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的“语文密码”

2023-04-24孙双金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精思抄书治学

孙双金

世人深爱苏东坡。为什么?因为苏东坡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命广度与深度的极限。

东坡写散文,被后人尊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东坡写词,开创了豪放派的一代词风;东坡的《寒食帖》被公认为“天下第三行书”;东坡画画,成为宋代文人画派的代表;东坡好美食,独创有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凉粉……

东坡仿佛是一部百科全书,是“说不尽的苏东坡”“说不厌的苏东坡”“爱煞人的苏东坡”。

本文仅探讨作为大文豪的苏东坡。他文学成就的密码是什么,这是我们语文人好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中写道:东坡8岁开始跟天庆观道士张易简读书。从张道士处学完童子业回家,由母亲程氏继续教导。母亲程氏出身书香门第,深明大义,教子有方。曾以东汉名士范滂为例,激励东坡:“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东坡闻之,立志做范滂这样的名士。

东坡12岁起,和弟弟子由一起跟从父亲苏洵读书。此时的苏洵已然是一代名家,著书立说,卓有成就。在父亲细心严格的教导下,再加上东坡才华出众,悟性过人,秉承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快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见解卓异、文采斐然的青年。在当时可谓鹤立鸡群,卓而不凡,用东坡自己的诗说是:“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东坡20岁进京应考,一举进士及第。从此,苏东坡名震京城,京城民谣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苏东坡成为大文豪的密码是什么?让我们用东坡的代表性话语来解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其义自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大量阅读,萃取精华,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论今古治乱,不为空言。”学以致用,经世济民,反对空谈,切中时弊。

用学者对苏东坡的研究结论来说,是“三个一”:

“一生日課”,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作者由此感叹道:“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东坡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

“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在治学实践中,东坡也是这样做的。《汉书》他就读过很多遍,而且乐于将这种方法与人分享:“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一意求之”,是指治学要有针对性,读书贵在专与精。东坡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

东坡的“语文密码”,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语文的密码吗?学习语文,没有那么多的新名词、新概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吾道一以贯之”。这“道”,就是“三个一”,就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熟读精思。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精思抄书治学
蒲草抄书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精思厚积乃成其大——论濑户宏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
精思巧构创新意 水到渠成探新高——“Fe3+、Fe2+间的转化与检验”教学设计及意图分析
治学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