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2023-04-23袁文锦
摘要: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大单元教学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教师在准确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创建大单元教学体系。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为例,从“小情境”实现“大目标”、由“小任务”建构“大项目”、由“小活动”呈现“大成果”三组关系入手,探索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合作探究的可能,以期提升高中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
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认为:“‘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学习事件以及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它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碎片化、学习行为被动化的情况,旨在引领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和探索,进而推动语文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共划分为28个单元,其中必修课程中涵盖了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中包含9个学习任务群。从编排上来讲,新教材的诞生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素材和依据,有助于强化高中生的高阶思维训练,如此看来高中语文课程中实施大单元教学计划是大势所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摸准新教材的编排规律、内容变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和素材,建构大单元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兼具情境化、驱动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的语文学习模式中,不断增强高阶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利用“小情境”,实现“大目标”
“大单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具象,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为了化抽象为具象,教师要利用“小情境”,以单篇文本为教学切入点,由浅入深地实现大单元教学的“大目标”,逐步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道路。
首先,搭建大单元教学框架,明确“大目标”。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例,以人文主题为主要线索,串联了多篇课文,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语文教学中,依照新教材的编排特征和核心思想,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整体、着眼于整个高中阶段,搭建大单元教学框架,围绕着特定的人文主题,高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明确和设定大单元教学的“大目标”,以此确定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方向。以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围绕着“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等单元导语,以及此单元中戏剧作品的主要内容,可将这一单元的主题定位于“戏剧人生”,并将课内文本《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以及课外文本《汉宫秋》《浮士德》等,整合为一个课程系統,由此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设定大单元教学的“大目标”,具体如下:
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戏剧文本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2.从戏剧冲突、情节、人物和环境等方面,多元化地解读悲剧作品的艺术风格,理解剧作家的艺术造诣;
3.与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形成悲悯情绪,能够理解剧中人物追求正义、坚守理想的情怀和本质。
以上目标建立在大单元教学体系之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这些“大目标”,就要以“由小见大”为主要原则,将“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象可感的“小情境”,以此推动学生展开实践探索。
其次,深度钻研单篇文本,创设“小情境”。在“大目标”的引领下,大单元教学明确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单篇文本为切入点,在深度钻研单篇文本的基础上,创设“小情境”,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大单元教学活动。以学习《雷雨》为例,围绕着“戏剧人生”的大单元主题,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戏剧的基本元素,即冲突、台词、幕、舞台说明等,并在反复品读戏剧作品时,以“走近周家”的“小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启角色朗读,结合文本中的台词、舞台说明等,从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主要人物的对话中,寻找悲剧人物的命运主线,分析导致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从反封建、个性解放等不同角度,探索悲剧形成的根源,并结合戏剧创作的时代背景、剧作家的个人经历等,进一步与人物命运形成共鸣。
二、设计“小任务”,建构“大项目”
新课标中多次提及“任务”这一概念,统编版新教材中也安排了学习任务群,这足以证明“任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任务不仅是实现“大目标”的有效载体,也是建构“大项目”的“敲门砖”,在一个个“小任务”的有序衔接和铺垫下,方可形成一个完善的“大项目”。教师要认清“小任务”与“大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心设计“小任务”的方式,达成建构“大项目”的目的。
以大单元目标为基准,规划“大项目”。在大单元教学体系中,“大项目”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途径,它能引领学生展开实践探索和深入探究,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中化、系统化。因而,在“戏剧人生”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便是以大单元目标为基准,集中规划“大项目”,为学生的实践探索活动搭建平台、提供资源。比如,围绕上文中所述的单元目标,教师可规划如下“大项目”方案:
以《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汉宫秋》等戏剧文本为主,围绕着戏剧文本的基本要素和背景资料,探索戏剧人物背景命运的时代因素,并为每一个悲剧人物制作一个“人物命运轨迹图”。
以“大项目”为依据,设计“小任务”。“大项目”的有效实施要依托于“小任务”,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转化工作,依据“大项目”中包含的基本元素,设计一个“小任务”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大项目”思维。以上述“大项目”方案为依据,设计如下“小任务”:
1.提取关键词。在阅读中,围绕每一篇戏剧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提取一个或多个能够指代人物命运的关键词,将其作为绘制“人物命运轨迹图”的依据。
2.画出肖像画。根据人物的主要事迹、戏剧的情节推动历程等,抓住人物的精髓,为其绘制肖像画,并批注原因。
3.绘制“人物命运轨迹图”。以关键词、肖像画、戏剧的结局等为主要元素,利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为主要人物绘制命运轨迹图,在具体事例中分析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深层原因,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小任务”的支持下,“大项目”得以构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和归纳起来,也能进一步加深对大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实现大单元教学中的“大目标”。
三、开展“小活动”,呈现“大成果”
有了“小任务”,还需要具备与之相对应的“小活动”,才能真正将大单元教学付诸实践,学生也能真正在大单元教学中获益。教师要基于“小任务”开展“小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搜集资料、课外探索、合作研究等过程中将“小任务”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促使其在主动探究时加深学习体验。
在“戏剧人生”的大单元教学中,依照“提取关键词”等三项“小任务”,教师可开展“小组讨论会”“绘出精彩——为人物画肖像”等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深度阅读、搜集课外材料、参与小组讨论,深度解读戏剧作品的内涵。当学生完成“小任务”后,教师集中组织展示活动,鼓励各小组将其绘制的“人物命运轨迹图”展示出來,让学生代表讲述绘图思路,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分享学习经验。
在“小活动”的辅助下,大单元教学从一个抽象化的概念转化为一个个现实可感的学习活动,如此,学生既能增强主观能动性和行动力,还能提升解决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
总之,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小觑,在统编版新教材普遍使用的背景下,教师以新教材为主要素材和教学起点,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开展活动等方式展开大单元教学,将“大目标”“大项目”和“大成果”融入到高中语文课程之中,从而整合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构建完善和优质的课程系统,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完成建构知识、迁移知识的任务,使高中生的深度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吴庆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热的冷思考——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2022(1).
[2]凌士彬.高中语文大单元设计的教学形态与目标实现[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1(12).
[3]庄照岗.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大单元教学的原则与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1(3).
作者简介:袁文锦(1979— ),男,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