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现实、路径:高校课程思政的建构

2023-04-23付百峰尹怀斌

关键词:师生思政课堂教学

付百峰, 尹怀斌

(湖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观念、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现实关系中才能真正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党和国家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出发,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各类各阶段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成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关键性评价尺度。课程思政理念及其实践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协力构筑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建设相衔接,表现为理念上的共性特征,也因其学科多元、课程资源更为丰富,而体现出个性特征和显著优势。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举措,是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教育目的看,课程思政的个体价值是指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标,其社会价值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无论是文化本位论观、伦理本位论观,还是社会本位论观,都对人的道德品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亦是前所未有。课程思政是高校在面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单一、引领乏力的必然选择,亦是课程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坚持价值引领的应然选择。

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前提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前提。立德树人理念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基础。当前国内外教育环境所显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生活世界展现出更加丰富而复杂的特点、课堂教学理应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以上三者是高校推动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

(一)教育环境显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形式,且总是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如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中展开,并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与教育环境相关联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选择,对教育亦有不同的目的、设想和实施。[2]教育与教育环境在具体时代背景下进行双向互动,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实用主义集大成者、著名教育家杜威对教育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以“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为主要观点的教育环境论,认为“环境的无意识的影响”难以捉摸而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性格和心理的每一根“纤维”。[3]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前教育环境显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主要有:(1)国际化。虽然中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文化和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交流则是时代趋势。融入国际化教育环境,并积极地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声,展现中国教育智慧,是现阶段中国教育的时代要求。我国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中国学生出国(境)学习和交换生等多种方式拓展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教育国际化水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70.35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6.35%;留学归国人数增长11.73%,达到58.03万人。[4]此外,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49.21万人次来华学习,比2017年增长了0.62%。[5](2)多元化。教育的国际化将中国带入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滋养出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取向必定存在各种矛盾,如政治性教育价值取向与经济性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性教育价值取向与工具性教育价值取向之间的较量。处于多元化教育价值观中的主客体,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展现出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特点越加明显。(3)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以MOOC为代表的开放性教学课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均等化,为高质量、低成本的教育资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拓展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路径。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教学方式从线下授课到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各级各类教育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价值需求。此外,伴随人工智能、5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强势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现代教育环境的明显特征。

(二)生活世界展现出更加丰富而复杂的特点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为应对“欧洲科学危机”而提出的概念。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以权力为媒介的政治子系统与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子系统在整个社会中逐步取得支配地位,取代了以语言为媒介的生活世界,使得本应该为这些子系统提供意义和价值的生活世界处于‘殖民地’状态”,[6]诊断为“生活世界殖民化”。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生活世界被“殖民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现象,在当下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并展现出新的时代特点:(1)生活世界智能化。现阶段,从个体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到社会的生产、经营和运转,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融入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智能化下的生活世界,必然会与原有生活世界发生碰撞。这首先表现在新旧观念的交锋,如代际间思想观念的冲突;其次表现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如现金支付与数字支付等。(2)App(Application,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下的生活世界。App是网络的衍生产物,伴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它应用于个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世界主要工具之一。对于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来说,App是其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成长于App时代,发展于人工智能时代,深深地被卷入数字媒体的漩涡。App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App。如今的年轻人被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和凯蒂·达维斯定义为“App Generation”。从中国调查数据看,截至2019年12月,国内市场上能够监测到的App数量已经达到367万款,其中移动应用种类规模排在前四位(游戏、日常用具、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的App总量占比达57.9% 。[7]

探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当关注生活世界在新时代的具体表征。有学者认为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表现在个体性与社会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经济原则与意义原则等三个方面。[8]因此,过于简化的价值观教育灌输在丰富而复杂的生活世界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有一种现象常出现在教育实践中,相对“单纯”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他者的价值观内容,而那些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的学生往往不愿意接受他者所推行的价值观内容,甚至会站在对立面去思考和行动。其原因是价值观教育内容脱离了当下的生活世界,或与当下丰富而复杂的生活世界不相符,或与个体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不对应。按照“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导向,了解生活世界,研究生活世界的丰富而复杂的特点和每一个受教育个体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三)课堂教学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教育环境展现出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以及大学生生活世界呈现出的丰富而复杂的特点,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的时代特征,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面临的重要背景,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依据。而课堂教学是学生修养德行、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场域,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理应是课堂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当下,部分教师群体中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属职责,而非其他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职责范畴,进而在高校的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现象,造成了价值引领割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没有价值引领的课堂教学是缺乏生命力和向心力的课堂,而只有简单价值观灌输的课堂教学也会显得枯燥乏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这一思路厘清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并从学理层面界定了课堂教学、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与使命。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场域,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亦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脚点。厘清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逻辑关系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这就要求:第一,要把握合目的性的统一,教育价值导向聚焦要回到目的性,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合目的性是育人,要坚持育人导向;第二,要把握合规律性的统一,育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课堂教学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落脚点,要尊重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适时利用课堂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要把握合必然性的统一,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必然性要求,也要坚持三者的合必然性的统一。总之,三者的逻辑关系可作如下梳理: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主渠道,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课堂教学、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最终目的。

二、现实审视:师生共同体的伦理缺失

学校教育是一项伦理性而非纯技术性活动。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处于互为依存的具有伦理关系的共同体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伦理关系,逐步形成了具有稳定伦理规范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师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伦理关系的构建和延续,直接抑或间接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然而,师生共同体伦理关系受生产力、生产关系及教育生态的多重影响,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一些不足。

(一)价值引领的不足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一般来说,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方面职责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三者不可偏废,业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学校职责的共同价值期待。从三方面职责看,价值引领应居于核心位置,是人前行方向和职业发展的灯塔和方向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只有在与价值引领融合中,才能更大程度上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以培养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为价值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价值引领。而近代以来则以科技创新、物质生产、知识经济为价值导向的科学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反思其中缘由,不难发现,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成为学校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选项。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成为各个国家的第一要务,经济效益一时成为衡量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指标。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对教育的价值期待也有所倾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被赋予更加重要的地位,而价值引领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间接地造成了学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失衡发展。

教育应当也善于从困境中反思自身,这亦是教育能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动因。基于价值引领与学校教育割裂的困境,知识导向需有价值做支撑,失去了价值导向就会失去人才培养的方向。[10]康德曾表示:“如今,我已经学会了尊重人;因为即便是我在幸福骄傲中拒之门外的那些人中的最微不足道的人,在那个可怕的荒漠里也会远比哥尔孔达的所有财富更为我看重。”[11]知识、能力本身无法解决人类本性中傲慢的问题,道德伦理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保障人类文明的航向。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过程,容易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普世价值”等价值观所左右,也容易被不良和歪曲的信息所误导。事实证明,准确的信息得不到及时传播,不实的信息就会干扰人们的判断;正确的思想舆论得不到发展壮大,错误的言论就会肆虐泛滥。[12]课程思政正是基于价值引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以课程为载体,把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发挥各门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师生关系的异化

教师与学生本是一种特殊的交互式的学习共同体,处于辩证统一的人际关系之中。师生共同体的形成是建立在师生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作为师生关系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互为依存,彼此共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两个主体共同的理想追求。然而,教育,特别是现代的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组织框架下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要求。这一特性与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存在一定的矛盾,处理不当会引起师生关系冲突。

1999年,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很快进入大众化时期。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20年来,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愈加明显,师生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系弱化,淡漠,甚至是冲突均有上升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师生交往的困境主要是师生交往的匮乏和本质变化两方面造成的。[13]一方面,师生交往在交往结构、广度和深度上出现了匮乏。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外加社会转型、网络社会等社交环境的变化,造成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匮乏。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减少,交往范围从多层面逐步减少为教学层面。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师生情感逐渐弱化,而交往目的功利化则更加凸显。另一方面,师生交往本质的异化。现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有计划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特征的学校教育强调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均要服从预设的计划和大纲,与中国以往几千年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对比。师生关系异化的现实表现和师生交往矛盾,让教育主客体在具体交往过程中陷入困境。师生交往的困境促使教育主客体对师生关系和交往实践进行反思,客观上推动了学界对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三)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下的社会关系,在教育教学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伦理关系的互为依存的师生共同体。它包含多种伦理关系:一是基于师生双方不同身份形成的职业关系;二是基于不同年龄阶段与生活经历形成的代际关系;三是基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文化传承关系。三种关系中均有其内在的伦理要求和外在的伦理准则。师生双方需要从道德、法律及准则等多方面履行自身角色义务,遵守自身责任伦理。只有在师生双方共同遵守之下才可让这种社会关系更加和谐,最终实现师生共同体中最主要的价值追求,即师生共同的教育目标。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大生产对人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杜威为代表所推崇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生了教育的工具性和技术性取向。教育的经济价值和发展价值在国家和社会层面逐渐被放大,教育是否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工业大生产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教育的实用性价值和功用性价值在个人层面逐渐被重视。教育能否让受教育者实现阶层跃升,创造更多的个人物质财富,成为受教育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教育功利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逐渐显现且有过度发展之趋势。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体现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教育价值上重知识和能力轻价值引导,教育行为上重结果轻过程,教育途径上重教学轻实践活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通过学校生活不自觉地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当价值引领割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时,师生共同体中的多种伦理关系会受到冲击,造成师生关系的部分伦理缺失,让师生关系紧张甚或陷入危机。当工具性和技术性的教育理念逐渐被重新审视,课程思政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性逐渐被重新唤醒。

三、课程思政: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回归

教育活动均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展开,任何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常处于时刻变化中,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目的的更迭。应对教育环境的时代变化和大学生生活世界丰富而复杂的特点,审视高校师生共同体伦理缺失,高等教育必须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育人机制。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主体回归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发展和复兴过程中,教育策略均是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谋划和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倒逼教育方式发生改变。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致使以往灌输式教育方式无法适应当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际需要,就业市场期待的教育成果与高校实际培养的教育输出并不完全匹配。大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健康、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和推崇西方“普世价值”者。面对教育输出与教育期待的反差,教育及教育主体(包含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家庭)对各级各类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进行系统性反思,逐渐意识到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缺失。课程思政理念回归教育之后要解决如何落地的问题,教育主体首先成为从理念到实践的关键,教育主体特别是教师要发挥关键性作用。课程思政理念的主体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召唤下逐渐回归。各级各类教育阶段要重视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重要地位、重要价值和重要推动力,这亦是课程思政理念能否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动因。

(二)课程思政内容的形态回归

课程思政的主体回归推动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形态回归,并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纳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形态和元素。拥有人类五千年璀璨文明的中华民族,具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库。然而在以往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缺失,忽略了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回归后,进而要解决课程思政在学校教育的实践落地,而实践落地的前提,则需厘清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态框架,并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进行教育内容和形态框架的选择,即课程思政内容的形态回归选择。中华民族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归属为四种基本形态,即“心理情感形态、思想观念形态、精神品格形态、行为规范形态”。[14]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建议从思想品德涵养、社会价值认同和精神境界追求三个维度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5]无论是从形态还是从维度考虑,课程思政不仅要关注其内容的政治性、合理性和针对性,而且要注重内容的守正与创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对课程思政指导的前提下,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思政内容资源。课程思政内容的形态回归,其最终目的是提升课程思政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效。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回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主体和内容形态回归后,课程思政的实践回归则是重要议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16]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能否实现的关键场域,在实践中要注意:一是从教学体系上进行总体的科学设计,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职责,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落脚点,要针对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类在内的所有专业课程,深入挖掘内在的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三是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是课程的基本单元,要在课堂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课堂场景布局、教学研讨组织、作业论文批改等各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渗透,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四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教师是关键动因,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业务学习、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强化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五是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环节中,细化人才培养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

四、高校课程思政建构的三维路径

课程思政主体、形态与实践的回归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是高校课程思政建构的主要目标。课程思政理念的系统化渗透、设计的立体化架构与实施的全面化覆盖,为高校课程思政提质增效提供路径选择。

(一)注重课程思政理念的系统化渗透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的应然之路,亦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之路。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系统化渗透是铺设并走好这条道路的前提。要完成该道路的铺设,教师则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是一切课程的设计者、主导者和实践者,没有教师在其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加以展现,课程思政则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无法落地实践。高校首先要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教育者先受教育”可以从三方面设计,一是要在意识层面培育所有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和责任担当;二是要加强所有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三是要提高所有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水平。[17]课程思政理念的全面和系统化渗透,课程是关键因素之二。所有课程均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利用好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不仅要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地充分挖掘好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内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系统化渗透,也要扩展课程的外延,将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等,均纳入课程思政理念全面系统化渗透的重要空间。只有将课程思政的阵地进行全面扩展,才能系统化地在高校范围内渗透课程思政理念。

(二)突出课程思政内容的立体化架构

课程思政要全面和系统化地在高校和教师层面达到理念渗透,需要立体化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容、方法抑或策略。从内容上看,第一,要坚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8]第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虽然《纲要》将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但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其理解还不够深透,仅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机械传授,这显然是不够的。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事关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不能牵强地将与本课程不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相加。从方法上看,首先,具体微观内容要从具体课程中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并与《纲要》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其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将整合后的课程思政内容重新设计到具体课程,融入每一节课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价值追求上明确耦合效应,策略上注重同向同行,方法上强调殊途同归。综合来看,课程思政内容的立体化构建要讲究耦合、同向、同行、殊途和同归。

(三)落实课程思政实施的全面化覆盖

将课程思政内容付诸实践,并在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进行全面落地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步。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几个思路:一是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二是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三是要坚持统一要求和鼓励创新相结合。此外,拓展各类学科、各类课程及各类课堂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挖掘各类学科、各类课程和各类课堂所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协同配合的问题等,是构建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为此,为实现课程思政的预期目标,众多专家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探索,其中杨晓慧教授从“全学科育人”教学体系进行实施方案上的构建。[19]“全学科育人”体系,从指导思想上看,需构建课程思政实施的总体方案,以作为各个学科结合课程实际设计制定教学大纲、编制课程教材和制作教案课件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学科育人上看,《纲要》根据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的不同,将所有学科划分为七大部分,并归纳出不同学科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便于各个学科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从课堂教学上看,课堂教学是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课堂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最小单元,是教育教学的最活跃细胞,更是课程思政的最重要场域。课堂教学中包含的课堂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课堂场景布局、教学研讨组织、作业论文批改等,均是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的关键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精心谋划。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紧密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进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教育强国的首要任务。课程思政理念及其实践要回应时代之问、国家之需、人民之盼,要与时俱进地以中国高等教育在当前及其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之定位,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之站位,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教育强国之视角,深刻分析当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复杂场景,进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理念及其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亦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且源源不断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需要与时俱进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及其实践,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课程思政理念的诞生和实践建构,是教育在面对新时代、迎接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主动选择。对教育环境、生活世界、师生交往以及高校师生共同体的动态研究,对教育现象、本质、规律和发展方向进行持续探索,并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的应对,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长期性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师生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