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2023-04-23韦羡萍
韦羡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西钦州 5350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所导致的具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的一种疾病。我国为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55 岁以上痴呆患者血管性痴呆占比30.6%[1]。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疾病和缺血缺氧性脑病都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反复发作的脑卒中病史、长期吸烟史及有痴呆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罹患VaD。中医将VaD 归结在痴呆范围内,“中风后善忘”之说也见于《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中。现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痴呆病位在脑,与肾关系密切,涉及心、肝、脾、肺诸脏,五脏和,则脑得所养,五脏失和,则神思散乱,神机失用,而发为痴呆。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与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密切相关,而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窍为常用的中医治则。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VaD 患者也逐年增加,在当前尚未找到VaD 的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中医药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展开综述,旨在为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1 中药复方治疗VaD
目前,学者在不断地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对血管性痴呆的不同证型有显著疗效。
1.1 临床研究
周丽娟等[2]从临床研究、药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及药效药理机制四个方面对参麻益智方(由人参、天麻、川芎及鬼箭羽组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参麻益智方不仅可以降低VaD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以提高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积分,且参麻益智方在改善患者延迟回忆、计算力与注意力以及本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等方面疗效优于银杏叶组。此外,研究[3]还表明,该方可改善VaD 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抗血小板凝集和黏附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血液的流变性。陈炜等[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焦次第疗法(即桂枝法、四逆法、填精固本)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表明三焦次第疗法可显著缓解VaD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行为能力。王莹等[5]给予健脾益肾化浊方(组方:肉苁蓉30 g、益智仁12 g、红景天10 g、远志10 g、黄连6 g)治疗轻中度VaD 脾肾亏虚、痰瘀互阻证患者,治疗180 d 后结果显示健脾益肾化浊方在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临床症状方面较常规基础治疗有优势,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郝静等[6]在尼莫地平、吡拉西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方(组方:炙黄芪20 g、熟地黄15 g、茯苓15 g、山萸肉10 g、胆南星10 g、红花10 g、丹参10 g、石菖蒲10 g 等)治疗肾虚血瘀、痰浊阻滞型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临床症状。
1.2 动物实验研究
代渊等[7]使用开心散(由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组成)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发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运动行为异常得到改善,其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denosine monphosphate,ATP/AMP)、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发生变化,认为开心散治疗VaD 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内能量代谢有关。景佳星等[8]将VaD 大鼠予中药补肾活血方(组方:何首乌15 g、益智仁15 g、胡桃肉15 g、人参15 g、当归15 g、郁金10 g)灌胃治疗28 d,结果表明补肾活血方可以降低VaD 大鼠海马区细胞自噬的关键因子Beclin-1 和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蛋白及mRNA 的表达,提高应激诱导蛋白P62 的表达,通过降低自噬的发生,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刘江华等[9]研究加减通窍活血汤(组方:麝香0.15 g、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葱白10 g 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减通窍活血汤可改善VaD 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ET-1、上调VEGF 浓度,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有关。周雨慧等[10]对VaD 大鼠予以地黄饮子加减方灌胃治疗,发现该方可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信号传导途径和降低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来提高VaD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樊秦等[11]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能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促进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AchE)活性相关。
2 中成药治疗VaD
李燕宏等[12]研究发现服用脑心通胶囊6 个月后,可有效降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VEGF、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γ 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达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症状的目的。郑浩涛等[13]发现脑髓康在改善VCI 患者的认知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VCI 相关的抑郁症状等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尼莫地平,而且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安全性较好。樊飞燕等[14]在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中发现,银杏叶片单独使用不仅具有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有效率的作用,而且联合其他改善认知药物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临床痴呆程度。
3 中医外治法治疗VaD
3.1 针灸治疗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VaD 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针灸能改善大脑缺血区血供,调节脑组织内能量代谢,降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损伤脑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有关[15]。
3.1.1 针法 彭静等[16]采用“补肾通督,醒脑益智”法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选取百会、神庭、大椎、风府、涌泉、命门等穴进行针刺,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能改善VaD 患者的总体智能和认知能力。杨元庆等[17]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调神益智针法(选取神庭、四神聪、水沟、大陵、内关、血海、太冲、然谷等穴)并配合定志益聪方治疗,可改善VaD 患者的认知功能、智能状态,提高社会行为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韩慧等[18]在西药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的基础上联合“补脾培元益智”针刺治疗,选取百会、四神聪、中脘、下脘、外陵、气海、关元等穴,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可通过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脑灌注等途径,进而提高脑梗死后VaD 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周婷等[19]通过电针VaD 大鼠模型双侧中冲穴、涌泉穴等井穴治疗,发现电针相关井穴可激活海马CA1 区经典的自噬信号通路PI3K/Akt/mTOR 及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促进血管再生,进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魏宇唯等[20]在探讨电针“智三针”(即取百会穴、神庭穴及本神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 区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经过该方法治疗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且该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synaptic vesicle protein,Syp)的阳性细胞量与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与电针“智三针”促进海马CA1 区突触相关蛋白Psd-95 和Syp 的表达,改善突触可塑性高度相关。仇蓉蓉等[21]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予电针百会、大椎及双侧肾俞穴治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缓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海马CA1 区神经元超微结构,修复受损神经元。
3.1.2 灸法 Wang 等[22]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吡拉西坦联合热敏灸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热敏灸联合吡拉西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VaD 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纠正血浆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有关。王婧吉等[23]将VaD 大鼠模型予以温和灸治疗,选取督脉上的百会、风府、大椎等穴,结果显示艾灸督脉组穴可以通过调节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1,LRP-1)的表达水平降低脑内β 淀粉样蛋白前体含量,从而减轻VaD大鼠海马CA1 区和额叶的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罗本华等[24]将“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作用于VaD 大鼠模型,选取膻中、中脘、气海及双侧血海、足三里穴,采用2 号药线,按先上后下、先躯干再四肢、先阳后阴的次序轻刺激手法点灸以上相应腧穴,发现“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可通过抑制AChE 的活性来改善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且较多奈哌齐有疗效优势。
3.2 穴位埋线
朱世杰等[25]选取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等穴,对VaD 大鼠进行埋线治疗,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通过下调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信号通路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VaD 大鼠的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提高VaD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李霞等[26]将VaD 大鼠模型予穴位埋线治疗,取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双)、膻中等穴组成益气活血方,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能抑制VaD 大鼠脑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和降低海马CA1 区p53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了脑组织。
3.3 耳穴压豆
王春凤等[27]选取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予口服多奈哌齐片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选取皮质下、神门、脑点、肝、肾、脾等耳穴,治疗30 d 后,发现该方法可明显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状况。另外,王春凤等[28]采取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血管性痴呆,耳穴取缘中、神门、枕、膈、额、皮质下对应的耳反射区,每次取3 ~4 个反射区进行按压,以耳部有酸胀热痛为宜。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智力能力,提高神经相关蛋白的水平。
4 总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中药多选用补肾益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等药物,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对VaD 的病理因素进行多途径、多靶点的干预,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修复认知功能障碍。而中医外治法多选取任督二脉、心经、心包经、脾经、肾经及肝经上的穴位以补肾益髓、养血调神、化痰通络,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但相关研究仍存在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纳入、治疗标准,研究时长较短,样本量不足等问题,今后应致力于不断完善与改进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方案,提高中医药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推动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持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