投江自尽,他在江边立碑:“想一想!”“死不得!”“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努力而死!”
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写道:“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他的目光,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这段话似乎就是陶行知先生本人的精神写照。
陶行知先生对弱者有着深切的同情。他爱农人、爱儿童,倡导妇女解放,让她们接受良好教育。他说:“男女也应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贫富,也应该有均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他对受到压迫、失去自由的弱势群体非常关爱。他批评当时的旧教育:“中国的教育雨不落在劳苦人的田园里。中国的教育雨专落在大都会的游泳池里给少爷小姐游水玩。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乡下去,灌溉农人所种的五谷,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边远的地带去,滋长时代落伍的人民的文化。”
他对农人的解放,集中在普及教育、识字明理的层面,力图使他们能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能摆脱传统教育中的文化压迫。他明确反对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二元论,认为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对农人施与的文化压迫。他在《自立歌》中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他告诉广大农人,我们不但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人中人,不要想去做“人上人”。
他对儿童在传统教育中面对成人世界所遭受的压迫也有深切的同情,他说:“文学是从生活里压迫出来的,我们至今还不能产生第一流的儿童文学,可见同志们还没有十分感觉儿童生活的压迫。”他尤其痛恨传统教育的填鸭做法,不把儿童当作一个生动人,只是记诵一些僵死的文字符号,不关心儿童的生活。因此他倡导小先生制、工学团、艺友制等等,让大人认识到,跟儿童学习是很正常的事。他在为儿童创作的时候也常常请教儿童,在谱写晓庄师范校歌《锄头舞歌》的时候,他也先请教儿童,他们都能听懂了,他才认为可以。
他既重视教育上革新,也重视政治上革命。“九一八”事变以后,他逐步成为爱国运动领袖。1936年7月,陶行知先生前往英国出席世界新教育会议,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发动各国侨胞,争取各地正义力量的支持。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出版发行的《救国时报》赞扬了陶行知先生以促成国共合作为己任,倡导各党派组成联合战线,携手抗日。1937年,他代拟《杜威宣言》,经杜威同意,发送给罗曼·罗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伯特兰·罗素、甘地,希望他们组织世界各地的人民,拒绝出售和租借战争物资给日本,“尽可能给予中国各种援助以进行救济和自卫”。
1939年,他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救助在战火中的儿童,同时也积极扩大宣传民主、创造的主张。他解释育才的校徽时说,“我们的三个环是三个连锁的红血轮,代表着有生命的学校、有生命的世界、有生命的历史都联成一体”。我们“要有信仰心,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要有责任心……我们要从这少数的人,成为多数的人,要用多少年的工夫?非得终身从事不行”。在抗战中他提出:“我们还要把教育开展到敌人的后方,使伪政权不得成立,日本的反战运动强化起来,展开到全世界去,使国际上的援助益为积极”“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與现实格斗,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我们所需要的是与现实格斗的真教育”。他为育才学校奔波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恩来认为,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正是秉持着这样爱国的赤诚之心,陶行知先生才在乡村师范中进行着深刻的教育试验,并寄希望于更大范围的社会改造。而这些思想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广为接受,就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造之思想主张,都有着非常坚实的现实基础。所以,要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首先要弄明白,他认为旧时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所面对的又是怎样的现实。
二、直面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
要全面理解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就要首先了解他眼中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教育及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平民为大众,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使命。陶行知先生认为,平民教育就是一种大众教育,着眼于人民的大众的解放,民族解放与大众解放是不可分的,“如果大众不起来,民族解放运动决不会成功”。他提出的“小先生制”“艺友制”等,都是为了发展平民教育。而传统教育并不关注平民教育的普及,尤其女子教育难以普及,而且把小孩子教得少年老成,成了小老夫子,教育被少数人当作私有财产占有,没有天下为公的意识。当教育不是为了人民,不是为了国家培养人,它的出发点就出了问题,因此也就必然导致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第二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教育培养的是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最后读书死的书呆子。手脑分家会培养书呆子。“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我们要大学培养与国计民生有关系的学者领袖,不要大学培养避世的隐士,出世的僧尼,不知世事的书呆子。……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旧教育“把教育等同于读书”,后来又把读书等同于会考,并且“把社会和学校割裂开来”。其结果是,“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的”。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教员们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偏狭地认为学校就是求知的地方,而社会才是行动的地方,所以造就了只知而不行的书呆子。
第三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教育培养人的方式里,是忽视人的存在的。他认为有五种人不能算作是“整个的人”:“残废的、依靠他人的、为他人当作工具用的人、被他人买卖的人、一身兼管数事的人”。教育要培养整个的人,首先就要改变教、训分家的状况。教育是教人读书,训育是教人做事。前者培养知识,后者训练品行。把知识与品行分开,思想与行为分开。更为严重的是,它还是吃人的教育。让学生死读书,用各种考试弄得大家忙个不停,没有一点空闲去传达文化、唤起大众,同时也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只许听讲不许提问,不许到社会里去活动,一路考试考下来,身体健康没有了,就进棺材。还教人劳心不劳力,教人升官发财,吃工人、农人的血汗。
在培养人的方式上,他认为我们尤其缺乏教育试验的精神。习惯沿袭陈法,“行一事,措一词,必求先例。无例可援,虽善不行”。又有仪刑他国、依赖天工、率任己意、偶尔尝试等毛病,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缺乏教育试验之精神,他认为试验是进步之源泉。因为“上头的命令,只不过举其大端,其中详细的情形,必定要我们去试验。用了种种方法,有了结果,再去批评他的好坏”。这就好像我们今天看待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的各种理念和要求,都是比较上位的,需要进一步的教育试验,才能够对其有更加充分的认识,而不是一看到这个文本就觉得困难,觉得问题很多,不可行
云云。
当时的教育现实中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乡村教育走错了方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一言以蔽之,即失去了生活力。这样的教育无法让农民自立、自治、自卫。与之相应的,中国师范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范学校与附属学校隔阂,附属学校与实际生活隔阂。这种师范教育要不就是空想出来的,要不就是从外国搬运来的,反正“不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
明确了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主张,其实都是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和困难的,为什么需要“小先生制”,让小孩子“即知即传”呢?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师范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如果不采用新的方法,要消灭我们国家的文盲,就需要上百年。为什么要去乡村办教育呢,因为农人是我们国家人口最多,也是最缺乏知识的群体,他们被传统教育教坏了脑袋,让他们只要劳力不要劳心,所以他们大多都是做着重复的劳作而没有进步。因为把读书和行动分开,所以缺乏实验、缺乏创新、缺乏改造环境的意识等等。而正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他的生活教育思想。虽然有学者提出,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着生命教育思想,包含着民主教育思想等等,但是我们这里仍然沿用生活教育的名称,试图对其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阐释。
三、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方法论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的三个基本命题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前两个命题都是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得来。第三个命题“教学做合一”,可以视为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甚至说“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这个观点从提出到完善,也是陶行知先生不断总结和提炼的过程,从教授到教学,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其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而且这种内涵完全是基于他自身的实践经验得出,也就是基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而得出,所以对教学做合一的把握,是我们理解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涵。
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它不是把三件事合成一件事,而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教学做合一意味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教学法也是生活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所以教学做合一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对生活的认识和说明。师范学校也应这样培养教师,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教学做合一就是其中的重要原理。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也同样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问要联络起来”。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不能抄袭别人的知识来传给学生,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教员,因为如果不能自新就会故步自封,既做不好研究,也做不好教师。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教学做方法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验证这个理论,他说教学做是“在晓庄一面试验一面建设起来的”。经过自己的不断调整和验证,他认为生活中也是处处教学做合一的,可以说“教学做合一是全人类教育历程之真相”“要想获得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他提出这一个思想的初衷,就是要医治“中国教育之通病”,即“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可以看出,教学做之所以能够统一为一件事,这个中心就是“做事”,“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对“做事”需要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2.“做事”不仅是教与学的中心,而且具有优先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怎样做事就怎样教,游水的事就到泳池里去学习,而不应当在课堂上教授。他打过一个比方,带学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车夫拉着跑几十里,结果学生逸,车夫苦,而且学生恐怕自己回不来;另一种是让学生不识路就问警察,辛苦,但是还能自己回得来。由于他做了很多平民教育的工作,尤其是教育农人,所以很多后来引起了一些质疑,认为他忽视系统经验的传授,只适合一些零碎的生活经验。其实这些都是源于对“做事”的误解,而“做事”的内涵和特征,陶行知先生做过多次阐述。
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一种一元论的思维方式,做不是傻做呆做,而是要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先生反对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二元论,他认为真正的做是“用心以制力”,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样的做才能征服自然,创造大同社会。
他也不认同王阳明的先知后行的学说,认为“行动是思想的母亲”,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問,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这其实就是人的反省思维的过程。
他特别指出,对做不能有狭义的理解,尤其不能抹杀文艺。他举《红楼梦》中的事例,宝玉跟着贾母出游,一开始认为破荷叶可恨,希望有人来拔去,但是听到黛玉说喜欢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于是改变了想法,认为不要拔掉残荷了。这里也有行动有思想有新价值的产生。他认为,尤其不该将做事与读书对立起来,比如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而是为种稻而看书,不可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他尤其强调不是读书是用书,书是一种工具,读书的目的在于它对“用”的贡献。
3.做事获得的亲知是掌握其他经验的基础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中,包含着陶行知先生的知识观。正因为他强调行是知之始,所以他特别重视墨子所说的亲知,所谓亲知,就是亲身实践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就是做事得来的。他认为闻知(看来听来的间接经验)和说知(推想出来的知识)的根本都是亲知,“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这就是他所谓的“接知如接枝”,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作根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有个人经验作基础,才能了解和运用人类全体的经验。正如他所言,要想了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最好做过海帆船,在海里遇过风暴,看过野人,受过别人阴谋加害等等,如果没有渡过海,也最好渡过湖,万不得已也要看过池塘,再不得已也要看过堂前积水里的竹头木屑。如果这些经验完全没有,想要理解哥伦布之探险,是很难想象的。
这个观点和波兰尼默会知识论是异曲同工的,默会知识就是那些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知识,只能在类似学徒制的关系中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它最为重要的逻辑特征是“非批判性”,即我们在生活经验中不仅是以非批判的方式加以接受,而且这种知识根本就不能被理性地批判,它是一种“个人系数”,是普遍存在的,波兰尼甚至提出,所有的知识不是缄默知识就是基于缄默知识。亲知中必然存在大量的默会知识,这些知识是获取其他明述知识的基础。以“做”为中心的教学观,就必然产生以“亲知”为基础的知识观,因为这种直接知识的获得大多是从“做”上得来的。
4.教学做合一才能培养出人的生活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他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活力,身体强健,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使学生能够单独或共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他认为看一所学校办得如何,不应该看校舍和设备,而应该关注生活力丰不丰富:荒地都开垦了吗?荒山都造了林吗?村道已四通八达了吗?村中人人都能自食其力吗?等等。因此,他特别反对只考书上的知识的杀人的会考,而提倡“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什么是“创造的考成”?就是考察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比如,校内师生和周围人民的身体强健了多少?有何证据?水井开了几口?公路造了几丈?文盲扫除了多少?这些创造的考成要考的“不是纸上的空谈”,而是“生活的实质”。所以说,教学做合一以生活为中心,所有的问题都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正因为生活才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所以他提倡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师生要有共同生活,“需要大家把人格拿出来互相摩擦”,培养学生互助的力量、共情的能力和共和的精神。“社会是所有平民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要让学生在“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所以学校教育里的任何事情,都具有教育的功能。烧饭扫地都是一种“美术的生活”,饭烧好了,自己和别人吃得都舒服,就是一种艺术,扫地擦桌子,扫除肮脏,是可以推到全国去的,扫除世界上肮脏的东西,国家无肮脏,社会无肮脏。
在生活的问题中寻找答案,最终培养的就是人的创造力。因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教学做合一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做事中不断创造。他认为一个普通的木匠把知识化为技能,达尔文则用技能产生知识,如果王木匠能用知识所变成的技能进一步去产生新知识,那么他便和达尔文一样是一流的人物了。
陶行知先生认为,正是采用这样的教育法和生活法,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三种精神: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其实,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观点也是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并稳定下来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时,觉得这个观点让人信服的理由之一,因为它确实经受了时间和经验的检验。
四、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对今日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们今日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与致敬,更为重要的是看到他的教育思想对今日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在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要“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各门课程都需要“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加強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不难看出,这就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陶行知先生的整体教育思想来看,对今日我们思考教育改革问题,有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教师的心中要有课堂,但更要有社会、国家和世界。陶行知先生在论及学校的各种事项时,从来都是以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为思考背景的,他对晓庄的师生说,晓庄学校之使命不但要做中国教育革命之出发点,并且要做“世界教育革命之中心”。教师心中有民族国家的大局观,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更深广的理解,如果我们的视野就停留在几个知识点怎么训练、怎么考试上,教育是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的。
第二,要重视做事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都是通过言传来完成的,谈不上共同生活,更谈不上共同做事。而其实最为有效的教育,就是师生共同做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课程要“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强化学科实践,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做事来完成,而且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事,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事。今天有些学科的教师,看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任务群教学,似乎非常抗拒,因为不知道自己怎么设计教学,安排学生完成任务。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教学做合一的思维方法,这个任务群,就不是学生单独完成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边做边学,才可能摸索出经验。“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
第三,我们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才是生活的出发点,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他著名的每天四问,第一问就是问身体。我们今天的教育,对学生的身体关心多少?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终于回归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得到了重视,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重视真实的生活情境的教育力量。今天我们特别重视在真实情境中教育,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没有一条是脱离现实情境的,他提出的“创造的考成”,所考察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为“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获得实际的学问”。
第五,要始终关注儿童的解放。2021年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其实就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将儿童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陶行知先生专门写过《创造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他认为传统教育把儿童当作关在笼中的鸟,使其失去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这种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他提出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这些是教育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儿童面对过去的人类文化成果,面对成人世界的各种要求,他们所面对的压力是无所不在的,如果忽视了儿童的解放,教育没有成为解放儿童的过程,那么无论怎么改革,都会南辕北辙。
第六,教育人要有阔大的使命感与胸襟。人生“为做一件大事而来,做了一件大事而去”。他生前最后一封亲笔信,是给育才师生的,嘱咐他们要有五项修养——博爱、独立、民主、和平、科学。他在1943年2月21日致函陶宏时也说,“人生最大目的还是博爱,一切学术也都是要更有效的达到这个目的”。这种博大的胸怀,是值得今日每个做教育的人所心向往之、见贤思齐的。因为教育这种事业不同于生活中其他一些营生和行业,没有这种使命感和胸襟,在很多重大问题的抉择上,都会与理想的教育之路失之交臂。
向陶行知先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5-6.
[3]周毅,向明.陶行知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4]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姚群民.《救国时报》与1936年陶行知欧洲之行[J].江海学刊,2008(6).
[6]储朝晖.陶行知画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
[7]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