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磐安老人的 53年日记
2023-04-23孙媛媛
孙媛媛
1970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二。夜已深,窗外寒风凛冽,一个年轻人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翻开记事本。他给钢笔吸满墨水,在本子上郑重地写下:到电影队。
年轻人叫羊茂钦。那一年,他27岁。刚过完正月初一,他便暂别妻儿,进入东阳第二放映队,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负责安文区各公社的电影放映(磐安于1958年并入东阳,1983年恢复磐安县建制)。正是从那天起,羊茂钦开始写日记,一天不落。
2023年,羊茂钦80岁,日记已写了53年。
在双峰乡大皿村,清澈的好溪穿村而过,羊茂钦的家就在好溪边。冬日,暖阳铺满门前的小院。羊茂钦掏出他的日记本,一页页记录着他用心过的每一个日子,记录着让他为之自豪的家乡变化,也记录着半个世纪以来他眼中的国家大事。字里行间,是一位普通山区老人的53年,温润又质朴。他以温柔之心待生活,生活也如同冬日暖阳,与他温柔相拥。
放映电影也是放映人生
羊茂钦的日记每篇写得都不长,经常只有一句话或几个词,但日积月累,至今已经写了大大小小6本笔记本。他说,写得少,这样便于坚持。回头看看那些关键词,记忆就如同他放过的电影一样一幕幕展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记本已经泛黄,但上面清秀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电影放映员看似是个美差,其实干起来并不容易。从日记上看,上岗的第一个月,他一共在外20天,从正月初二出门,直到正月廿二才回家。这20天里,他每天和同事肩挑、手拎着放映设备,辗转于各个公社,白天赶路、安装设备,晚上放映。放映机、发电机、幕布、唱机、幻灯机……一样都不能少。
最远的一个村叫下余村,离家15公里。“下雪天和同事抬着放映机走山路,怕得很。”雪地里,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羊茂钦最怕机子被摔坏。他清楚,当时村里放个电影是难得的大事,村民都要来看,还有很多乡亲从十里八乡赶过来等着看电影。
开映前,羊茂钦总要先放安全提示幻灯片:“出门看电影,火烛要小心,门屋要加锁,安心看电影。”放映结束,他再换上轻柔的散场音乐,用幻灯机打出影影绰绰的“下次再见”。若是碰上除夕放电影,他便会做些小改变,将散场字幕换成“明年再见”。他说,这样“老百姓看了都高兴”。
当电影放映员的日子里,羊茂钦的日记几乎都围绕工作。他详细记录了每天的放映地点和当月放映的影片。他的日记见证了影片题材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多是革命题材的电影,比如《龙江颂》《红旗渠》《红色娘子军》,其中《南征北战》片长最长,要放两个半小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影片题材逐渐丰富,有神话故事,有反映家长里短的生活片,还有历史题材的影片,《丹凤朝阳》《当代人》《升官记》等影片都带有时代的印记。
每年七八月是“双抢”的农忙时节,基本不放电影,这段时间羊茂钦也会回家忙活农事。8月末,放映工作又开始了,影片也很应景,叫作《夏收夏种》。
1982年,双峰乡建起了电影院,羊茂钦成了电影院的放映员,白天务农,晚上放映电影,不再东奔西跑。
也是从那年起,各类农事成了他日记中的主要内容。比如从他1983年5月的日记,可以看到他帮丈人撮灰、种芋、种花生、换玉米籽、耕田、施肥、摘金瓜、割麦……这个月,他放映了《李慧娘》《剑魂》《西施泪》等电影。那时候,羊茂钦是家里的顶梁柱,每个繁忙的白天结束,夜晚影院的老式放映机打出最后一束光,羊茂钦卸下满身的疲惫后,总是露出愉悦的笑容。
不开心的就不往心里去
1991年,随着电视的普及,乡里的电影院关闭了。当时,羊茂钦48岁。他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并不轻松。没有了放映员这份收入,他在种植方面更用心了。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来,那时他家种植的农作物少说也有十几种,除了日常的粮食、蔬果,还种植了芍药、白术、元参等药草,并养殖了各种家禽、家畜。
尽管农事繁重,羊茂钦仍保持着每晚写日记的习惯。从1992年起,他的日记有了新格式,公历日期、农历日期、天气、记事栏,都画了线分开,看上去清清爽爽。逢正月唱戏、舞龙灯等重要事件和二十四节气,羊茂钦会用红笔工工整整地标出来。
从1996年起,他的日记里又新增了一项“每月大事记”。比如,养蚕收益1000多元是大事,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是大事。婚丧嫁娶、天气反常、乡村发展……都是羊茂钦笔下的“大事”。
2002年1月,他在日记中写道:“寒冬腊月响起了大雷,下起了倾盆大雨。从本月11日到16日,最高温度都在20℃以上……”面对异常的气候变化,羊茂钦曾这样诗意地记录:“山上的映山红在怒放,竹林中的春笋也破土了。冬天未过,春天先从后面赶来了。”
2002年8月19日,本是普通的一天,“拔了元参;卖猪258.5斤,每斤3元,收入775.5元……”,但这一天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那一天,他的孙女羊麦在宁波出生了。羊茂钦给“本月大事记”取标题为“特大喜讯”,写道:“今天,我俩做了爷爷奶奶,是多么高兴!希望羊麦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学生时代,羊茂钦品学兼优,是初中班里唯一考上东阳中学的学生。后来父亲病逝,家里无力支撑他读大学,这成了他永久的遗憾。不过,他并没有把遗憾写进日记。几十年的日记里,也没有任何抱怨。他说,让他不开心的事比较少,即便有,他也不往心里去。
几十年来,羊茂钦参与了乡里的土地申报、农业普查等不少工作,家乡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村里造桥铺路、修缮房屋、迎接大型旅行观光团、接待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家乡的点滴变化,羊茂钦都牢记在心,真情流露在笔尖。
家人是最深厚而柔软的牵挂
2010年以后,羊茂钦的日子过得闲适了起来,日记里少了些农事的记录,更多的是与家人出游的事情。
2014年10月,羊茂钦开始在村里造新房;2016年2月,73岁的羊茂钦正式入住。
新房建得晚的原因很多。羊茂钦的大儿子羊元高觉得,一部分原因是父亲要花钱供自己上大学。羊元高从小喜欢书画,但在那个年代的山村,花钱供孩子学艺术听上去有些不可理喻,周边的质疑声不少。但羊茂钦不理会,一心支持儿子发展兴趣,并相信儿子一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羊元高学业有成,考上大学,走出山村,在宁波当了一名大学老师。羊茂钦在日记里记录着儿子一路的成长。2001年11月,羊元高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羊茂钦在日记里抒发了自己高兴的心情:“这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儿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这也是对多年来质疑的还击。”
逢年过节,儿女們回家、离家的时间,羊茂钦都会用红笔记下,那是他认为重要的事。1999年12月末,羊茂钦详细记录了他和妻子来到宁波,与儿子、儿媳一起迎接21世纪第一个元旦的场景:“五彩缤纷的火花划破了长空,与家人站在四楼阳台上一同观看,真开心啊!”
家人,是羊茂钦日记里最深厚而柔软的牵挂。2007年8月6日,是羊茂钦的父亲羊银昌100周年诞辰,羊茂钦祭奠了父亲。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羊茂钦是家中6个兄弟里唯一活下来的男孩,父子俩感情很深。当天,羊茂钦额外写了4页长达2000多字的祭奠文,夹在日记本里。
儿时,羊茂钦磨墨,父亲写对联,这样的场景羊茂钦记忆犹新。他从未想到,如今每晚磨墨,成了儿子羊元高的日常。受羊茂钦影响,从2007年起,羊元高每天用毛笔写日记,如今已坚持15年,共写了53本线装本日记。他说,书法本身就是他的专业,磨墨的过程能使人安静下来,排除纷扰,直面内心。
羊元高的女儿羊麦如今在杭州上大学。从中学起,她也每天写日记,是图文并茂的手账形式。7年时间,她已写满了7本日记。
记录生活,代代传承,成为习惯。每一个晚上,羊茂钦、羊元高和羊麦祖孙三代人都会分别在磐安、宁波和杭州三个不同的地方打开日记本,把对生活的热爱诉诸笔墨……
(摘自《金华日报》2023年2月13日,夏之炎荐)